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生命本無常,皆看愚者與智者的選擇

2023-06-24 21:51:33 1

  愚者和智者總是會有很大的區別,而且這在無常的生活中,愚者總是受傷的那個,而智者是讓人受傷的那一個,那麼愚者就真的比較笨嗎?其實不是的,愚者或許只是更單純,那麼接下來佛教故事,我們一起來看看愚者和智者的選擇。

  佛陀時代,有一位婦女名叫喬達彌,她摯愛的兒子在出生幾天後就離開人世。痛失愛子的她十分悲傷,抱著兒子的屍體,到處找尋讓兒子復活的方法。其中,有人告訴喬達彌,有一位智者佛陀,或許有治療死亡的方法。

  於是她來到佛陀的住處,向佛陀訴說她心中的悲痛,佛陀告訴喬達彌:「只要你能用從來沒有死過人的人家的火,點燃香,帶來見我,我便能幫助你。」喬達彌心想:只是點個香,這很容易啊!就喜出望外地趕緊拿著香到城中,挨家挨戶地去尋找從來沒有死過人的人家的火。

  然而,每一家都告訴她:「我很願意幫助你,為你點燃香。但很抱歉!我家有死過人。」經過了一番找尋,喬達彌終於了解「死亡是人生必經之路,無常是世間的真理」,而停止悲傷,出家修行,終而契入不生不滅的涅盤。

  其實,不用等到死亡,無常時時刻刻都在我們身邊。意外是無常、生病是無常,觀察生命中來來去去的人、事、物,就會發現,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無非無常。

  而當我們執著一件事物時,會習慣性地誤以為這事物是常。生病時以為病不會好而意志消沉,歡樂時以為是常,而於歡樂消失時感到空虛寂寞,因為不知無常,而使生命充滿痛苦。

  善用無常,改變人生

  世間有人聽到無常,心中常常會閃過一絲的悽涼,好像一切事物終歸變壞,一切努力都是枉然,覺得死後一切都無,生命沒有價值,於是生活沒有重心,日子一天過一天,漫無目標。

  還有些人,當聽到無常,心想:既然凡事無常,歡樂稍縱即逝,何不趕快及時行樂?於是天天放縱自己於財、色、名、食、睡五欲中,藉虛妄的歡樂,填補自己心中的空虛及不安,然而當歡樂過後,反帶給自己更加空虛寂寞與不安。

  這些人,都只是知道片面的無常,或是對無常有所誤解。既然無常是生命的真相,對無常沒有正確的認識,就不會對生命有正確的了解。如此,必然存在許多現實與理想的衝突;而現實與理想的落差,就是生命苦的根源。所以正確地認識無常,是圓滿生命的開始。

  什麼是無常?常是永恆不變,無常就是凡事都會改變,眾生的心念有生住異滅,人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壞空。世間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成,而心念在變,因緣在變,所以周遭事物也一直在變。

  在這變的當中,消極的人選擇逃避、放逸;而積極的人,卻在這無常幻化的境界中,藉著無常的道理,運用因緣法,積極地創造、建立善的緣起,改變自己的生命,並利用這短暫的生命自利利他,覺悟有情、啟發大眾的善根,使大眾遠離虛妄與痛苦,乃至契悟這念常住不滅的真心。

  生滅身中有不生來性

  過去佛在世時,有一位國王名叫波斯匿,聽到佛說,人的生滅身中有不生滅性,心中十分疑惑,所以請佛開示。

  佛就問:「大王,你現在多大歲數了?」

  波斯匿王回答:「六十二歲了。」

  佛再問:「大王,你從出生至今,見過幾次恆河水?」

  王言:「見過兩次。我三歲時,母親帶我去拜耆婆天時看過一次,最近又看了一次。」

  佛又問:「大王,你三歲看恆河的心,和六十二歲看恆河的心是一個?還是兩個?」

  波斯匿王回答道:「我這念能見的心,當然是一個,從來沒有改變過。」

  佛陀就告訴波斯匿王:「會變的色身,並不是真正的自己;這個不會隨年紀改變的,才是你的真心,才是真正的自己。」

  念頭會來來去去,人也會漸漸衰老,外在環境一直在改變,但是我們能知的這念心,從來沒有變過,白天存在、晚上存在,生病時存在、老了還是存在,所以在這生滅身中有不生不滅性。

  倘若我們能在生滅無常的境界中,體會到這念不隨因緣變化、不生不滅的心,就是我們的常住真心、我們的真生命,也就真正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所在。如此生命就是無窮盡的,人生就有無盡的希望。

  於無常中見生命的希望

  無常,是生命的真理,是一個事實,但是對無常的認知不同,人生的方向就有所不同。無常並非沒有希望,也不是結束後什麼都沒有,無常反而是我們創造圓滿、光明人生最好的方便。

  愚者於無常中意志消沉、懈怠放逸、放浪形骸,生活沒有目標;智者於無常中運用無常,改變目前的困境、創造更好的生命,甚至在無常的變化中,觀心返照,照見自己這念不生不滅的常住真心,依著此心而行,做自己真正的主人翁,創造出美好的人生、光明的未來。

  【結束語】對於生活無常的認知不同,我們就會有做出不同的選擇。而無常並不會是我們一生的牽絆,它可能是我們創造幸福生活更好的選擇。

你可能也喜歡:


