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鄉村旅遊經濟(全域旅遊助力鄉村振興)
2023-06-15 04:29:13 3
點亮鄉村旅遊經濟?來源: 原創稿走古橋、看古樹、賞古石、採大葉茶、住小木屋、漂龍騰峽……走進四川南江縣赤溪鎮西廂村,就讓人不由得放緩了腳步,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態環境,一幢幢樓房錯落有致,村民活動中心健身設施一應俱全一個偏遠的小山村,在南江全域旅遊的發展路徑中,按「旅遊 」模式,通過三產融合發展,走上了鄉村振興之路,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村」,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於點亮鄉村旅遊經濟?我們一起去了解並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

點亮鄉村旅遊經濟
來源: 原創稿
走古橋、看古樹、賞古石、採大葉茶、住小木屋、漂龍騰峽……走進四川南江縣赤溪鎮西廂村,就讓人不由得放緩了腳步,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態環境,一幢幢樓房錯落有致,村民活動中心健身設施一應俱全。一個偏遠的小山村,在南江全域旅遊的發展路徑中,按「旅遊 」模式,通過三產融合發展,走上了鄉村振興之路,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村」。
南江縣堅持「生態立縣、文旅強縣、和美善治、同步振興」實踐路徑,吹響建設「生態經濟發展高地、國際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發展號角,著力構建圍繞塑造山水、城市、鄉村、文化「四張名片」的全域旅遊格局。探索出了「景區 農戶」「三籌三變三集中」等旅遊扶貧模式,讓群眾在家門口吃上「生態飯」。目前,南江已有10萬餘人直接或間接從事文化和旅遊行業工作,佔該縣從業人員總數的30%以上。
「旅遊發展好了,最終還是我們老百姓受益。」南江縣光霧山鎮彭家壩「石磨坊」農家樂的老闆郭意波從2019年開始,被招募參與沉浸式山水夜遊《夢境光霧山》的演出,扮演「巴山背二哥」,每月增收至少1500元以上。「白天當廚師,晚上當『群演』,又好耍又掙錢!」郭意波很滿意現在的生活。
「生態南江、康養聖地」「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到南江,深呼吸」……這樣的南江標籤正越來越多地被遊客貼上。由此帶來的,是全國各地遊客匯聚於此的人氣,是旅遊從業者忙碌的身影,是農家樂老闆開心的笑臉,是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滿足……走綠色發展之路,已經成為所有南江人的共識和堅守。
寬敞的水泥路直通入戶,自來水、天然氣、無線網絡應有盡有。在南江縣赤溪鎮西廂村村民嶽叢鵬看來,如今村裡的生活跟城市沒有什麼差別,而這一切的變化得緣於南江全域旅遊理念,讓西廂村從一個深度貧困村迅速實現向鄉村振興示範村的華麗轉身。漂亮別致的聚居點、山巔之上的千畝青錢柳、龍騰峽的激情漂流、樂趣橫生的稻田捉魚、九重山下的「流螢小築」、百年的清代石刻、千年的金絲楠古樹等等,可謂是百步一景、千步十色。
「過去發展經濟,大多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現在搞旅遊,首先要保護生態。」南江縣赤溪鎮黨委書記王樂表示,西廂村在發展旅遊的過程中,堅持不大開大挖,不破壞土地原貌。目前,西廂村已成為巴中鄉村旅遊的「網紅村」,全村人均年收入從300元增長至7000元。
截至目前,南江縣接待遊客475.9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42.8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5%、27%。同時充分發揮「天府旅遊名縣」品牌影響力,先後到澳門等地開展營銷推介,籤約落地了67個文化和旅遊項目,包裝儲備了23個總投資超百億元的重大文化和旅遊康養項目。(萬和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