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蕊的個人資料身高(金獅獎得主珀特拉斯批評各大電影節洗白希拉蕊歷史汙跡)
2023-06-15 04:10:12 6
剛剛在威尼斯電影節上拔得頭籌的美國紀錄片導演蘿拉·珀特拉斯(Laura Poitras),本周帶著她的獲獎作品《美人與流血事件》(All the Beauty and the Bloodshed)參加正在舉辦中的加拿大多倫多電影節。
蘿拉·珀特拉斯執導作品《美人與流血事件》獲得威尼斯最高榮譽最佳影片金獅獎。人民視覺 圖
向來敢想敢幹的她,不顧多倫多方面的地主之誼,也沒顧忌威尼斯幾天之前才剛將最高榮譽金獅獎頒發於她,火辣地批評這些全球頂尖的電影節近期一個接一個選擇放映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所參與製作的紀錄片,稱此舉不啻是在替曾經的美國第一家庭粉飾太平和掩蓋真相。
《美人與流血事件》
今年74歲的希拉蕊·柯林頓自2016年大選失敗後,漸漸遠離美國政治事務,轉而將注意力放在了電影製作上。她先是在2019年參與製作了以她為拍攝對象的四集紀錄片《希拉蕊》(Hillary),隨後又以執行製片人的身份加入CW頻道電視劇《女性時間》(The Woman's Hour)的製作團隊。
四集紀錄片《希拉蕊》
2020年的美國聖丹斯電影節上,紀錄片《希拉蕊》全球首映,獲得美國媒體高度評價,之後又作為參展片在當年的柏林電影節上放映,並且在三月時登陸了迪士尼旗下的Hulu流媒體平臺。該片以希拉蕊2016年對決川普的美國總統大選過程作為切入點,雖也涉及「電郵門」事件等負面新聞,但整體上以女性主義筆觸作為脈絡,著重強調她身上的女性政客光環,也為她未能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總統而大感惋惜。然而,這部紀錄片卻對其真正敗因和自身性格中的缺陷少有觸及,因此有評論認為執導該片的紐約紀錄片導演納內特·波斯特恩(Nanette Burstein),根本不是在拍什麼紀錄片,而是在拍希拉蕊的個人宣傳片。
或許正是由於紀錄片《希拉蕊》的成功,讓這位曾經的政壇強人愛上了電影。很快,她和女兒切爾西·柯林頓又化身編劇和執行製片人,將母女倆2019年時聯手撰寫的《女人有種》(The Book of Gutsy Women)一書翻拍成了紀錄片劇集《勇氣的力量》(Gutsy)。同時,母女倆還自主創辦了HiddenLight電影公司,籌資拍攝了在Netflix播放的關於阿富汗最年輕女性市長的紀錄片《由她掌握》(In her hands),並且親自擔任製片,一時之間真有要轉型做專職電影人的感覺。
關於阿富汗最年輕女性市長的紀錄片《由她掌握》由希拉蕊擔任製片人。
今年9月9日,紀錄片劇集《有種》登陸蘋果流媒體平臺。為宣傳該劇,希拉蕊受邀來到威尼斯電影節開幕式大走紅毯。稍後,《由她掌握》也在多倫多電影節全球首映,希拉蕊又馬不停蹄飛到加拿大登臺演說,而月底她們母女倆還會獲得由《綜藝》雜誌頒發的全球電影界「女性力量獎」(Power of Women)。
希拉蕊亮相威尼斯電影節開幕式紅毯。 IC 圖
在9月13日舉辦的多倫多電影節紀錄片行業峰會上,曾以「維基解密」網站創始人朱利安·阿桑奇為對象拍攝紀錄片《風險》(Risk)的蘿拉·珀特拉斯,由阿桑奇將被引渡美國一事說起,指出這是當下正威脅著全球新聞自由的頭等大事,但事涉其中的希拉蕊·柯林頓卻風風光光地到處走紅毯,宣傳自己參與的電影,實在是讓她覺得相當諷刺,而這些電影節為她提供走秀平臺,在她看來也是在幫希拉蕊洗白歷史汙跡。
《風險》以「維基解密」網站創始人朱利安·阿桑奇為主人公。
頓時,珀特拉斯的火辣言辭引得臺下議論紛紛,也讓主持這場峰會的多倫多電影節紀錄片單元選片負責人湯姆·鮑爾斯(Thom Powers)臉上頗有一些掛不住,因為柯林頓母女監製的《由她掌握》就是由他選來多倫多參展的,當然希拉蕊·柯林頓本人也受邀來到電影節為影片站臺。
想當年,「維基解密」網站公布大量有關美國政府和軍隊在阿富汗與伊拉克殺害平民的直接證據,而曾在歐巴馬政府擔任國務卿一職的希拉蕊·柯林頓,也因此連帶受到批評。「她是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的積極參與者,她主導了軍事行動的升級,現在大家卻好像這一切都不曾發生過一樣,徹底遺忘了這些事情,還為她提供全球電影節這樣的平臺,實在是讓我覺得相當擔憂。」蘿拉·珀特拉斯表示。
今年58歲的蘿拉·珀特拉斯生於美國波士頓,2003年開始拍攝紀錄片,主題多涉及政治題材。2006年的作品《伊拉克,我的祖國》(My Country, My Country)便站在了伊拉克普通百姓的立場上,忠實記錄了當地人在美軍佔領下的日常生活,獲得了當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的提名,但最終負於關於環境問題的《難以忽視的真相》。2010年,她又找到賓·拉登曾經的保鏢和司機,由另一角度切入美國的反恐戰爭。再加上最終問鼎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獎的「稜鏡門」紀錄片《第四公民》(Citizenfour),可以說,蘿拉·珀特拉斯的紀錄電影生涯始終圍繞著何為正義、何為真相而展開,所以也難怪她本周的這一發言,著實有些《皇帝的新裝》中直言不諱的小孩子的意味在。
《伊拉克,我的祖國》記錄伊拉克當地人在美軍佔領下的日常生活。
珀特拉斯的《第四公民》獲得2015年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獎。
珀特拉斯也坦承,幾大電影節將她請來當嘉賓,為她的作品提供放映平臺,甚至還給了她最高榮譽,所以她也曾仔細斟酌了許久,要不要這樣絲毫不顧面子地將矛頭針對它們。但她最終還是決定放膽說出真實感受,因為「紀錄片也是新聞事業,而作為新聞記者,你就是需要問出這種棘手的問題才對,就是要去追求真相,就是要去問責」。
今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上,失去人身自由的伊朗導演賈法·帕納西的新作《無熊》(No Bears)獲得主競賽單元評委會特別獎,之後在多倫多電影節上也做了展映,未來還會在蘇黎世電影節、紐約電影節一路跑下去。但在蘿拉·珀特拉斯看來,這些享有盛譽的電影節一邊放映《無熊》,一邊又向希拉蕊·柯林頓這樣的前政客敞開懷抱,實在是虛偽至極。「在我看來,美國政府指控阿桑奇的做法和伊朗政府逮捕賈法·帕納西的做法之間,並無任何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