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唐晶賀涵羅子君(我的前半生大結局曝光賀涵和羅子君在一起)
2023-06-15 09:33:31
文/心理諮詢師 文婷
最近被熱播電視劇《我的前半生》刷屏了,豆瓣評評分持續走高,收視率也衝破2個點。這是繼《歡樂頌》後又一部關於女性成長的話題的作品,以非常接地氣地給讀者描繪了婚後女人的百態,引發觀眾的無限共鳴。
雖然也有很多人在吐槽與原著出入太大,角色塑造不真實,比如現實生活中全職太太和職業白骨精怎麼會成為閨蜜,比如現實生活中哪有賀涵那樣的完美男人,但是我想說的是,無論是看劇還是生活,有時候別太較真。
儘管電視劇為了劇情的推動和發展,設置了一些我們不能接受和理解的情節,但是拋開我們個人的喜好,回歸到作品本身,我們會發現一切的發生都是那麼情有可原。在劇中對於某些片段的刻畫是那麼引發人深思,不禁讓人去思考婚姻的本質是什麼!
在羅子君遭遇婚變之後,決定找陳俊生談談,最後被陳俊生冷漠地拒絕了。
羅子君感慨:我真不敢相信,眼前這個冷酷到極點的人就是當初說愛你的那個人。
接著接踵而來的是羅子君的公公婆婆過來爭奪孩子的撫養權的那一刻,真有一種落井下石的感覺,看起來兩老好像是站在她這邊勸阻他們離婚,但其實質是為了爭奪孩子撫養權,那一刻看得很揪心,卻那麼真實。
婚姻對於女人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呢?或者說,人為什麼要結婚。
過去有很多關於醜小鴨變白天鵝的女性成長話題,往往給人一些誤導:男主和女主在歷經一系列困難後終於幸福地在一起,從此走向了美好幸福的生活。這似乎給了女人一種錯覺婚姻就是完美的殿堂,是女人的避風港。可經歷過的女人都知道,女人真正的痛苦往往開始於婚後的柴米油鹽醬醋茶。
很多女生追玩劇後覺得男人不可靠,男人的承諾就是一紙荒唐,婚姻對於男人來說就是卸妝水,卸下過往的濃情蜜意,留下最慘澹的真實!
其實這又陷入了極端化的錯誤,從男女大腦結構差異來看,男性的目的導向性的動物,他們的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轉換非常快,所以男性很容易就會達到高潮,而女性則恰好相反,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轉換特別慢。
這就決定了男人在戀愛中做一些事情時是具有目的性的,他的承諾也是如此,具有場景性,是為了他的目標而服務,比如把你娶回家。而女性的悲劇就是把具有短期性的承諾當成了終身的保障。
既然如此,為什麼又要選擇婚姻呢?劇中也有非常精闢的詮釋:結婚為什麼不就是人生不易、要找一個隊友同舟共濟嗎?從更深層次的心理分析來看,其實是為了對抗人與生俱來的死亡焦慮,從生走向死的路太漫長,兩個人攜手共進,總好過一個人。
再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來說,婚姻存在的本質是為了保護下一代,所以婚姻從某種角度來講是傳宗接代的工具。而女人在婚姻裡的需求又不僅僅如此,女人在婚姻裡除了基本的物質保障以外,還有愛、安全感等一系列的心理需求。
這也是我們為什麼常常聽到身邊的女孩子這樣發牢騷:我在你們家就是生孩子的工具嗎?
當女性的基本需求在婚姻裡得不到保障的時候,她會會外索求,比如發展自己的事業,因為這是維繫這段關係平衡最好的籌碼。
這也是唐晶所說的:兩個人在一起,走得快的那個人會甩下那個原地踏步的人,因為人的本能是希望能夠更多的探求生命的內涵和外延。
很多女人在了解婚姻真相後又容易走向另外一個極端,女人不能依賴婚姻,女人只能靠自己。於是很多女人秉承著「只能靠自己」的信念,成為職場白骨精。但這樣的女人又幸福嗎?
唐晶就是這樣的,她用力去追求她認為值得的,然而她似乎過得也不幸福。至少對於她的愛人,她永遠都是求而不得。
隨著劇情的發展,大家都知道,靳東飾演的賀涵最後選擇了羅子君,而不是唐晶。難道只是劇本設計的原因嗎?
其實我們可以理解,賀涵和唐晶很難走到一起,他們的關係像是一場博弈,他們永遠都不能發自內心去信任對方,對唐晶來說,她對於工作的渴望遠遠勝過對眼前這個男人的需要,她無法放下那些所謂的矜持、傲慢去看到眼前這個人。她更愛自己!
所以我們說,女人的前半生,經濟獨立是基礎,最重要的是人格獨立。
擁有獨立人格人能夠經歷這樣三個階段:依賴,獨立,互賴。
從依賴一個人走向獨立,並能在這份獨立裡找到自己存活的意義,而不僅僅是別人賦予你的意義,最後能做到信任對方依賴對方並給以對方依賴。這樣這段關係才是平衡的,很明顯,劇中的羅子君在經歷了婚變之後,開始成長,並且往這個方向去發展,即便是離著婚帶著孩子,身上仍然像是放著光一樣,吸引著賀涵,我想賀涵愛上羅子君的原因。最好的關係不是一場博弈,而是一場陪伴,讓我們能夠成為更好的自己。這也是為什麼羅子君會愛上賀涵的原因,是他讓她變成了身上閃著光的女人。
所以,戀愛也好,結婚也好,其實這都不是一段關係的終點,他們只是起點。就像是一場馬拉松,我們需要有很多很多小小的目標,在這些小小的目標上,讓自己實現從經濟獨立到人格獨立,源源不斷創造出對方對你新的喜歡和愛。
因此,女人應該這樣度過自己的前半生,從經濟獨立到人格獨立,讓自己身上閃著光!
建立了一個最靠譜的心理科學發射!
每天發射最科學、最有趣、最實用、最生活的心理學知識!
想知道心理學最神秘的技術?請點擊「了解更多」
查看心理學基地的秘密
想要了解更多,網際網路時代人們的心理變化,可以查閱《網際網路心理學》,作者趙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