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史達林之女因父之名

2023-06-24 02:37:49 1

從「紅色公主」到拋國棄子的叛逃者,再到窮困潦倒的異鄉客,斯維特蘭娜的一生一波三折。她至死未能擺脫「史達林女兒」這個標籤,儘管她表示更希望自己是一個木匠的女兒。

2011年11月22日,在美國威斯康星州的裡奇蘭森特老人中心,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婦人走完了85年的人生。她名叫拉娜·彼得斯,這聽上去像個普通的美國人。但事實上,她的原名叫斯維特蘭娜·阿利盧耶娃(swetlanaAllilujewa)。

她的生父,正是前蘇聯元首約瑟夫·史達林。

從「紅色公主」,到拋國棄子的叛逃者,再到窮困潦倒的異鄉客,斯維特蘭娜的軌跡跨越大半個地球。但是,她至死也未能擺脫「史達林女兒」這個顯赫的標籤,儘管她表示自己「更希望是一個木匠的女兒」,而不是史達林。

正如斯維特蘭娜《致友人的二十封信》一書的介紹所言:史達林女兒的一生,呈現出鐵幕政治下一個正常人追求自由與人性時,輾轉哀號的痛苦。

父女情

1926年2月28日,斯維特蘭娜·史達林出生,她是約瑟夫·史達林最小的孩子,也是他和第二任妻子娜傑日達·阿利盧耶娃唯一的女兒。像蘇聯大多高幹子弟一樣,斯維特蘭娜被保姆撫養。

童年時期,斯維特蘭娜極其愛父親。母親對她從沒過分親暱的肢體接觸,在回憶錄中她寫道:「爸爸卻總把我抱起,喜歡聲音很響地親我。把我臉吻得挺溼,溫存地叫我『小麻雀』、『小東西』。」

「向我們的女主人斯維特蘭娜致敬」,史達林手下的官員會這樣給她寫信。在「大清洗」最厲害時,他在度過籤署死亡命令的一天後,回到家還沒脫大衣便喊:「我的小女主人在哪裡?」

斯維特蘭娜喜歡他們在祖巴洛瓦的鄉間別墅度過的時光,在那裡她過著「無憂無慮,充滿著嬉戲、有益的消遣、學習和歡樂的童年生活」。

「但與此同時,」英國《每日電訊報》稱,「成千上萬的人正被迫在集體化的體制下忍飢挨餓,或者在古拉格集中營裡勞作至死。」

好景不長,1932年11月8日,當斯維特蘭娜還是個六歲孩子時,她母親在和丈夫吃飯時,因為瑣事爭論。隨後,她拿槍指著腦袋,打死了自己。

死亡原因被官方通報為闌尾炎。與此同時,史達林把妻子的自殺看成對他的背叛,隨後把她很多親戚都流放或處決了。與斯維特蘭娜很親近的姨媽和舅媽,都突然從她的生活中神秘消失。

斯維特蘭娜長大了,有著一頭紅髮,脾氣像她父親那樣固執、激烈且難以預測。當史達林仍像對一個小孩那樣寵愛她時,卻發現很難應對她叛逆青春期的到來,他嚴厲地批評女兒穿著膝蓋以上的裙子。

16歲時,斯維特蘭娜在一本英國雜誌上看到關於母親自殺的報導,對父親的認識逐漸清醒。「我心中的有些東西被摧毀了。」她回憶,「我不再能遵從父親的話和意願,」不久後,她與一位猶太電影製作人劉夏·卡甫列爾墜入愛河,史達林以間諜罪逮捕了卡甫列爾,並將其監禁10年。

1944年春天,斯維特蘭娜告訴父親,她想和莫斯科大學的猶太學生Grigori Morozov結婚。史達林對這個消息毫無欣喜之情。「春天來了,你想結婚了。見鬼去吧,你高興怎樣就怎樣。」兩年後,斯維特蘭娜和Grigori Morozov原因不明地離婚。

而在史達林的極力主張下,斯維特蘭娜無奈地與黨內冉冉上升的官員Yuri Zhdanov結婚,但這段婚姻不久後也宣告結束。

叛逃美國

1953年3月5日,史達林因患腦溢血搶救無效去世,享年73歲。斯維特蘭娜被帶過去見了他最後一面。她在《致友人的二十封信》中描述道:

「死亡的痛苦極其可怕。我們看著他慢慢地咽氣。在最後一刻,他突然睜開眼睛,目光掃視了屋裡所有人一遍。那是可怕的目光,瘋狂,憤怒,充滿著對死亡的恐懼。然後,他突然舉起了左手。姿勢帶著恐嚇,令人難以理解。接著,在最後的努力後,他的靈魂從肉體裡扭曲出來。」

