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製造關鍵技術對智能製造影響(智能製造的定義)
2023-05-29 13:07:38 1
智能製造關鍵技術對智能製造影響?國內對「智能製造」的定義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15年智能製造試點示範專項行動」中,智能製造定義為基於新一代信息技術,貫穿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製造活動各個環節,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優化自決策、精準控制自執行等功能的先進位造過程、系統與模式的總稱具有以智能工廠為載體,以關鍵製造環節智能化為核心,以端到端數據流為基礎、以網絡互聯為支撐等特徵,實現該智能製造可以縮短產品研製周期、降低資源能源消耗、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質量,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於智能製造關鍵技術對智能製造影響?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智能製造關鍵技術對智能製造影響
國內對「智能製造」的定義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15年智能製造試點示範專項行動」中,智能製造定義為基於新一代信息技術,貫穿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製造活動各個環節,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優化自決策、精準控制自執行等功能的先進位造過程、系統與模式的總稱。具有以智能工廠為載體,以關鍵製造環節智能化為核心,以端到端數據流為基礎、以網絡互聯為支撐等特徵,實現該智能製造可以縮短產品研製周期、降低資源能源消耗、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質量。
再看美國和德國——
美國「智能製造創新研究院」對智能製造的定義是:智能製造是先進傳感、儀器、監測、控制和過程優化的技術和實踐的組合,它們將信息和通信技術與製造環境融合在一起,實現工廠和企業中能量、生產率、成本的實時管理。
從智能製造創新研究部門對智能製造給出的定義和智能製造要實現的目標來看,傳感技術、測試技術、信息技術、數控技術、資料庫技術、數據採集與處理技術、網際網路技術、人工智慧技術、生產管理等與產品生產全生命周期相關的先進技術均是智能製造的技術內涵。智能製造以智能工廠的形式呈現。
德國曾經在漢諾瓦工業博覽會上提出「工業4.0」戰略。「工業4.0」的內涵就是數位化、智能化、人性化、綠色化,產品的大批量生產已經不能滿足客戶個性化訂製的需求,要想使單件小批量生產能夠達到大批量生產同樣的效率和成本,需要構建可以生產高精密、高質量、個性化智能產品的智能工廠。
工業4.0的另一個內涵是分散網絡化和信息物理的深度融合,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強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轉變。目標是建立一個高度靈活的個性化和數位化的產品與服務的生產模式。
智能製造五大關鍵技術
1.識別技術
2.實時定位系統
3.信息物理融合系統
4.網絡安全技術
5.系統協同技術
實現智能製造的意義
第一,對現有的製造業的提升,包括縮短開發周期、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等。採用虛擬製造技術可以在產品設計階段就模擬出該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從而更有效,更經濟、更靈活的組織生產,實現了產品開發周期最短,產品成本最低,產品質量最優,生產效率最高的保證。
第二,智能製造將會推動製造業發展出全新的製造模式,包括柔性製造、生物製造、綠色製造、分形製造等。柔性製造追求的是定製化,這種以消費者為導向的,以需定產的方式對立的是傳統大規模量產的生產模式。
第三,通過智能製造的推進,將會有石油石化智能成套設備、冶金智能成套設備、自動化物流成套設備、智能化食品製造生產線、智能化紡織成套裝備、智能化印刷裝備等一大批智能製造裝備形成產業,加快這些產業的發展,加速普及市場應用,就能夠形成一個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