海上鋼琴師上映24周年(海上鋼琴師也要重映了)
2023-06-24 04:23:52 1
電影重映是一個近年電影市場比較常見的現象。從《東邪西毒》到《大話西遊》,從《侏羅紀公園》到《鐵達尼號》等都屬於經典電影的重映。這個月,豆瓣影史TOP20的電影《海上鋼琴師》4K修復版也要上映了,引發了廣大影迷的討論,大家紛紛表示要為自己心目中偉大的電影「打卡」。我們不難發現經典電影重映,正在成為一種趨勢。重映電影指的是多年前曾在境外上映、近幾年才在中國內地首映或者是早年曾經上映過但影像質量不高,經過了數位化修復後再度登上大銀幕的電影。而今年成績最亮眼的重映電影莫過於《千與千尋》了,截至2019年7月5日24點,其累計票房已達4.29億,分帳票房為3.9億,片方可以從中抽走22.9%,獲得8942.7萬元的收入。因為大家對於該片太過熟悉,儘管此次上映是其中國內地的首映,它仍被許多人劃歸為重映片。該片可觀的票房數據讓電影市場開始關注起重映電影來。
《海上鋼琴師》由義大利著名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執導,於1998年上映後,立即風靡全球,斬獲全球各類大獎22項。時隔21年,該片於今年11月15日以4K修復版首次登上內地大銀幕。
這部電影與託納多雷的另外兩部經典作品《天堂電影院》、《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並稱為"時空三部曲"。這三部電影相信大家再熟悉不過了,它是很多資深影迷關於電影的啟蒙。
《海上鋼琴師》的故事發生在1900年的美國,得益於當時美國經濟的崛起,來自世界各地的人都想要去追尋美國夢,而維吉尼亞號這艘豪華郵輪就是這些人去追夢的起點。在片頭,主人公被遺棄在這艘船的頭等艙裡,後被煤礦工丹尼收養並起名1900。因為1900對音樂有著異於常人的天賦,他順利成為這艘船上的鋼琴師。
從未離開過大海和鋼琴天才這兩個標籤讓他揚名四海,連爵士樂鼻祖傑尼聽說了1900的高超技藝,專門上船和他比賽,最後都自嘆不如,黯然離去。這也是該片最為經典的段落之一。
1900一生漂泊於海上,即便他隨著遊輪來往於世界各地,也從未離船下地。
哪怕遇到了心愛的姑娘,有一個為她重新開始的機會,1900最終仍舊選擇留在海上,隨著這巨輪殉難於海底。他一生的輝煌和隕落都在了船上。
另外,1900作為主人公的名字也有其特殊含義,託納多雷通過1900及其身邊人的故事來隱喻20世紀這個大動蕩的年代,當時歐洲文明衰退,美國文明崛起的西方文明發展狀況也被巧妙地揉進了維吉尼亞號裡。
《海上鋼琴師》在電影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但時隔21年,除了資深影迷和電影研究者外,又有多少人能吸收影片所傳遞的哲理與孤獨尚且是一個值得探討的事情。畢竟在快節奏的當下耐下性子去電影院看一部文藝片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經典電影的重映,看準的就是觀眾為情懷買單,但是電影究竟能承載多少人的情懷,這個情懷又有多少人真正能懂,那我們在上映後就拭目以待了。
讓觀眾以更精美的視覺效果、更震撼的觀感重溫舊作,是經典電影選擇重映的重要原因。重映影片可以填補電影市場空白期內容與風格的缺失,用經典影片給當下的電影市場做參照。
重映電影除了其藝術價值,它的商業價值是否足夠支撐起大家的情懷呢?國內某知名媒體抓取貓眼2011至2019年「中國電影票房總榜」的影片數據,以中國境內外首映間隔時間不少於5年為條件,共篩選出10部影片,其中分帳票房在1000萬以上的有七部。
從上述的數據我們不難發現,重映電影確實是一塊極具潛力的市場。重映風潮大致是從2009年王家衛電影《東邪西毒》修復版上映開始的。這部相對小眾的文藝片在當時取得了4000萬的票房。此後,以「重映片」的姿態首度進入中國內地院線的經典片,逐漸增多。重映電影進入國內院線,大致需要完成四個步驟:重映發起方選片、確認影片的版權歸屬、申請公映許可、影院排片。與拍攝一部全新的影片相比,這套流程相對比較簡單,如果不展開畫面修復、重新剪輯或3D轉制等工作,重映電影無疑都是相當具有性價比的。
但是我們同時也觀察到,意識到重映電影這一巨大的商機之後,很多片方開始耍滑頭,把一些質量不高並且上映時間並沒有間隔很長的影片拿來重映,根據燈塔專業版統計的數據顯示,從2015年至今,有27部影片在內地重映,合計收穫4.11億元票房,佔影片總票房(首映票房與重映票房之和)的28%。不過,總體來看,這些重映電影並非都是經典再現,反而不少是「一日遊」電影。這5年來,內地的重映片,逐漸從《功夫》、《一代宗師》等經典影片的3D重置,走向主打低幼的動畫電影。《大鬧天宮》、《瘋狂醜小鴨》等16部影片類型均為動畫題材。
從上述數據我們不難看出,觀眾的欣賞水平一直都是在線的。對於電影重映,他們只會為有價值的內容買單,那些首映時就口碑平平的電影,以為觀眾在幾年後就會有忘性,換上包裝企圖在重映電影市場投機取巧分得一杯羹的想法,顯然是有些低估了觀眾智商的。大多數經典「重映片」在內地上映前,通常會通過畫質修復、3D轉制或推出「導演剪輯版」等手段,為觀眾創造不一樣的觀影體驗。優質重映片的製作成本並不低,有時甚至比拍攝新片的投入還高,比如《鐵達尼號3D》,儘管影片內容與首映時基本一致,但在畫質修復和3D轉制上的花費達到了上千萬美元。在情懷和品質雙重加持下《鐵達尼號》在2012年一舉斬獲9.46億元的票房,成為2012年度內地電影票房排名第二的影片。
所以,只有那些真正經典的、不分年齡國界、能給一代又一代人帶來內心感動和心靈衝擊的好電影,才能讓觀眾心甘情願的掏錢買票走進電影院,這是電影的魅力,可以讓人記得年少時看電影的初心,回顧那些經典電影曾經帶給我們的感動。
【本文聲明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