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菏澤有什麼好玩的景點(山東省菏澤市10個景區景點你去過了嗎)
2023-07-01 09:00:44 1
菏澤市位於山東省西南部。地理位置介於東經114°48¹―116°24¹,北緯34°39¹―35°52¹之間,與蘇、豫、皖三省接壤。南北最長距離157公裡,東西最寬距離140公裡,總面積12239平方公裡。因境內古時有菏山,故稱連接古濟水、泗水之間的一片藪澤為「菏澤」,以山而得名。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曹州升為府,設立附郭縣,命名為菏澤。
1,曹州牡丹園
位於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牡丹辦事處,緊靠220國道,建於1982年,是目前世界上品種最多,面積最大的牡丹園,集中了曹州牡丹傳古至今的發展成果,是曹州牡丹觀賞、旅遊、生產、科研中心。園內牡丹100餘萬株,800多個品種,間植芍藥、碧桃、夏蓮、秋菊、臘梅、月季、玫瑰等數百種花木,競相比美。
2,古今園
位於菏澤城區東北部,距城區1.5公裡。由明朝洪武年間王猛創建,清乾隆年間王孜誦捐資重建,清末王愈昌再次重修。民國年間被曹州府軍門張培榮霸佔,改名「軍門花園」。1958年重建花園,建了門樓和花亭,編制了松坊、松獸等,改名為「古今園」,取歷盡滄桑,閱古歷今之意。
3,曹州百花園
原名「萬花村」,現為國家AA級旅遊景區。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園內面積100餘畝,培植精品牡丹20萬餘株,觀賞芍藥10萬餘株,擁有牡丹、芍藥種苗繁育基地2300餘畝,是「中國牡丹城」的主要牡丹精品園之一。
4,冀魯豫邊區革命紀念館
位於菏澤市區的趙王河畔,現為國家AA級旅遊景區,於1998年4月奠基興建,2000年5月建成開館。佔地198畝,建築面積11700多平方米。
紀念館以體現菏澤地域特色為立意,通過實物造景傳達文化含義,是一處具有極高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的紅色旅遊景點。可讓更多的人了解冀魯豫邊區的革命歷史,是山東省著名的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
5,水滸好漢城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集鄆城縣衙、晁家莊等原汁原味的古代建築群和宋江武校的武術教學與交流,以及狗娃藝術團的武術舞蹈、水滸情景劇表演於一體的綜合性人文景觀,包括水滸文化博物館、宋江武館、九天玄女廟、鄆城酒樓、及時雨茶樓、孫二娘客棧、古箏坊、大刀館、忠義廟、烏龍院、寅賓館、明倫堂、明清戲樓等十幾個景點,北方傳統四合院和浙派、徽派的古代建築薈萃,雕梁畫棟勾心鬥角,令人賞心悅目;狗娃的精彩表演和重二百多斤的狀元大刀絕技,使人倍感震撼;而深藏在每一棟房屋裡的水滸英雄的傳奇故事,則令人浮想聯翩,流連忘返。
6,曹州書畫院
始建於1985年10月,佔地面積1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9000多平方米,是集書畫研究、創作、展覽、交流、收藏為一體的文化事業單位,目前為是全國地市級規模最大的畫院。
院內建築既有傳統的民族特色,又有現代的園林風格;既有藤廊、亭臺、假山、噴泉、千字文石刻壁,又有松竹鬥奇、百花爭豔的幽雅景觀,宜書宜畫。東西兩大展廳,面積900多平方米,先後承辦、舉辦各種展覽400多場次,成為集多功能於一體的文化藝術殿堂和書畫活動的中心。
7,青年湖公園
似一顆明珠,鑲嵌在菏澤城的西南端。現存的150餘畝水面,為歷史上築城取土所形成. 這裡遠離鬧市,環境清幽,西南兩面城堤環護,綠樹掩映,風景宜人。經1978年以來幾年初期施工, 現已建起小碼頭、佳景亭、湖心橋等一批基礎設施和景觀吸引了本地和外地的遊人,按照總體規劃,完全建成後的青年湖公園佔地 500餘畝,湖上曲亭迴環,亭閣相連,湖中築人工島,建園中園,沿湖錯落分布遊泳池、遊樂場、旱冰場、 月季園、北方水鄉等。巧施精雕,人工天成薈於一體,模山範水,南北風光盡收眼底。是一個集娛樂、休閒、垂釣的好去處。
8,曹州武術館
是國家教委、體委批准認可的一所大型規範化、軍事化教武育人的訓練基地。本館指導思想是:「以文保武」,「以武促文」、「以質量求生存」,「以信譽求發展」以法治館,以德育人,培養「四有」人才,以傳授和發揚中華武術為已任。
9,唐塔
又名觀音浮屠,原觀音寺塔,該塔為八稜四門樓閣式磚塔,原高七級,現為四級,據考為五代時建。塔周碧水環繞,岸邊綠林垂蔭,夏日晨昏,上千隻雲燕翔集,繞塔飛鳴,朝暉夕陽,綠樹燕影與巍巍古塔在碧水中交相輝映,宛如一幅古樸的風景畫。燕叫聲聲,婉轉入耳,陡增清新怡然之情,使人流連忘返,其為古代鄆城十景之一。
10,百壽坊.百獅坊
俗稱張家牌坊,坐落在單縣城內張牌坊街東端.他修建於1778年(乾龍43年),是朝廷為文林郎張樸妻朱氏而建造。牌坊高14米,寬9米,4柱3間5 樓,歇山頂,正中車馬道,兩側分設人行道。此坊刻有 100隻形態各異的獅子,故名百獅坊。另外還雕有雲龍、 大象、牡丹,皆維妙維肖,栩栩如生。8根夾柱分雕獅、龍,每根立柱透雕4條姣龍,正中上下牌坊、兩側牌坊及「聖旨」 扁的四周均鏤空透雕二龍戲珠正中牌坊透雕穿枝牡丹,寓意「富貴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