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權謀神作推薦(文學打底現實為核)
2023-06-28 13:40:47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8日訊 電視劇《經山歷海》3月23日在央視一套黃金時間放映,目前已經迎來了大結局。這部改編自山東作家小說,在山東立項、取景的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塑造了一批經典的基層黨員幹部形象:吳小蒿、賀豐收、周斌……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物演繹出了基層黨員幹部、群眾間有溫度的故事,不僅展現了山東鄉村振興縮影的徐徐畫卷,同時也反映出脫貧攻堅同心奔小康的宏大主題。下面跟隨記者的視角,看一下這部講述基層黨員故事的電視劇何以播出以來收視率穩居同時段前三,市場份額穩定在4%以上?
《經山歷海》自播出以來,一直保持著絕佳成績。這部劇讓螢屏前的電視觀眾尤其是基層黨員幹部「欲罷不能」「回味無窮」,日照市五蓮縣洪凝街道紅泥崖村黨支部書記張守英:「看到這部電視劇就能看到我們五蓮眾多基層扶貧工作者熟悉的身影,也讓我深受鼓舞,因為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見證了村民從生活艱苦到現在的日子。」
《經山歷海》故事圍繞鄉村展開,將鏡頭投向了基層黨員幹部,導演楊亞洲通過藝術手段將不同類型的真實故事糅合到一整部影視劇中,用文學打底、影視藝術做外衣,緊緊抓住現實主義的核,創作前期主創團隊歷時大半年、走訪了山東省內100多個模範村鎮和基層幹部。楊亞洲表示:「我們拍現實題材的東西,要經得起現實生活當中大多數老百姓的檢驗,是不是真正反映我們今天新農村的生活。」
片頭嘹亮的嵐山號子就取自日照的嵐山頭街道,這裡的小漁村官草汪居就是該劇重要拍攝地之一,村「兩委」成員宋大鵬說,片頭的號子聲就是現實照進藝術的印記,「當時劇組在我們村將近一個月的時間,了解我們村漁民的生活習慣及海上的生產方式,今天看到了我們村在劇中的影子。」
《經山歷海》改編自山東作家趙德發的小說《經山海》,講述了山東基層黨員幹部的故事,山東鄉村的「煙火氣」在劇中隨處可見。趙德發告訴記者:「我首先想到要把故事發生地放在日照,進一步想寫一個海邊的鄉鎮,再進一步就想到要寫鄉鎮女幹部,慢慢的吳小蒿的形象就出來了,她的同事一個個出來了……」
吳小蒿是劇中楷坡鎮的副鎮長,初上任就背上了「石屋村搬遷」和「安瀾村安全事故」兩座大山,日照市東港區臥龍山街道黨工委書記柴仕曉一直是追劇大軍中的一員,作為原型人物之一,她對女主角有天然的親近感:「對吳小蒿是有一個了解,因為很多時候、很多的經歷我們都是相似的,非常認真、對工作非常執著,而且她非常熱愛這份工作,有特別多共鳴。」
「5 2」、「白 黑」,這是對基層黨員幹部工作的真實寫照,日照市五蓮縣於裡鎮黨委書記高曰英感慨:「那麼真實,那麼平凡,卻又觸動我們每個人的內心,就好像看到了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我們,真的很感動。」
出品人張小紅說,劇中人給予的感動源於用腳走出來的真實故事,這也給她提供了創作的「興奮點」:「越是採訪越見了很多基層的幹部和黨員,越是覺得我們肩上責任特別重,一定要把這一段的故事,把共產黨員的狀態表現出來。」
有血有肉有溫度的基層黨員幹部的「經山歷海」,給這部劇所有的參演人員打上了「烙印」。導演楊亞洲說:「所有的演員『經山歷海』,但是我覺得又何嘗不是對我們每一個創作者通過《經山歷海》也是一次心靈上的洗滌和晾曬。」
劇中楷坡鎮的安瀾村、石屋村…… 現實中的紅泥崖村、官草汪居…… 既有「山」又有「海」,山海之間濃縮的是山東整個鄉村。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王一川:「如果說『山』更代表儒家的文化精神,那麼『海』可能就更靠近『兼濟天下』,綜合了山東齊魯文化的傳統精神,在整個戲裡體現出來了。」
能給來自北京的團隊、專家留下這樣的山東鄉村印象,也正是作家趙德發想要看到的:「看了這部戲,更加關注鄉村,關注鄉村幹部,關注以吳小蒿為代表的鄉鎮幹部群體,感受這種改變中國的強大力量。」
閃電新聞記者 盧怡婷 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