隨後,赫魯雪夫在蘇共二十大上,作了批判史達林的《關於個人崇拜及其後果》秘密報告。該報告於1956年6月4日被美國《紐約時報》全文發表,震驚世界——它通篇直接激烈譴責史達林。

斯維特蘭娜在回憶錄《致友人的二十封信》中提到,父親的名字從神壇上跌落下來,她從克裡姆林宮搬了出來,在莫斯科外文書籍出版社從事翻譯工作。

1967年,在冷戰最高峰,斯維特蘭娜借護送異國戀人辛格骨灰回印度之機,向美國駐印度大使館請求政治庇護。史達林之女拋下兒女,叛逃美國,成為轟動一時的新聞,蘇聯高層震怒。

4月,斯維特蘭娜抵達紐約,媒體在機場已守候多時。她在隨即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公開譴責蘇聯。英國電訊報評論道:「世界上最匪夷所思的政治難民,在(對西方)最有利的時機,站出來公開批評她的父親,以及他所支持的一切。」

此時,她的兩本回憶錄——《致友人的二十封信》(1967)和《僅僅一年》(1969),已讓其成為西方世界的名人,並獲得250萬美金出版收入。

據紐約時報報導,在定居新澤西州普林斯頓大學城後,她公開焚毀了自己的蘇聯護照,並稱將永不回國。她譴責其父為「道德和精神上的魔鬼」,稱蘇聯已「爛到骨子裡」。

斯維特蘭娜流放海外的日子,並不開心。她常對記者訴說自己的孤獨,和對在蘇聯一雙兒女的想念。1970年,46歲的她和美國建築師威廉·衛斯理·彼得斯結婚,改名叫做拉娜·彼得斯。1978年,她獲得美國國籍,並註冊成為共和黨人。

更願意做木匠的女兒

拉娜永不能安定下來,和美國丈夫的婚姻因永無休止的爭吵,在四年後止步。她很快花光了出版回憶錄掙的錢。那段時間,她開始改變口風。1983年,據《時代》雜誌報導,拉娜宣布收回當年對父親的批評。「如果他知道我所做的一切,他會槍斃我的。」

1984年,拉娜違背立下的「誓言」,重返蘇聯。據《紐約時報》報導,拉娜表示在西方她其實是中情局的寵物。她很快恢復了蘇聯國籍。

無奈的是,拉娜留在蘇聯的子女拒絕見母親和妹妹。重新適應蘇聯生活以失敗告終,她再次宣布,放棄其蘇聯公民身份,並在1987年攜小女兒回到美國,自此定居在威斯康星州。《紐約時報》稱,拉娜否認了此前的反西方言論,表示「中情局寵物說」完全是外界對她的誤解。

1988年,拉娜又回到英國。據英國電訊報報導,上世紀90年代,拉娜住在倫敦一家為有嚴重情感問題人士設立的慈善之家裡。此後,她又返回美國威斯康星州,長期居住在裡奇蘭森特老人中心一所公寓裡,直到患大腸癌去世。

在最後這近20年的歲月,拉娜過得十分潦倒,曾被傳出患有妄想症。她想找出版商出版最後兩部回憶錄,卻屢吃閉門羹。她指責俄羅斯人、美國人和英國人的陰謀,將她排擠於公眾關注之外。出版商的解釋更加氣人:「這些書寫得不咋地。」

「我不再抱有愉快的幻想,我能從『史達林女兒』的標籤下解脫出來。」她在幾年前的採訪中說,她常常遺憾,母親為什麼沒和一個木匠結婚。她更願意做一個木匠的女兒。

據威斯康星期刊報導,她的公寓牆上,擺滿了家人的照片,唯獨沒有一張是父親史達林的。

記者Doug Moe問她:

「你覺得你父親愛你嗎?」

「愛。我看起來像他母親。我有一頭紅髮。我全身上下都是雀斑,像她一樣。」拉娜繼續說,「他是個非常簡單的男人。非常粗暴,非常冷酷。他體內沒什麼複雜的成分。」

「你會常常想起他嗎?」

「不會,」她說,「他毀了我的生活。」

拉娜極力澄清人們關於史達林為其留下巨額財產的傳言。「他絕對不會給任何人留錢,包括他的孩子,他相信錢是邪惡的。」她表示,自己每月僅靠700美元的社保基金維持生活。

Doug Moe說,她永遠都會記得,拉娜同她首次在其公寓見面時說的話:「不管我去哪裡,這兒,或者瑞士,或者印度,或者隨便哪個地方,澳大利亞,什麼島嶼。我永遠都是我父親名下的一名政治囚徒。」

