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世界小時候看過的科幻電影(我們還看電影嗎)
2023-06-28 21:08:37 5
「電影已死」這個說法,仿佛浪潮一般,每時每代都曾出現過,又在一部部偉大電影中喑啞。現代的我們,又哪裡想得到,有聲電影、彩色電影的出現,也曾被斥責將會毀掉電影這一藝術形式呢?
電影與其他藝術不同,它依賴於技術的進步,或者說,它本就是技術進步的結果。音樂,只要歌喉,或者擊打撥動的震顫;繪畫,以地為畫布,以石木為筆……自人進化為人的那一刻起,就誕生了。但電影不行。回首電影的發展史,就是人類科技應用史,與生存無關、與美有關的科技應用。
在當下,儘管電影技術日益進步,但蕭條的海內外電影市場無一又像在觀眾眼前提起,「電影已死」之說,或許過於沉重,但卻也不禁問一句,「你多久沒看電影了?」
那麼,在更遙遠的未來,我們還看電影嗎?
科幻小說《明日築夢師》說,看,未來我們還看電影。我們比現在更需要電影,即使書中只有兩種——靠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內啡肽的「感官電影」和填補虛假記憶、彌補遺憾的「憶影」。哪一種,都有著嚴重的副作品,卻無人可以逃離。因為能全身心地逃避現實,只能靠它們。
很少有科幻小說會著眼於「電影」,或者說「藝術」。好像大部分科幻小說中,科技的進步,無外乎為了幾點,更好的生活,比如飛在空中的汽車;更廣闊的土地,比如走向星辰大海……藝術仿佛不重要,或者只是背景,徒為點綴。在冷硬的科技爆炸的未來裡,藝術並不能提高生存的上限,也不能徵服哪一顆星球。
《明日築夢師》的作者也明白,所以在書中,尋找的是人類大腦內部的星辰大海。
電影是什麼?是看到他者的世界。所以《明日築夢師》設計了末日結束後的世界,所有人生存在抗輻射的玻璃罩子裡面,不能走出去看山河萬象,也沒什麼可看。只有電影,能讓人看到別處的風景,哪怕是虛假的,哪怕是人工刺激下的多巴胺、內啡肽。。
電影是什麼?是情緒積攢的高峰,淚或歡笑皆有。所以《明日築夢師》設計了以他人記憶為素材的「憶影」,觀影的同時,大腦能清楚體驗到其中切實的悲歡離合。
電影是什麼?
書中,有一句話,任我看完後許久,仍在我腦海中徘徊。
「所謂的『自我』,究竟來自真實的經歷,還是它與虛擬經歷的集合體?如果他刪去了我喜歡的影片,我熱愛的音樂,我讀過的書籍,那麼隨之萌生的夢想、觀念、情感,是否也已消失殆盡?」
在我們不知不覺中,那些虛構的作品,勾連起我們真實情感的作品,也構成了我們真實的一部分。
或許,這就是電影的意義。
未來,我們還看電影嗎?
你說呢?#紫焰小說讀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