索達吉堪布是誰,索達吉堪布是誰的轉世
星雲大師語錄,星雲大師法語精選
中國飲食文化的意義,你知道嗎?
宗教文化:什麼是佛教文化

同类文章
中國佛教四大名剎:信徒們的聖地

中國佛教四大名剎:信徒們的聖地

  世界上宗教文化五彩繽紛,並不是哪一個宗教獲得了大家的全部信仰,總是有文化衝擊才有進步和融合的,而佛教雖然不是我國的本土宗教,但是在古代的時候傳入我國,歷經千年時間也是有非常多的信眾的,你知道佛教四大名剎是哪些嗎?本期佛教文化為你解析。  佛教寺院是指安置佛像、經卷,且供僧眾居住以便修行、弘法的場
得道升仙之地:道教四大名山

得道升仙之地:道教四大名山

  在世界上有非常多的宗教,大家都知道佛教是興起印度,基督教是在歐洲,伊斯蘭教在中東,而我國也是有我們的本土宗教的,那就是道教,作為我國的本土宗教自然是有非常多的文化底蘊,也有非常廣泛的信眾,你知道道教的四大名山是哪些嗎?本期道教文化為你解析。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國古
佛家聖地:中國五大佛教名山

佛家聖地:中國五大佛教名山

  在世界上有非常多的宗教派別,所信仰的教義也是不同的,而在我國的佛教是非常壯盛的,傳入我國也是歷史久遠了,得到了民間的廣泛信仰,我國也有佛教的五大名山,你知道五大名山分別是哪些嗎?本期佛教文化為你解析。  中國佛教五大名山為: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浙江雪竇山。  中國佛教
基督教文化:耶穌誕生日是哪一天?

基督教文化:耶穌誕生日是哪一天?

  大家都知道耶穌,他是聖經裡的神話人物,傳說是神的兒子。在人間宣傳天國的福音,後來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死後三天復活。顯現在世人面前,四十天後回歸天國,坐在於神的身邊,那麼對於基督教文化耶穌誕生日是哪一天?你知道嗎?  關於耶穌出生的年份,聖經指出,耶穌的表兄施浸者約翰是在羅馬皇帝提比留·凱撒在位第1
摩尼教的特點是什麼

摩尼教的特點是什麼

  提起摩尼教可能有些人不太清楚,可要是說起明教卻是非常了解的,金庸小說筆下的明教就是摩尼教,中原地區的摩尼教便被稱為中原明教。那麼你知道摩尼教的特點是什麼嗎?接下來跟小編去摩尼教文化了解一下吧。  摩尼教(Manichaeism)是三世紀在巴比倫興起的世界性宗教。由於希臘文《科隆摩尼古卷》(Col
婆羅門教的特點,你知多少

婆羅門教的特點,你知多少

  婆羅門教是兩千多年前的一個吠陀教為經典起源起來的。婆羅門教由於佛教以及其它宗教的發展開始導致變差,不同的宗教都有著自己的一些理念與特點。本期小編就帶你去婆羅門教文化了解婆羅門教的特點。  靈魂不滅論:婆羅門教認為,人以及一切有生命者皆有靈魂。一般來說,這是宗教觀念的基礎之一,因為宗教的超越是以超
婆羅門教是怎樣形成的?

婆羅門教是怎樣形成的?

  婆羅門教是印度的一種古老宗教,婆羅門教也有著古老的歷史,起源於公元兩千年前的吠陀教,如今的印度教就是婆羅門教開展出來的,印度教也被稱為「新婆羅門教」。那麼你知道婆羅門教是怎樣形成的嗎?本期小編就帶你去婆羅門教文化了解。  公元前10世紀中葉,雅利安人又從印度河上遊向東推進至朱木那河、恆河流域,史
東巴教法器分別有哪些

東巴教法器分別有哪些

  東巴教起源於最初的巫教,具有最初巫教和宗教的特點。東巴教在中國被納西族所信仰,東巴教認為自己可以與神打交道,能夠與鬼交談,如今的納西族也是在信奉東巴教。本期小編就帶你去東巴教文化了解東巴教法器。  東巴教在祭祀活動中使用的東巴法器約有三十種,如祭壇用具、法儀、神龕、卡卦、五佛冠、法帽、法杖、展啷
簡述薩滿教舞蹈及其特徵

簡述薩滿教舞蹈及其特徵

  舞蹈是一個讓人看起來覺得賞心悅目的東西,無論你有多麼不開心的情緒,看到優美的舞蹈你總能平靜下來自己的心。有些宗教也有著自己的獨特舞蹈,都代表著自己宗教的特色。本期小編就帶你去薩滿教文化了解薩滿教舞蹈及其特徵。  薩滿教舞蹈,在阿爾泰諸民族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舞蹈是薩滿教祭禮中的主要內容,通過舞蹈的
簡述薩滿教教義與理念

簡述薩滿教教義與理念

  薩滿教是一個分布於亞洲北方的宗教,流傳在中國東北以及邊疆地區。薩滿教被認為可以有強大的意念,可操控許多讓人們感到驚訝的能力,也被稱為巫師,翻譯過來就是薩滿。本期小編帶你去薩滿教文化了解薩滿教教義與理念。  薩滿教是在原始信仰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民間信仰活動。流傳於中國東北到西北邊疆地區操阿爾泰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