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登封市的美景(一個你來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2023-06-15 16:52:24 3
登封市是河南省省會鄭州市的下轄縣級市,古稱陽城、嵩陽,位於中原腹地,中嶽嵩山南麓,登封歷史厚重、文化燦爛。中國第一個朝代夏朝定都陽城,即今登封告成,「登封」、「告成」則因公元696年武則天「登」嵩山,「封」中嶽,大功「告成」而得名,頒布詔書改嵩陽縣為登封縣,改陽城縣為告成縣。金代將兩縣合併為登封縣。
少林寺
少林寺,位於登封縣城西北13公裡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創建於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因此寺建於少室山麓的叢林茂密之處,故名「少林」。正如《說嵩》中所說:「少林者,少室之林」。少林寺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是漢傳佛教的禪宗祖庭,在中國佛教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被譽為「天下第一名剎」。因其歷代少林武僧潛心研創和不斷發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揚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說。
嵩山
嵩山,古稱「外方」,夏商時稱「崇高」、「崇山」,西周時成稱為 「嶽山」,以嵩山為中央左岱(泰山)右華(華山),定嵩山為中嶽,始稱「中嶽嵩山」。
嵩陽書院
嵩陽書院在河南省鄭州登封市嵩山南麓。創建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時,時稱嵩陽寺,至唐代改為嵩陽觀,到五代時周代改建為太室書院。宋代理學的「洛學」創世人程顥、程頤兄弟都曾在嵩陽書院講學,此後,嵩陽書院成為宋代理學的發源地之一。明末書院毀於兵燹,清代康熙時重建。嵩陽書院經歷代多次增建修補,規模逐漸形成,布局日趨嚴整。書院的建制,古樸雅致,大方不俗。嵩陽書院與河南睢陽書院(又名應天書院)、湖南嶽麓書院、江西白麓洞書院並稱我國四大書院。
三皇寨
三皇寨是一處懸掛於少室山腰的天然山寨。整個景區山體陡滑,山頂平寬。具有泰山之雄、華山之險、北恆之奇、南衡之秀等特點,以峰奇、路險、石怪、景秀聞名中原。因人們為了紀念人祖三皇(天皇、地皇、人皇)在嵩山一帶開天闢地之功而命名。
中嶽廟
中嶽廟,位於嵩山南麓的太室山腳下,距河南省登封市城東4千米。它背倚黃蓋峰,北依黃蓋峰,面對玉案山,西有望朝嶺,東有牧子崗,群山環抱,布局謹嚴,規模宏偉,紅牆黃瓦,金碧輝煌,總面積11萬平方米,為中州祠宇之冠,也是五嶽中現存規模最大、保存較完整的古建築群,也是河南省規模最巨、最完整的古代建築群。如此宏大而又幽雅莊嚴的廟宇在全國也是罕見的。
觀星臺
觀星臺建於元代,郭守敬以此為中心點觀測並推算出了當時世界最先進的曆法——《授時曆》,其精確度與現行公曆僅相差26秒,創製時間卻早了300年。
會善寺
會善寺始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期(公元471~499年),寺內現存元、明、清時期建築9座,是唐代天文學家一行和尚的出家修行之所,現存元代建築是當時(公元1279~1368年)最典型和珍貴的代表作。會善寺是佛教參與天文活動、參與中國古代宇宙觀演化史研究的代表人物僧一行的出家修行之所,是佛教與「天地之中」觀念代表人物的見證。
音樂大典
《禪宗少林·音樂大典》為大型文化演出項目,項目選址在距登封市西十公裡的待仙溝,距少林寺7公裡。由曾獲得奧斯卡原創音樂獎的譚盾提綱藝術總監和音樂原創;由成功策劃《印象·劉三姐》的著名策劃人梅元帥製作;廈門大學教授易中天任禪學顧問;少林寺方丈釋永信任少林寺文化顧問;著名舞蹈學家黃豆豆任舞蹈編導。
《禪宗少林·音樂大典》演出規模宏大,音畫一體,近600人的禪武演繹,少林僧侶的現場唱誦,春夏秋冬的景觀變化,直指心性的佛樂禪音,合成了中嶽嵩山輝煌的交響。每天晚上8:00的定時演出,成為中原文化旅遊的一大亮點。
還有許多好地方就不一一說了,登封走近她才知道她的美,只在手機上看看圖片視頻之類的,是感受不到太多的。歡迎朋友們來這裡走一走看一看,定保你不虛此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