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電影的冷暖對比(張藝謀徒弟這部)
2023-06-08 07:26:57 1
看完一部主旋律電影,觀眾竟然都眾口一詞:尺度大到難以想像。
你可能好奇,這部叫《掃黑·決戰》的電影到底拍了些什麼?
掃黑除惡——
工地碎屍,G員自盡,局長辦公室吊頂裡搜出500萬現金,全是駭人的炸彈級社會故事。
並且每一個案例還都來自真實案件,有原型可依。
《掃黑·決戰》劇照
觀眾不但看著熟悉,甚至還可能氣得發抖。
這正是導演呂聿來極其大膽的一次挑戰。
什麼是主旋律電影?
反映社會主流價值觀和主流意識形態的電影。
可能你不知道,《007》嚴格意義上也算是英國的主旋律電影,同樣的還有美國《碟中諜》,輸出的都是西方社會主流價值觀和形態。
因為過去國內主旋律電影製作考量的側重不同,長期以來中國主旋律電影被打上了一個不好看的標籤。
但,
誰說美國人能拍出《鐵面無私》,中國人就不能擁有《掃黑·決戰》。
《鐵面無私》
《掃黑·決戰》
我們先來看看這部尺度超大的商業級主旋律中國電影,都有哪些出彩的地方:
影片開篇就是暴力徵地,推倒農民辛苦耕作一年的玉米地。
這應該是中國人常常能聽到的新聞:
《掃黑·決戰》中,暴力徵地害死無辜村民,結果肇事者沒事,討公道的村民反而被關進了警察局。
這場戲有兩處讓人記憶深刻:
一是負責徵地的小流氓當著村民面燒毀他們上訪的舉報信。
看到的是絕望,人無路可走,也無處伸冤。
二是被關進警局的村民痛心疾首地說:再沒有人管,我們都會變成壞人。
看到的是絕境處的「吶喊」,點中《掃黑·決勝》這部電影的題眼。
而最後包工頭劉立軍被逼到家破人亡,走上綁架討薪的犯罪道路,則是好人變壞的預言印證。
到底多大的不公,能讓好人變成壞人?
答案是:當壞人偽裝成好人,隻手遮天的時候。
《掃黑·決勝》匯集了中國最好的一批實力派演員。
姜武和張頌文搭配出了新「文武」組合,再加上李倩 , 趙毅 , 焦剛,尤勇(已改名尤勇智),劉琳 ,白志迪 ,王麗雲等人。
但讓人略感意外,演技突破最大的,卻是一位來自非傳統實力派演員陣容的金世佳。
可能你印象裡的金世佳是這樣的:
《掃黑·決勝》中他長成這樣:
暴戾乖張,完全就是——
《這個殺手不太冷》裡加裡·奧德曼飾演的警察
以及《古惑仔1》裡吳鎮宇飾演的「靚坤」,兩大影壇變態角色綜合體。
不誇張地說,金世佳的這個角色,有著《蝙蝠俠黑暗騎士》中小丑一樣的作用,充滿了「無解」感,他並非是正義打怪的陪襯,而是不斷戲弄和挑戰正義的可怕對手。
他成了《掃黑·決勝》最主要的恐怖元素。
不止金世佳,曾在《大宅門》裡混不吝的趙毅,也演活了一個正義且爭議的包工頭劉立軍。
如果不看演員表,幾乎認不出這就是趙毅。
還有張頌文。
飾演魏河縣縣長曹志遠,一方父母官,實權極大責任也極重。
延續了張頌文演戲的一貫「毛病」——真實。
用廣東話講就是「貼地」。
2016年張頌文在婁燁電影中出演一位拆遷辦官員——唐主任。
可惜這副動圖沒有聲音:
當年有人看完《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直接在網上發起追問:哪裡找的官員客串?
像到發指。
這次《掃黑·決戰》,張頌文的表演同樣鬆弛自然。
最要好的同事被逼跳樓了,雨夜他對著遠方發呆,然後問秘書要來一根香菸插到一棵樹下,不舍地摸了摸那棵樹。
其實這段表演裡張頌文帶著一點做作和不自然,但就是這個做作,反而體現了他演技的卓群。
因為當最後謎底揭曉的時候,我們才明白什麼叫做毫米級的表演細節。
聊這部電影,不得不提導演呂聿來。
演員出身,曾在顧長衛電影《孔雀》中飾演了張靜初角色的弟弟。
因為這張高級電影臉,他還被張藝謀相中,又出現在張藝謀執導的2006年坎城賀歲短片中。
做導演後,呂聿來也頗受顧長衛和張藝謀提攜,從兩位「師父」那裡偷師不少。
《掃黑·決戰》大膽的色彩使用,頗得老謀子真傳。
對《掃黑·決戰》來說,呂聿來最大的貢獻還是將一部主旋律電影拍出商業範。
開篇——壞人對正義的侵蝕,打破平衡。
接著,代表正義的力量登場,姜武飾演的警探宋一銳統領相互不認識,但能力設定不同的幾個隊員開始組隊執行消滅壞人的任務。
然後故事發生轉折——不但發現案子破不了,自己也被栽贓陷害,等待他們的很可能是身敗名裂。
接下來出現新的人物,結識新的「戰友」,逐漸峰迴路轉。
最後就是重新回歸的正義一方與邪惡勢力展開對決。
非常工整的好萊塢商業片結構。
此前吳京(《戰狼》)、林超賢(《湄公河行動》)曾為主旋律影片的「好看口碑」扳回一局。
但《掃黑·決戰》題材無疑更敏感,尺度更大。
片中有句臺詞:「我們掃除的是黑惡勢力,淨化的是政治生態。」
此前《掃黑·決戰》的名字就叫做《掃黑·兩面人》,「兩面人」一詞曾是國家監委網站與《咬文嚼字》編輯部2018年度十大反腐熱詞之一,指:臺上講廉政,臺下猛撈錢。
導演呂聿來很好完成了主流價值觀輸出和商業電影精彩程度之間的平衡。
全程無尿點,刺激夠精彩。
作為一個80後導演,我們可以把這當做是以他們為代表的新生代導演一次大膽嘗試,或者野心。
讓更多人認同我們的價值,首先要做到讓更多人愛看和有機會看到。
顯然新生代導演更自信,也更懂觀眾的需要。
誰說只有美國FBI可以在全世界大銀幕上主持正義,在像呂聿來這樣的導演手裡,未來中國的警察們也有機會登上「鐵王座」。
《掃黑·決戰》開了一個好頭。
文/紅豬看電影編輯部:卡朋不喝酒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