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憂雜貨店電影王俊凱上映時間(解憂雜貨店原著精髓在房地產)
2023-06-25 23:52:59 1
文/馬慶雲
果然,不出所料,新年檔期,大家對王俊凱主演的電影《解憂雜貨店》一片批評。如果拋開原著小說,單看這部電影的陣容,真的是沒有任何可能成為爛片的。
導演韓傑。這位導演一直是我非常欽佩的「人民藝術家」。我堅持認為,王寶強主演、韓傑導演的《hello!樹先生》是中國近年來非常優秀的國產文藝片。而韓傑在導演上的造詣,應該是和《光棍兒》、《美姐》的郝傑並駕齊驅的。他們兩人,都能在中國最真實的鄉土環境中找到民族的悲憤所在。
再說主演,董子健、成龍、秦昊、郝蕾、李夢、成泰燊,不一而足,哪一位單獨拿出來,都不能說是沒有演技的,甚至於其中任何一位,都可以坐到演員的誕生導師席上去的。這種演員配比,可見郝傑導演是有野心的。當然,該片也有王俊凱、迪麗熱巴這兩位流量明星,電影出於票房考慮,用兩個沒演技的小孩子,也是有情可原。
但是,這麼好的陣仗,絕對不是兩個小孩子給毀成爛片的。不可否認,王俊凱和迪麗熱巴在該片的表演中還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解憂雜貨店》真正讓影迷發指的,遠不是誰的演技,而是電影根本不接中國地氣,根本就不是一個中國的故事,大家在那裡邊看不到最基本的真實。丟掉了中國本源鄉土,轉而去日本尋找一種超魔幻力量的韓傑導演,這次沒有成功。
有一種觀點認為,藝術沒有國界。但是,也有另一種截然對立的觀點,藝術無法超過國界,因此,最本土的,才能是最世界的。一個故事,只有放在特定時代的特定人物之中,才有其特定的藝術價值。像《hello!樹先生》,特定的時代環境便是中國最真實的當下鄉村生存狀態,特定的人物則是中國最真實的自然村民。在一個農村被拆遷為太陽城的大故事背景下,樹先生上演了一出魔幻的中國超現實主義。這個故事,就只能是中國的,沒法變成日本的。
同樣的例子,前些年,餘華的小說《許三觀賣血記》被韓國改編為同名電影,就味道全失。韓國的那部電影,也搞韓國建設初年的年代戲,但卻最終只能完成一個父子情深的橋段梗,沒辦法更深的接入時代了。作品無法跳出它自己所屬的人文環境而被其他環境所用。另一個例子,就更可恥了,創意寫作的嚴歌苓做編劇的電影《危險關係》,「抄襲」的是法國作品,有多噁心,大家可以看看。其實人家原著還是非常不錯的。
韓傑導演在《hello!樹先生》的最後,採用了巨大的魔幻超現實主義,來表現自己作為創作者本身的巨大悲痛感。尤其當王寶強身處手來試圖抓取什麼而又無所得的時候,漫天開始變為紅色。這種象徵味道,是言語所很難傳神表達的。韓傑之所以看重《解憂雜貨店》,很大原因,可能便在於,這部日本小說,也有一種魔幻的超現實主義。
《解憂雜貨店》原著小說作者東野圭吾。這位作家,在中國,對應起來,很像一些專門寫懸疑推理小說的二三流作家。他在日本的位置,也差不多如此。懸疑推理小說,重結構故事能力,在深刻的社會人文表達上,略遜風騷,所以,很難出一流的作家。在這方面,中日是相同的。東野圭吾在《解憂雜貨店》裡邊,也用到了魔幻的超現實主義。
他的故事,上來便是三個偷車賊進入一個老舊破廢的雜貨店躲避風頭,卻開始面對從幾十年前郵寄來的排憂信件,幾個人開始幫助別人做排憂解難的書信回答,從後門寄出,就能超越時空,被前人收到。小說接著就講了一個排憂解難做之心大叔的故事,並且把有憂愁的人的故事也正面寫了出來。最終,寫了一個要做陪酒女的人給雜貨店寫信,訴苦。這三個青年收到前人的信,最後告訴她,在什麼節點上買房子,在什麼節點上賣掉,換成股票,什麼節點上賣掉股票,什麼節點上開始做網際網路的生意,這樣才能賺錢。
這個陪酒女聽了他們的建議,開始依靠房地產發家致富奔小康,最終面對一批電腦,她決定帶領公司做黃頁,成了大富翁。嗯,東野圭吾要是接著編,就是讓這妹子做在線購物平臺了,呵呵。誰知,這個富翁妹子,其實就是現實中這三青年剛剛搶劫的人。三人在這種解憂雜貨店終於發現自我,認清自己的罪名,皆大歡喜了。
這個故事本身,在日本,也並不新奇。但是,對日本讀者來講,真正為之動容的,是他們剛剛過去的地產泡沫大震蕩。在上個世紀的八九十年代,日本的地產泡沫最終破裂,很多人因此從人生頂點跌入谷底。這成為日本剛剛過去的大時代。《解憂雜貨店》選取的,正是日本這個特定的時代背景故事。
因此,《解憂雜貨店》只能屬於日本,無法嫁接別處。中國根本沒有經歷過地產泡沫的破碎,也就根本談不上小說中的故事真實。韓傑和韓寒他們強行嫁接,最終出來的就是畫虎不成反類犬了。
電影《解憂雜貨店》的失敗,對韓傑導演來說,未嘗不是好事情。它至少告誡他,依靠一個舶來的模子,就想換取口碑,簡直是天方夜譚。中國導演,也只能立足中國鄉土最大的真實,去表現中國人民自己的喜怒哀樂,才能獲得藝術上的最大成功。不然,就是狗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