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死亡之謎(被放在鮑魚中掩蓋)
2023-06-24 01:42:28 1
在明朝思想家李贄的《藏書》中,秦始皇被稱為「千古一帝」,這個詞被用來標榜秦始皇成為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的重要地位。從此以後,千古一帝這個詞就流傳下來了。
作為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建立者,秦始皇確實擁有著前所未有的權力,把中華大地的統治權都收到了中央政府的手中。可是,生前無限風光的秦始皇,死的時候就什麼也控制不了了,甚至屍體腐爛了,都還沒能下葬……
這都是拜一個人所賜,那就是著名的指鹿為馬的奸臣——趙高。
說起來,趙高還是秦朝王族的一員,和秦始皇一樣,都是嬴姓趙氏(所以秦始皇應該叫趙政)。不過,趙高這一支離秦始皇已經非常遠了,他母親還犯了罪,所以趙高出生時地位是非常卑賤的。
長大以後,趙高有了點出息。他本人比較勤奮,而且還精通法律,於是被秦始皇看重,安排去教公子胡亥,由此和胡亥建立了感情。
不過,趙高這個人的本性是非常差的,這不僅僅體現在他掌權之後,在秦始皇當政時期,他就犯下過重罪。當時的將軍蒙毅秉公執法,要殺掉趙高。但秦始皇認為趙高這個人還是有些能力的,於是寬恕了他。
秦始皇做夢也沒想到,自己救下了一個毀了自己王朝的人。而且,在生前,秦始皇始終非常信任趙高,一直到臨終之前仍然如此。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東巡中病入膏肓。這位一生之中最恐懼死亡的皇帝,終於要面臨自己最害怕的事情了。由於忌諱死亡,秦始皇始終對於立儲之事避而不談。他希望自己能夠永遠活下去,就不需要傳位了。
可是,在彌留之際,他也不得不面對現實了。思量再三,他決定傳位給長子扶蘇。他還寫了一封詔書給遠在長城駐守的扶蘇,說「與喪會鹹陽而葬」,意思是說「回來參加我的喪禮,一起在鹹陽把我埋葬下去」。
可是,這封詔書並沒有傳遞到扶蘇的手裡,後來的所有事,都不是按照秦始皇的計劃進行的。
對於扶蘇,秦始皇也不是完全滿意的,因為兩個人的政見有所不同。只是考慮到扶蘇還比較賢能,秦始皇還是決定將皇位傳給他。比秦始皇還不希望看到扶蘇上位的,就是趙高了。趙高不僅和扶蘇不和,而且和扶蘇一起鎮守長城的,正是當初要嚴辦趙高的蒙毅的兄弟蒙恬。
和扶蘇相比,有一位公子和趙高的關係很好,那就是胡亥。我們前面講了,趙高和胡亥算是師徒關係,而且胡亥此時恰好也在秦始皇身邊。趙高有了一個大膽的計劃:改變秦始皇的詔書,強行冊立胡亥為二世皇帝。
這件事沒有說得那麼簡單,儘管秦始皇已經病入膏肓,沒有什麼作為了,但有一個人不得不考慮,那就是丞相李斯。此人掌握大權,是不允許自己胡作非為的。想要辦成這件事,趙高必須拉李斯入夥。
趙高非常聰明,一下子就抓住了李斯的軟肋。他對李斯說:你的能力、功勞、遠謀、受人擁戴、受皇長子的信任,哪一點比得上蒙恬?一旦皇長子即位,蒙恬必然取代你成為丞相。你看看咱們秦國的歷史,哪一位被罷免的丞相的後代有好果子吃?公子胡亥宅心仁厚,禮賢下士,沒有公子能夠比得上他的,他最適合做皇儲。
儘管李斯一開始還是大義凜然地表示拒絕,最終還是被趙高也說服了,任由趙高操作。最終,李斯也沒落得好下場。在秦二世上位之後,趙高玩弄權術,不僅奪走了李斯的丞相之位,甚至還將李斯腰斬於市,夷滅三族。落得這樣的下場,除了要怪趙高心狠手辣之外,李斯自己也有脫不開的干係!
就這樣,秦始皇作為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王朝的皇帝,在臨終前,所有的權力都沒機會使用,想立為二世皇帝的兒子也沒有成功上位,然後就掛了。
秦始皇死後,趙高懷揣著自己的小算盤,秘不發喪。由於秦始皇臨終前就已經只見趙高等少數幾個人了,所以他的死訊也沒有更多人知道。當時車駕在外,容易多生事端,所以趙高和李斯都不敢馬上宣布秦始皇的死訊。
這就是秦始皇自己埋下的禍根,他在生前不肯立太子,以至於所有公子都覬覦著皇位。雖然臨終前決定立扶蘇為二世皇帝,但一來詔書根本沒有遞出去,二來就算宣布了,其他公子也可以否認詔書的真實性,或者乾脆視而不見,強行奪位,導致國家大亂,所以李斯等人才不敢宣布秦始皇的死訊。如果他生前就明確皇儲的人選,也就不至於這樣了。
問題在於,屍體本身藏得住,但當時正值盛夏,屍體腐爛得非常快。沒過幾天,千古一帝就已經臭氣燻天了。同行的大臣雖然不知道秦始皇的死訊,可是大家都知道皇上最近身體不好,可能命不久矣。如果這個時候聞到了臭味,事情就敗露了。
這個時候,趙高靈機一動,計上心來。他在秦始皇的營帳內放了一大堆的鮑魚,謊稱皇上要吃,大家就以為是鮑魚發出的臭味,不知道是秦始皇死了。
你可能要問了:鮑魚也不臭啊,怎麼就能掩蓋呢?
其實,古代人說的鮑魚,不是咱們今天說的鮑魚,而是指的醃製的鹹魚。這種鹹魚的味道非常濃重,是有可能掩蓋住屍體的臭味的。
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趙高瞞天過海,掩蓋了秦始皇已經駕崩的事實。然後,他利用假的書信,將遠在長城駐守的公子扶蘇以及大將蒙恬逼死,扶立了秦始皇的另一個兒子——胡亥繼位,這就是秦二世。
那麼,等待秦二世的命運又是怎樣的呢?咱們下一期再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