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強調三農問題有什麼意義(近年來農民劣根性)
2023-06-26 10:35:08 1
前幾年的時候,社會上有一句話很火,說「寧願坐在寶馬車裡哭,不願坐在自行車上哭。」說的是一些比較物質的女孩,過分追求物質方面,很可能會忽視自己的精神需求。而如今,很多農民都有這樣的想法,感覺農村什麼都不好,交朋友都要交城市朋友,只要呆在城市什麼都好,看不起農民,不想回農村,這種思想在很多年輕一代農民身上滋生,而且有蔓延的趨勢。
圖文無關,圖片來源於網絡
今天是正月十六,年味算是散去。今年回家過年,除了和父母家人團聚,也時不時去外面和親朋好友聚聚,坐在一起嘮嘮嗑,閒談甚多。
和一個朋友閒聊中,總會聽到朋友有這樣的話語。「農村發展真的不行,你看看人家城市?」「農民的素質真的很低,你看看人家城裡人,舉手投足間都是素養。」「我是沒錢,有錢的話打死我也不回農村。」「我現在交朋友一般都是和城裡人交朋友,我相信近墨者黑這個道理。」……等等。
朋友在說,我在聽。心裡很不贊成她的觀點。心裡忍不住在想,「既然城市什麼都好,市民有素養,你怎麼還要回農村?」「也許正是你有這樣的想法,你才一輩子離不開農村。」……。
圖文無關,圖片來源於網絡
其實,在很多新生代農民中,有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認為城市哪都好,哪裡都比農村好。一副寧願坐在城市哭,不願回到農村笑得架勢。而且這樣的想法,有擴大的趨勢。
針對這樣的現象,老農我在思考,是什麼原因會導致這樣現象的發生?有這麼幾點,和大家分享。
第一,拜金心理的滋生。
在市場經濟下,一切向錢看幾乎要成為人們辦事的標準。對於新生代的農民來說,絕大多數都是家中獨苗,家人的呵護,他們對於農村的人情世故了解很少。步入社會後,只有金錢才能滿足他們內心的無限欲望。
圖文無關,圖片來源於網絡
第二,城鄉發展的差距。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過去時候農民們都很貧困,但是每個人的幸福指數卻不低。而如今,物質的不斷豐富,農民們卻再也沒有能力讓自己感覺到幸福了。
城鄉發展差距、農民們彼此之間的發展差距,每個人都有向好的方向發展的渴望。現如今,城市不論是在基礎設施建設還是在人文關懷下,發展確實比農村發展要好很多。
第三,家庭教育的缺失。
記得小時候,父母對我常說的話有這麼幾句,「和同學朋友好好相處,別打架。」「尊敬師長,見到長輩要主動問好。」「每個人都不容易,能幫別人的時候要主動幫忙。」……
如今,這些教育真的已經缺失很多,有幾個學生還會上課脫帽?教育如此,培養的人必定如此。
當然,以上觀點僅是老農自身的一些體會感受,不足之處,還請各位讀者朋友批評指正!感謝陪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