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城市這十年(何謂海綿城市)
2023-06-09 15:24:39 6
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淨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
海綿城市的本質是解決城鎮化與資源環境的協調和諧。傳統城市開發方式改變了原有的水生態,海綿城市則保護原有的水生態;傳統城市的建設模式是粗放式、破壞式的,海綿城市對周邊水生態環境則是低影響的;傳統城市建成後,地表徑流量大幅增加,海綿城市建成後地表徑流量能儘量保持不變。因此,海綿城市建設又被稱為低影響設計和低影響開發。
1、海綿城市建設視雨洪為資源,重視生態環境。海綿城市建設的出發點是順應自然環境、尊重自然環境。城市的發展應該給雨洪儲蓄留有足夠的空間,根據地形地勢,保留和規劃更多的溼地、湖泊,並儘可能避免在洪泛區內搞建設,使之成為最大雨洪的蓄洪區、溼地公園、農業用地等,以減少城市內澇。與此同時,也保證了水資源的安全。
2、海綿城市建設的目標就是要減少地表徑流和減少面源汙染。要量化年徑流量控制率、綜合徑流係數、溼地面積率、水面面積率、下凹式綠地率等指標,指導城市生態基礎設施建設。減少地表徑流,就能減少面源汙染,這對水系水質保障和水質安全很重要。減少地表徑流,雨水就能就地下滲,這對地下水補充很重要。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講,海綿城市設計,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爭取雨水的就地下滲。
3、海綿城市建設將會降低洪峰和減小洪流量,保證城市的防洪安全。當城市面臨最大的降雨時,由於海綿城市有足夠的容水空間(溼地、湖泊、洪泛區、河漫灘、農業地、公園、下沉式綠地等)及良好的就地下滲系統,城市的防洪能力會更強,洪流量、洪峰都會大大降低,暴雨的危害性也會降低。
海綿城市,在不同尺度下的含義是不同的。海綿城市在小尺度的小社區和小區域的建設,是目前所提倡的海綿城市建設的理念、技術、設計,這也是美國所提倡的低影響開發的理念、技術、設計。但是,在中國,我們所面臨的許多城市內澇、防洪防旱、水資源安全、水生態安全,僅在小區、城區範圍的海綿城市建設是很難奏效的。我們必須在流域的尺度上、在水系整體打造的尺度上進行海綿城市建設,這些問題才能得以解決。
在城市規劃中運用多規合一,保證海綿城市建設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最大化。城市規劃要以海綿城市的設計理念為基礎,根據城市水資源情況、降雨規律、土壤性質等條件,確定城市的生態安全格局、生態敏感區、生態網絡體系,保證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城市的宜居性和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城市的發展應該重視產業規劃的功能落位到空間,確定城市不同空間的開發強度、土地使用性質、產業功能,並保留足夠的生態用地空間,最大限度地順應自然環境。海綿城市之於城市發展的意義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提高雨水下滲率,將雨洪蓄滯存儲,補充水資源;減少地表徑流產生的面源汙染,有利於水環境保護和水質改善;減小洪峰流量,延遲峰現時間;增加城市水面面積率、綠地率,豐富城市生態系統和生態廊道,增加生物多樣性,維持生態平衡,使城市得以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