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的主要節日有哪些?
2023-06-25 16:35:08 6
基督教是西方信仰基督教為主的人長期形成的一種文化,他們通常在禮拜天的時候舉行宗教活動,不管你是什麼人,只要信奉基督教,禮拜天都要去教堂做禮拜。那麼在基督教文化中還有哪些節日文化呢,一起來看看吧。
基督教主要的節日
主日(Lord's Day)
——亦稱「禮拜日」。基督教對星期日的別稱。《新約聖經》中:耶穌在安息日前一天(星期五)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死後第三天復活,於安息日後一日「復活」,即為主日,「主的日子」
降臨節(Advent)
——亦稱「將臨節」。自聖誕節前的四個星期的星期日起,至聖誕節止,為迎接耶穌的誕生和他將來的復臨這段時期。
西方教會年曆以降臨節開始。其中第一個周日被稱為「降臨節主日」(advent sunday),而最後那個周日被稱為「降臨節第四主日」。在這四個周日期間內,人們通常可以看到所製作的「降臨節花冠」,由木製或金屬制架上的四根蠟燭組成。
在降臨節的每一個周日會點燃其中的一根蠟燭。某些教會的教牧人員在這段時間內會穿象徵懺悔的紫色服裝。
聖誕節(Christmas)
——亦稱「耶穌聖誕瞻禮」、「主降生節」。為紀念耶穌基督的誕生,多數教會皆舉行。《聖經》中無耶穌當生日起的記載。公元4世紀,西方教會規定於每年12月25日守此節。東正教和其它東方教會由於曆法不同,其節日相當於公曆1月6日或7日。
基督徒在此節日舉行盛大慶祝活動。古羅馬人用青枝綠葉和燈火裝飾房屋,並向兒童和窮人贈送禮物。條頓人各部落又融入日耳曼人和克爾特人宗教禮儀,於是有張掛樹枝、團聚歡宴、燃燒柴木、品嘗糕餅、走親訪友等慶祝活動。英美國家在家中放聖誕樹,唱聖誕歌。火和彩燈的裝飾象徵溫暖和長壽;常青樹象徵不斷進取、奮鬥生存。
顯現節(Epiphany)
——亦譯「主顯節」。源於希臘文Epiphania,意指「耶穌曾三次向世人顯示其神性」。第一次誕生時,大星引領東方三博士前來朝拜,顯示出他是基督;第二次為開始傳道受洗時,「聖靈」如鴿子降臨在他頭上,顯示出他是上帝的兒子;第三次在參加迦拿城的婚宴時,將水變為酒,顯示出他的榮耀。
教會規定1月6日為顯現節日,天主教中是第一次顯現,故又稱「三王來朝節」;東正教和其他東方教會重視第二次顯現,故又稱「主領洗節」,因曆法不同,其節日相當於公曆1月18或19日。
你可能也也喜歡:
宗教文化:什麼是基督教
盤點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區別
基督教文化:什麼是基督教文明?
詳解:基督教文化面面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