同类文章
請不要砍掉我的「情人」

請不要砍掉我的「情人」

我實在不明白,為什麼一位老太太會對一片毫無用處的老灌木林如此緊張。她給當地報紙寫信,甚至給全國性的報紙也寫了信,對要在村子裡修路的方案表示抗議。但從地圖上看,這條擬建的小路離她家並不近,那一帶也並不是風景多麼優美的地方。這不禁使作為記者的我感到好奇。   於是我敲響了小屋的門,那位抗議的女
蘭納德的彩蛋

蘭納德的彩蛋

蘭納德一生下來就和別的孩子不一樣,他不但身體扭曲變形,反應遲鈍,而且身患絕症,如今病魔正一點點地吞噬著他的生命。儘管如此,他的父母仍舊盡最大的努力讓他過正常的生活,並把他送到學校讀書。   蘭納德12歲的時候,還在讀小學二年級,因為他的學習能力非常有限。上課的時候,他會在座位上不停地扭動身
錢是天上掉下來的意外財富

錢是天上掉下來的意外財富

外婆的工作是清掃佐賀大學和佐大附屬中學、小學的教職員室和廁所,快的話上午十一點左右就可以回家了。   走在回家路上的外婆,樣子有點奇怪。她每走一步,就發出「嘎啦嘎啦」、「嘎啦嘎啦」的聲音。   我仔細一看,她腰間好像綁著一根繩子,拖著地上的什麼東西一路走來。   「我回來啦。」   外婆還
與外星人「有染」的美國總統

與外星人「有染」的美國總統

甘迺迪被刺與外星人有關   美國總統甘迺迪被刺,是在1963年11月22日。被刺前10天的11月12日,他在哥倫比亞大學講演時曾憤怒地說:「現已查明,總統辦公室一直在支持那個背著美國人民暗中策劃的可怕陰謀。我作為總統,在我任期終了之前應該把這一可怕的事實向所有國民公開……」他所說的這個可怕
沉痛拯救:警花變身「應召女郎」

沉痛拯救:警花變身「應召女郎」

2008年11月,英國媒體曝出一樁震驚世界的醜聞:一位年輕漂亮的女子,白天是英姿颯爽的現役警花,晚上則變身妖蟯的應召女朗。她的雙面人生持續了2年多。然而,事啊並沒有就此結束……   性感警花的雙面人生   2008年8月,英國警方開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掃黃行動。為了保證行動效果,各郡警察被互
賭場詭道

賭場詭道

 卡特是賭城德斯拉市最大一家賭場的老闆,二十年前曾一舉擊敗華裔賭王何大旺,成為賭城新一代最年輕的賭王。   這天晚上十點多鐘,卡特照例通過監控室大屏幕,密切注視著賭場內發生的一切。忽然,大堂內一個目光呆滯、神情漠然的華裔青年男子,引起了他的注意。那男子站在6號輪盤賭檯前並不下注,嘴裡卻不停
你是誰

你是誰

這天,消防隊員傑克去給爸爸媽媽掃墓,返回的途中,路過一家幼兒園,正趕上幼兒園放學,家長接孩子。突然,他發現人群中有一個四十多歲的金髮男人像極了自己去世的爸爸。 傑克趕緊跑上前,禮貌地對金髮男人說:「你好,我叫傑克,是一名消防員。你不認識我嗎?能告訴我你的姓名嗎?」 金髮男人搖了搖頭,禮貌地
烈焰燃燒中的救贖

烈焰燃燒中的救贖

漢斯是名老消防員,最近他申請了提前退休,明天就要走了。下班後,甘迺迪過來和他道別。兩人來到鎮上一家咖啡館,正在閒聊,突然,漢斯驚叫:「快看!」甘迺迪朝他指的方向一看,「是火災!我先過去,你趕快報警!」甘迺迪說完,朝濃煙處跑去。 起火的是個老倉庫,離居民區很遠。甘迺迪正等同事們來,漢斯跑過來
雪豹柔情

雪豹柔情

約瑟夫辭去工作,攜妻子艾米莉一起回到父親留給自己的農場,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不幸就在秋季的一天發生了車禍,約瑟夫受了點皮肉傷,艾米卻癱瘓了。 一天晚上,艾米莉強抑著淚對約瑟夫說:「親愛的,我們離婚吧,你應該再娶個健康的女人,生育一雙兒女,那樣我的心會好受些……」聽了妻子的話,他心裡充滿了矛
被「真理」所俘

被「真理」所俘

德國醫生羅佩斯和其他醫生被迫趕赴特別精神醫院,執行一項代號為T4的秘密計劃:為上萬名患有精神問題的猶太兒童注射致命藥物,以幫助提前擺脫痛苦。 羅佩斯他們並不贊成這樣做,納粹軍官布拉克單獨召見羅佩思說:「我反對濫殺無辜。可是,面對納粹的暴力威脅,我不得不假裝屈服,背地裡卻對藥液動了手腳。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