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洛陽高秉燭最後沒有升官嗎(風起洛陽大結局)
2023-06-25 03:38:22 1
自從《風起洛陽》開播以來,一直受到追捧,劇中精美的服化道,重現了神都洛陽當年的繁華,細節的把控上更是體現工匠精神。
尤其是王一博飾演的百裡二郎和宋軼飾演的柳七娘結婚的場面,更是圈粉無數,大家紛紛為這樣的中式婚禮喝彩,再現了大唐盛世那種華麗的婚禮,讓所有人都切實感受到了傳統的魅力。
尤其是這部懸疑偵探劇,因為事先並沒有原著出來,所以沒有原著黨的劇透和吐槽之後,這部劇的懸疑做的是真的很好,直到最後三集,都完全無法確定這幕後的主使到底是誰。
最後三集是全部放出來的,可惜的是,當我看完最後一集的時候,臉上真有一種火辣辣的感覺,因為之前對幕後黑手的分析全部都是錯的,實在是讓我驚掉下巴。
作為一名歷史愛好者,處於對馬親王的信任,感覺他既然都把背景和時間,交代的如此清晰,作為本劇的大BOSS,肯定是有真實歷史原型的,而且故事的發展和主線邏輯,一定是按照某個歷史事件展開的。
但事實上我完全錯了,最後的大BOSS就是武攸決,這是一開始就被否定掉的人,因為武家的容易全部來自於武則天,最關鍵的是,那個時候,武則天已經立了李家人做太子,武則天的突然死亡,獲益的只能是太子或者其他李家人。
但偏偏到了最後,卻發現,這完全就是披著歷史外衣的懸疑劇,幕後黑手真的就是武攸決,他殺武則天完全就沒有做好準備。
太子依然還在,只不過是暫時受到了批評,所謂的歸藏鳳就是武攸決,但這時機和條件完全不成熟呀,就憑他掌握的內衛和聯昉,就想在武則天突然死後做皇帝,這根本不可能呀。
之前根據歷史做的推斷和分析,基本上都被啪啪打臉了,編劇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大反派的邏輯完全出人意料。
如果說最後的幕後主使是武攸決,這個著實有點出人意料的話,那麼最後武思月的死,則完全就是意難平了。
在不良井,高秉燭抱著武思月,兩人之間的甜蜜令人羨慕,此間他們還討論了關於武攸決是不是春秋道的事情,武思月和高秉燭的默契,更是這對CP,成了神都最佳守護搭檔。
當最後,武思月手持芙蓉牡丹令,讓武攸決束手就擒的時候,一切都要結束了,儘管武攸決和觀眾一樣,一時有點難以接受,但這已經是結局了。
誰也沒想到,此前一直莫名其妙的柳十郎突然出現,他要射殺武攸決,替宇文佩佩報仇,結果最不可思議的一幕出現了,武思月替哥哥擋下了這一箭。
這個編劇也實在是太狠心了,完全沒有給觀眾任何的想像空間,箭是之間穿透的,人必死無疑,看得人一頭霧水。
這一波強行悲劇的意義在哪裡呢?
真的很想把編劇拉出來,劈頭蓋臉的數落一頓,你這最後這一出,到底是為什麼呀,你這強行悲劇是為什麼呀,武思月明明就不用死呀,武攸決才是那個最該死的人呀。
此刻高秉燭大概成了最慘男主,從這部戲的一開始,到最終的結束,一直都伴隨著高秉燭的悲劇,隨著查案的深入,高秉燭的親人一個個離他而去。
尤其是深愛高秉燭的三個女人,她們全都離開了,這對於高秉燭來說,簡直就是萬念俱灰的兆頭,他五個好兄弟因他而死。
接著是王登成,一個他最信任的人,連高秉燭瘋掉的母親,五年來一直都是王登成照顧的,但誰也沒想到,自己的母親五年來居然都是在裝瘋,一切還都是出於都高秉燭的保護,這份母愛的偉大,讓高秉燭痛苦不已。
但母親就死在自己眼前,那個深愛自己的人,就這麼走了,高秉燭終究還是一個人承受了一切,但至少他還有一個信念,一定要找到這這個殺害自己兄弟的殺手。
誰也沒想到,窈娘就是那個殺手,如果要評選電視劇,最讓人難忘的片段,高秉燭和窈娘對手戲的那二十分鐘,絕對是全劇最燃的一部分。
那個殺手就是窈娘,整整二十分鐘,高秉燭都處在信息和震驚的高密度轟炸之中,那個殺手就是窈娘,而這一切的起因,都是因為高秉燭救過窈娘,讓這個原本無情的殺手,深深的愛上了高秉燭。
這二十分鐘,我看了好多遍,這才是人生無奈,這才叫必死無疑的劇情,這才叫精彩的對手戲,這才叫人物不死的都不行。
窈娘自殺了,但所有人都覺得,她不死不行,自從真相解開的那一刻,她就不死不行了,她的死,是對高秉燭愛的一種體現,一個痴情的女人,一個被一袋米的代價就賣了了女人,一個苦命的女人,就這樣為了自己的愛,甘願赴死。
跟窈娘比起來,武思月的死更讓人難受,但也死得完全沒有理由,只能說這一波實在是讓人難以接受,強行寫死是這部劇最大的失敗,可憐的武思月,還沒好好享受一下和愛人的幸福時光,就這麼沒了,除了嘆息之外,真的不知道幹說些什麼。
你對大結局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