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談節儉議論文
2023-07-01 05:58:28 1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小編整理了高中談節儉議論文,歡迎欣賞與借鑑。
20XX年高中談節儉議論文一:
勤儉節約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甚至是整個人類。古人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勤儉的本意是:能夠不用的資源就儘量不用,能節省的就不要奢侈,但現在的許多人都把這種美德看為吝嗇。
在公共場所,我經常看見有些人,洗完手後沒關水龍頭,我便上前去請他們關掉。可他們卻滿不在乎,說:「怕什麼,反正這水費低,再說了,這水費又不要我出錢。」聽了他們的話,我才明白,原來,現在的人看重的是水費,而不是水資源本身。水費貴就節約,水費便宜就浪費,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人們已漸漸的忘卻了勤儉和節約。
古今中外勤儉節約的故事不勝枚舉。朱元璋的故鄉鳳陽還流傳著四菜一湯的歌謠:「皇帝請客,四菜一湯,蘿蔔韭菜,著實著香;小蔥豆腐,意味深長,一清二白,貪官心慌。」朱元璋給皇后過生日時,只用紅蘿蔔、韭菜,青菜兩碗,小蔥豆腐湯,宴會請眾官員。而且約法三章:今後不論誰擺宴席,只許四菜一湯,誰若違反嚴懲不待!毛澤東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極為簡樸。一件睡衣竟然補了73次,穿了20年。經濟困難時期,他主動減薪、降低生活標準,不吃肉、水果。還有雷鋒、格朗臺、嚴監生等這些偉人在勤儉節約方面為國人做出了表率。
皇帝偉人都如此節約,而我們現在呢?現在,有許多餐館都非常的浪費。客人們為了擴大排場,只有幾個人,卻要點一滿桌子的菜。客人們吃飽後,卻有一大堆菜沒吃完,沒辦法,只好全部倒掉。這樣,既浪費了錢財,又浪費了糧食。
大家都知道,巴西是全世界水資源最豐富的地方之一,但當地人民還是很節約,用完水會很自覺的把水龍頭關上,也沒有人接一盆水,實際只用一半,另一半白白流失的情況,水龍頭壞了也會及時的修理。還有,在英國的一些學校新發的課本只準用鉛筆寫名字,在書上也不能寫其他的東西,還要保存完好,如過違反任意一條,都要處罰並買一本新的給學校,這種做發是為了讓下一界學生接著用,做到儘量少浪費紙資源。
節約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一滴水、一張紙、一度電,司空見慣。但是這一點一滴慢慢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數字也慢慢增加,不久後,這數字一定大得驚人。任何資源,它是有限的,如果我們每人都浪費一點,長年累月之後,可能就不復有存在了!
現在的全球變暖就是體現浪費最好的例子,那我們該怎麼做呢?就我而言,我有以下辦法:一、用完水龍頭、電器以後及時將其關閉。二、印表機的紙最好把兩面都用上,用過的紙還可一留下來打草稿。三、送家人的禮物最好不要買包裝華麗的,偶爾還可以自己做。四、澆花時,把花盆放在另一個大盆裡,以防外漏。五、水用完了還可以二次利用,比如:洗臉水可以衝廁所、淘米水可以澆花。六、出門時,天不黑又是晴天時儘量少開車。七、吃東西是能吃多少要/做多少。八、不與別人攀比物質上的東西,儘量用物美價廉的。
在我們學習語文時都接觸到不少關與勤儉節約的詞,比如:積少成多、集腋成裘,和一些名言佳句:由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欲求溫飽、勤儉為要。還有一句流傳千古的詩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都體現了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把它牢記心頭!
20XX年高中談節儉議論文二:
人類社會總是不斷發展,物質生活也日益豐富,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觀念也在不斷變化,這是無庸置疑的事實。但這與提介切儉並不矛盾,講節儉就是要珍惜人類有限的資源和人類自身的勞動成果,就是要從我們先輩的優良傳統中吸取艱苦奮鬥的精神。
毛澤東的節儉生活
電視紀錄片《毛澤東》有這樣一個鏡頭,毛澤東的保健醫生拿起一條毛澤東生前用的毛巾毯,上面滿是補釘。他說他曾多次勸主旗幟換條新的,都被拒絕了。這是毛澤東真實生活的寫照。毛澤東在延安時穿的一套舊軍裝洗得發白,補釘就有16塊。他的一雙舊拖鞋,鞋底都出了洞,鞋幫綻了線,縫補好繼續穿。
他曾說:「一條毛巾毯我換得起,但共產黨人艱苦奮鬥精神丟不起。」
徐特立的《粉筆詩》
徐特立,字師陶,湖南長沙人。無產階級革命家,教育家。有《徐特立教育文集》傳世。他注重品德修養,平生儉樸。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師範學校當校長時寫過一首《粉筆詩》抄在黑板上,公布在校園裡:
半截粉筆猶愛惜,公家物件總宜珍。 諸生不解餘衷曲,反為餘是算細人。
他在每天巡視全校時總是把別人拋棄的粉筆頭撿起裝在口袋裡留給自己上課用。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師範(又稱稻田師範)的幾年裡,差不多沒有用過一支新粉筆。有些學生不理解,反而覺得他太「小氣」。因此徐特立特寫詩教育學生。
馮玉祥誇獎佟麟閣
馮玉祥,字煥章,安徽巢縣人。行伍出身,曾先後任北洋軍旅長、師長,陝西、河南督軍,國民軍總司令,國民黨第二集團軍總司令,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副委員工長等職。他雖身居高位,但生活儉樸。
1932年10月,他從山東泰山到張家口,找他的老部下佟麟閣(佟當時任察哈爾省警務處長兼張家口公安局長),商討組織抗日同盟軍的問題。因為馮突然而至,佟夫人未作準備,問如何接待馮玉祥。佟麟閣說:「還是老樣小米麵窩窩頭,外加大蘿蔔鹹菜招待他。」馮玉祥吃得很香。誇獎佟麟閣說:「你不愧是我的好部下,做了大官還沒丟農民的本色。
列寧的大衣
弗拉基米爾伊裡奇列寧,俄羅斯人,是世界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和領袖。儉樸伴隨著他傳奇的一生。當時人們經常看到他穿一件退色的舊大衣。在這件大衣上還留有三個彈孔。
1918年,列寧就穿這件舊大衣,去工廠演說,遭到反對勢力的刺殺,在大衣上留下三個彈孔。傷愈出院後,他謝絕更換新大衣,將舊大衣補了再穿,一直穿到他1924年1月逝世。
他的格言:「節約每一分錢,為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