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文明城市口袋公園建設加速(洛陽高新區推進全域創建)
2023-06-23 22:40:34 2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田宜龍 通訊員 王思臣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內在氣質,更是城市居民的幸福底色。
今年以來,高新區圍繞「為民、利民、惠民」的總要求,開展全域創建,全力推進洛陽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擦亮城市名片,城市形象更加靚麗,城市文明蔚然成風,轄區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大大提升。
齊抓共管 打造城區好環境
每隔24小時,高新區就會舉辦一次特殊的「通報會」,通報的內容,是區創建辦暗訪組收集的市容市貌、環境衛生、綠化養護、文明出行、黃土裸露、車輛停放等問題。通報完畢,有關部門和鄉鎮(街道)負責人當場認領責任,並作出限期整改承諾。
抓細抓小,直面問題紅紅臉、出出汗,是高新區文明創建工作中的一個縮影。
文明城市創建不是一項單一的工作,體現了對城市整體發展水平的綜合考量,需要統籌考慮、協調推進。高新區8月初成立了以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為指揮長,各責任單位一把手為成員的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專班,建立了常態化創建長效機制,形成「上下聯創、城鄉聯動、條塊聯合」的工作格局。
在創建文明城市的過程中,高新區堅持突破難點,集中時間、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大力開展居民小區綜合提升、環境衛生集中整治、車輛停放集中規範三項專項治理活動;堅持提高標準,推行四個統一。統一規範小區公益廣告宣傳欄、統一規範小區便民服務欄、統一規範「四官」服務進社區公示牌、統一規範各樓棟口的小區公告欄。組織紀工委、綜合執法局兩支巡查督導隊伍,雙班督查,限期整改,跟蹤落實。
創建任務分包。縣級領導按片分包,每個鄉鎮(街道)辦由2名縣級幹部雙班制負責;點位三級分包,全區41個點位均由縣級領導、科級幹部和具體工作人員3級責任人分包,任務到人、責任到人;老舊小區分包,全員上陣,機關工作人員全部下沉,分包老舊小區,協助鄉鎮(街道)辦事處和社區開展創建工作。
工作層層推進。人手一本測評手冊,每個行業召開現場會,每天分包領導督導,每天所有點位全查,每天問題通報曝光,每天盤點問題臺帳,每天紀工委和創建辦全域督查,每天一個碰頭會,每天一個工作總結。
同心協力 文明創建常態化
「現在我們的生活環境變得越來越好了,健身步道、遊樂設施啥都有,亂丟垃圾的少了,隨意遛狗的也沒有了,小區裡還有志願服務隊伍上門服務,幫我解決了不少難題呢!」清晨,正在周山森林公園晨練的居民王哲感慨萬千。他說,每天親歷著周圍環境日新月異的變化,心情好極了。
為更好改善城區環境,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高質量完成,今年以來,高新區制定和完善了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領導分包工作制、高新區2020年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推進機制等制度,明確第一責任人職責,形成日常工作督查與專項工作督查相結合的常態化創建督查體系,建立了創建工作指揮群,製作工作通報29期,印發整改通知30期,實現了隨時調度、全員調度、全方位調度。
高新區以問題為導向,聚焦文明城市創建中的短板,從群眾關心的問題抓,從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改,補足文明城市創建中的薄弱環節。
個人文明一小步,社會文明一大步。
高新區堅持志願服務貼近百姓、服務百姓的基本準則,廣泛開展志願者服務進社區活動,敬老愛老、道德培育、社會治理等等一系列志願服務活動,讓文明新風拂遍高新區大街小巷每一處角落。
自8月以來,高新區組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專班,創建工作涉及的12個重點部門按照責任分工,每天推進上報工作進展情況,交流發現問題,積極參加重點區域集中現場工作會商,形成了日報告、日調度、日會商工作格局。形成「上下聯創、城鄉聯動、條塊聯合」的工作格局。城建、執法、市場監管、交管等重點執法部門將工作力量下沉一線,配合街鎮、社區推進基層創建,形成了全區共創共建文明城市的熱潮。
城鄉同頻 讓百姓更多受惠
「去年高新區對乾涸的甘泉河進行了治理,建成了水清岸綠、風景宜人的甘泉河溼地公園,就像住進了花園一樣!」家住豐鑫社區的居民李銘指著附近他家的樓房自豪地說,城市居民文明程度的提升,得益於高新區各部門共治、共建、共管的決心。
高新區位於城市主城區的西南部,整體屬於城鄉結合區域,城市建設底子薄,發展不平衡。全區56個村居中只有5個是城市社區。外來人口多,流動人口多,城中村、老舊小區多,管理難度大。
近年來,高新區按照「三區融合」發展的總體部署,把文明創建的觸角從城市延伸到鄉鎮,城鄉同頻共創,讓越來越多的居民享受到了文明的「紅利」。
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中,高新區對照文明創建標準,持續深化鄉風文明提升行動,破除陳規陋習、推進移風易俗,全面提升鄉鎮文明水平。區創建辦積極與文明辦等單位聯手,把文明創建工作與平安鄉鎮、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結合起來,進一步築牢文明根基,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打下堅實的群眾基礎。
城鄉同頻,共創文明。如今,文明創建早已轉化為居民的自覺行動,在高新區城鄉大地蔚然成風。
豐李鎮推動全社會形成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共識,尹屯、豐李等村普遍建成了家風家訓館,用傳統家風家訓文化精髓滋養民眾心靈。
徐家營街道豐潤路社區將居民平時分享的家訓家規、參加的家風活動以積分形式存入「家風銀行」,鼓勵居民用文明行為「支取」社區便民服務。
辛店街道連年開展「好婆媳」評選表彰,倡導和諧文明的家庭關係,得到了新聞媒體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點讚。
區文明辦舉辦網上文明家庭評選活動,以愛心故事、孝老愛親的榜樣力量為切入點,傳播文明,引領風尚,營造崇德向善的氛圍。
「不斷用文明創建提升城市品位,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和滿意度。」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付曉毅說,全域化推進文明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名片就會越擦越亮。
編輯:洛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