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流浪漢的紀念日
2023-06-24 08:20:51 1
他出生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坦佩市一個貧困的家庭,父母皆是工人,本來就不高的工資,加之父親酗酒,家裡常常捉襟見肘。他不僅繼承了父親的衣缽,成了酒鬼,而且他還吸菸成性,名副其實的癮君子。
他無所事事,經常去偷竊,幾乎不受周圍任何人的歡迎,成了過街之老鼠,人人皆喊打。因為實在無法生計,他應聘到一家計程車公司,不想卻因為酒後駕車傷了幾人,在監獄呆了半年,就過起了流浪的生活,靠著好心人的施捨度日。城市裡那個最落魄,常常說話顛三倒四的人。就是他,成為大家甚或同是流浪漢的笑料。
沒有誰真會倒黴一輩子。2010年11月15日,他在坦佩市遊蕩,沒想到撿到一個錢包,裡面有現金3300美元。這可真是一筆從天而降的巨款!他想,要是據為己有,幾個月的食物和住所都可以解決了,順帶還可以修理一下他那輛百孔千瘡的自行車。可是,他在想,要是這錢是給一個正在垂危的病人準備的,要是一個貧困學生的學費呢?……他作了很多假設,心在漸漸發抖。要知道,當年他就是因為學費丟了。才沒法上學,以至於流浪到50歲。他想,反正自己睡橋洞慣了,吃也就是四處乞討一些,也就罷了,而佔有了此錢,不過快樂一段時間,但靈魂卻是一輩子都不會安寧的。
因此,他把錢交給了坦佩市社區行動中心,此前因為做義工可以混飯吃,他曾來過這裡。錢果真是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一位名叫布萊恩·貝朗格的大學生所丟,這錢就是他的學費和生活費。他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面臨著輟學的危險,本沒抱任何希望,沒想到好心人能拾金不昧。
貝朗格獲知好心人是一位流浪漢,敬佩和感動之餘,也準備給他300美元作為酬謝。可流浪漢拒絕了,說,要是真為了錢,他就不會歸還了。貝朗格將此事告訴了媒體。
流浪漢無償還錢的故事,被2010年12月11日的《紐約時報》重點報導。流浪漢的義舉受到了坦佩市民的交口稱讚,大家紛紛捐款捐物,還幫他找工作。目前,他收到的捐款已超過8000美元。他專門開設了一個帳戶,把這筆錢存了起來,準備今後用來接受諸如電腦操作之類的培訓,以便找一份工作。他沒想到就因為自己一時的善念,卻換來如此豐厚的回報。更讓人感動的是,一個流浪漢朋友在街上遇見他後高興地叫道:「謝謝你,夥計,你給我們大家掙了面子!」
他叫戴夫·塔利,坦佩市市長休·豪曼還以他的名字設立了一個紀念日——「戴夫·塔利日」。以紀念他的義舉。以前只有偉人的紀念日,而如今卻是一個流浪漢的紀念日,有人質疑休·豪曼,而市長意味深長地說:「一個流浪漢能在飢腸轆轆之時,面對誘惑,仍然能恪守做人的道德準則——拾金不昧,是一種值得提倡的道德風尚。因此我們城市應該為他設立一個紀念日。一個城市甚至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不是取決於這裡的聖人的道德水準,而是決定於文化層次和經濟地位相對低的流浪漢尚能堅守基本的道德準則。畢竟木桶的裝水是真正取決於短板而非長板!」
一個城市除了有紀念偉人的建築物,也有流浪漢的紀念日,這標誌著一個城市的廣闊的包容度,也意味著一個城市要真正地美好起來,更要依靠的是流浪漢等凡俗大眾。即使再平凡,但有不凡之舉。也應該值得人們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