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是趙薇賣給孫正義的嗎(阿里因趙薇再上熱搜)
2023-05-30 14:59:38
前段時間的阿里女員工事件,大家應該還有印象,阿里狠狠地刷了一波「存在感」。
然而沒想到,這事還沒結束,阿里又有新「瓜」衝上了熱搜第一!
這個熱搜的話題名為:#支付寶裡的錢要取出來嗎#?
很多人表示,我欠的錢,比存支付寶的還多,取不取意義不大。
真要取吧,這支付寶的手續費真的高,感覺自己虧大了。
跟錢有關的話題,肯定少不了炫富的,這碼打得....我只能說:格局小了。
老實講,這話題第一反應確實挺無釐頭的,取不取是個人的自由,這有必要拿來說?
有人會覺得這是阿里刻意為之,也有求穩的朋友認為,很有必要防範,從滴滴到阿里女員工事件,大家都明白了,其實這種網際網路巨頭並不是理所當然的存在,萬一出什麼事,規模再大也不管用。
而且最近國家對娛樂圈又是一波強力整頓,很多人會想,如果阿里真出什麼事,支付寶直接關了,裡面的錢該怎麼辦?
如果真有朋友擔心錢放在支付寶不安全,老狐能給大家一個肯定的答案:哪怕支付寶沒了,大家存在裡面的錢都是安全的!
因為大家的錢始終都是存在銀行裡的,並不是放在支付寶帳戶裡,而且經過「 斷直連 」改革之後,用戶每筆資金交易都經過央行監管,由國家幫我們保管,這還能不安全嗎?
什麼是「斷直連」?
其實在早幾年,行動支付剛興起的時候,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支付機構是直接和銀行對接的(直連)。
舉個例子,大家通過支付寶、微信付錢,這些錢不是直接給商家或者是銀行,而是先存到支付寶、微信的帳戶裡,然後再由它們轉給銀行。
這中間沒有任何監管,可以說第三方支付機構想把這些錢幹什麼都行,因為沒有相關法律監管它們,所以當時如果有平臺爆雷了,那麼用戶的資金確實會有危險的。
技術創新可以,但這要建立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沒有監管的工具,註定會被用於不法行為之上。
所以 2018 年國家推出了「斷直連」政策,第三方支付機構需註銷在各大銀行開設的的備付金帳號,同時接入由央行直接監管的網聯清算平臺。
可以這樣理解,以前我用支付寶給果子轉 100 塊,果子收到的 100 塊並不是我的錢,而是支付寶從自己開設的備付金帳號轉的 100 塊。
用戶通過它們交易的錢,全部會存到這些帳號裡,由於很多交易不是實時到帳,機構會拿這筆錢用作投資或者賺利息,資金風險非常高。
但改革之後,用戶交易的錢全部存在央行的帳戶裡,誰動這筆錢都一清二楚,杜絕機構們私自挪用的問題。
所以,哪怕這些機構倒閉了也沒關係,因為這些錢都在央行,只要啟動司法程序,這筆錢就能安全的回到大家的手裡。
任何創新都需要監管
看到這裡,大家都安心了,支付寶裡的資金是安全的。但有些朋友又發現了盲點,為啥我的 ofo 押金退還要等 500 年!
其實就是因為 ofo 沒人監管,雖然它聲稱押金都有專業機構監管很安全,然而押金都被它挪用了,花著花著穿底了,到現在人都沒了。
這事放在現代社會,確實挺不可思議的,但這種「漏洞」卻經常出現我們的視野中。
從鄭爽的日薪 208 萬、滴滴的安全隱患下架、吳亦凡的「選妃」被刑拘、阿里女員工事件、「女版巴菲特」趙薇被封殺,這些明星或者巨頭企業,在獲得巨額利益的同時,能行使權力也愈發的膨脹。
而且往往受傷的都是遵守規矩的人,這是完全不合理,也不應該出現的事情。
然而對於資金以及權力監管,普通用戶更多是無能為力,哪怕這些技術多麼的先進、多麼的便民,但沒有監管手段,肯定會被濫用,ofo 就是最好的例子。
所以,還得靠國家提前介入監管,支付寶這麼大的體量都能管得死死的,更不用說其他小兄弟了,特別最近國家也在大力打擊社會上的各種亂象,相信過不了多久,我們就能徹底告別這些「妖魔鬼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