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源氏物語啟發的作品(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寫實小說)
2023-06-10 10:52:27
《源氏物語》的作者是日本平安時代(794~1192年)的著名女作家紫式部(約973~1015年),紫式部本姓藤原,字不詳。日本古代婦女沒有名字,紫式部只是後人在她的作品上加題的名字。因其長兄任式部丞,而當時宮中女官往往以其父兄的官銜為名,以顯示身份,所以稱為「藤氏部」,後來由於她所寫的《源氏物語》中女主人公紫姬為世人傳誦,所以改稱為「紫式部」。

紫式部出身於中等貴族,極富才情,其祖父等輩及兄長都是當時有名的歌人,父親長於漢詩和歌,對中國古典文學有很深的了解。紫式部自幼隨父親學習漢詩,熟讀中國古代典籍,她不僅對白居易的詩有很深的造詣,而且還十分了解佛經和音樂。紫式部後來家道中落,曾給一個官吏做過小妾,丈夫去世後,依賴父兄生活,寡居10年,後來進宮做 彰子皇后的侍讀女官,《源氏物語》就是她寫給皇后供天皇消遣的讀物。
宮廷生活的親身體驗為她的寫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這部小說描寫了平安時代日本的風貌,揭露人性和宮廷鬥爭,反映了當時婦女的無權地位和苦難生活。「源氏」是小說前半部男主人公的姓,「物語」意為「講述」,是日本古典文學的一種體裁,類似於我國唐代的「傳奇」。全書共54回,近百萬字。故事涉及4代天皇,歷70餘年,描寫了400多個人物,其中形象鮮明的有二三十人,以上層貴族為主,也有下層民眾。
全書以源氏家族為中心,上半部寫了源氏公子與眾妃、侍女愛情生活;後半部以源氏公子之子燻君為主人公,描寫了複雜的感情糾葛。小說具有濃鬱的中國古典文學的氣息,行文典雅,很具散文的韻味;引用白居易的詩句達90餘處,並多處化用《禮記》、《戰國策》、《史記》、《漢書》等中國古籍中的史實和典故;被認為是日本的《紅樓夢》。
現在流傳的《源氏物語》已經不是原版,在歷史上有多個古抄本,可信度較高的是所謂的「青表紙本」和「河內本」。前者由鎌倉初期的藤原家定整理編訂,後者是源光行、源親行父子整理編訂的。《源氏物語》在日本開啟了「物哀」的時代,後來的日本小說受其影響,明顯帶有一種淡淡的哀傷。川端康成在接受諾貝爾獎時所做的講演中就說過,《源氏物語》是日本小說創作的最巔峰,連他自己也不能與之相比較。儘管其中有自謙的成分,但也確實反映了《源氏物語》在日本文學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