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旅遊詳細攻略(融非遺美學生活於一體)
2023-06-25 08:18:00 2
羅店龍船、彩燈、羅涇十字挑花、月浦鑼鼓、滬劇……寶山非遺民俗文化正在綻放文旅之美。
今年旅遊節,寶山文旅局特意打造了10條融非遺、美學、生活於一體的精品微旅行線路,讓大家用非遺創作體驗喚醒生活之美。
線路1、邂逅木結構營造技藝
上海木文化博物館→榫卯牆
美育互動:花格榫卯製作技藝(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線路普及了中國傳統木藝文化,展示了一幅木的全景圖,通過美育互動賞析古典榫卯花格技藝,感受中國傳統造木的智慧結晶。
線路2:縱情魅力羅涇
農家風情館→母親花文化園
羅涇十字挑花技藝有著原汁原味的農耕文化特色,土布上「挑花插線」作為平民百姓的衣著裝飾,經三百餘年的發展形成了個性鮮明的藝術風格和製作工藝。正面成十字,背面一字點狀,顯示其工藝的精緻獨特;用「獨立紋樣」組合構成畫面體現整體意境。
線路3:沉浸古韻羅店
遠景村王宅→千畝農田
線路描繪了「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羅店的絕美風華,通過美育互動品鑑羅店彩燈,感受指尖上的流光溢彩。
在羅店流傳已有數百年歷史的羅店彩燈,開始的形態是流傳於民間的扎紙藝術,這種手工藝發展到高級形態就演化成了扎彩燈。彩燈主要表現鄉土民俗,顏色越鮮豔,入夜亮起來才越好看。
線路4:「結」構詩意顧村
美育互動:顧村結藝製作技藝(寶山區非物質文化遺產)
線路描繪了大型城市郊野森林公園顧村公園裡自然與人文和諧共生的美景,通過美育互動製作顧村結藝,用傳統手工藝留住美景。
顧村結藝作為中國結藝的一個分支,採用藝術手法,嘗試與多種材質的糅合進行藝術重構,演變出不同流線、樣式與造型。
線路5:「塑」說吳淞濱江
上海淞滬抗戰紀念公園→大成書院
美育互動:吳淞麵塑製作技藝(寶山區非物質文化遺產)
線路展示了吳淞濱江的風雲歲月與如今的文脈傳承,通過美育互動製作吳淞麵塑,感受妙手生花的指尖藝術之趣。
吳淞麵塑始於晚清時期的吳淞老街。上世紀 90 年代中期,隨著全區商業格局的調整歸劃,居留在此的民間傳統藝人數不勝數。特殊的人文地理環境,促進了該地包括麵塑在內的傳統工藝美術的蓬勃發展。
線路6:解碼科創藝術
智慧灣科創園→星空高線公園
美育互動:3D列印藝術
線路展示了薀藻浜兩岸澎湃的科創活力和無處不在的藝術魅力,通過美育互動深入了解3D列印的藝術創造,感受藝術與科技的相融共生。
線路7:品讀歷史建築
半島1919文創園→博林書店
美育互動:建築導賞
線路彰顯了百年紗廠涅槃重生後煥發著新的時尚人文氣息和歷史藝術價值,通過美育互動,解密14幢工業建築的美學原理,領略工業遺存的空間之美。
線路8:玩轉活力月浦
眾文空間→林下運動樂園
美育互動:藝術插花
線路展現了月浦鄉村的活力與動感,一幅幅郊野田園的美麗畫卷躍然眼前,通過美育互動體驗花藝DIY,打造屬於自己的微觀生態花園。
線路9:探索玻璃藝術
上海玻璃博物館→兒童玻璃博物館
美育互動:玻璃手作
線路呈現了博物館的美學新生活,用玻璃藝術連結世界,通過美育互動在DIY手工坊創作屬於自己的玻璃藝術品。
線路10:悅讀美蘭湖
一尺花園→讀者•壹琳文化空間
美育互動:閱讀
線路展現了美蘭湖集文化、藝術、美育於一體的綜合性文藝新空間的浪漫風情,通過美育互動感受當閱讀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時,人生會開啟一種新的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