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經濟社會發展現場觀摩(菏澤市鄆城縣提升城市品質)
2023-06-30 20:44:54 1
記者 周千清 實習生 李可
9月28日,在菏澤這十年·鄆城主題發布會上,鄆城縣委副書記蘇懷光對鄆城縣城市建設取得的顯著成績以及亮點做法進行了介紹。
蘇懷光說,鄆城這些年變化最大、亮點最多,值得濃墨重彩記上一筆的就是新型城鎮化建設。
鄆城縣作為全國首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縣,縣委、縣政府在歷屆班子打下的堅實基礎上,紮實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城區規模、人口較十年前均翻了一番多,城鎮化率達到50.7%。
一是定思路,始終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試點之初,鄆城縣堅持把「以人為本」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將國家新型城鎮化、投融資體制改革、返鄉創業和省中等城市培育等試點一體規劃、融合推進,委託同濟大學等高等院所高標準編制了《鄆城縣新型城鎮化規劃》等一系列制度文件、行動方案,真正以一流的標準規劃城市,以藝術家的眼光設計城市,以園林專家的品位擘畫城市。
二是謀創新,生動詮釋「惟改革創新者勝」。新型城鎮化最大的制約因素就是資金,靠地方財政根本不可能解決。鄆城縣充分解放思想,主動改革創新,在投融資體制改革上,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上打開了突破口。通過推行PPP模式、發行城投債、搭建平臺等融資新模式,累計吸引投入各類建設資金300多億元,密集實施了400餘項城建重點工程,新一中、新博物館、新體育中心等一大批公共服務設施建成投用,城市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三是優環境,堅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多年來,鄆城縣始終把生態文明思想融入城市建設各方面、全過程,做精做美了「水、綠、花、文」四篇文章。①做足「水」的文章,打造水上鄆城。實施城區水系生態治理工程,創建了躍進河、宋金河等3條城市生態景觀帶和7條綠色發展軸,城區近半現代化小區濱水而建、臨水而居,城市充滿了靈氣。②做足「綠」的文章,繪就生態畫卷。紮實開展「綠滿鄆城」專項行動,建設城市公園27處,綠地面積達到1800多萬平方米,綠地率、綠化覆蓋率分別達到37.5%、42.4%,打造了「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城市「5分鐘出行圈」。成功創建國家園林縣城。③做足「花」的文章,扮靚城市顏值。堅持「一路一彩、一路一景」,廣泛栽植各色觀賞花卉,點綴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形象。如今的鄆城,「人在花中走,車在林下行」已成為廣大市民美好生活的生動寫照。④做足「文」的文章,彰顯城市底蘊。鄆城是菏澤第一個、山東第十三個「千年古縣」,文化底蘊豐厚。
四是夯基礎,充分彰顯「群眾說好才是真的好」。圍繞破解困擾市民多年的「髒亂堵」城市病,鄆城縣以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縣城創建為抓手,常態化、制度化開展環境衛生提升「百日會戰」、門頭牌匾規範治理等十大專項行動,穩妥高效完成「三小車輛」專項治理。特別是圍繞提升市民滿意度,緊盯城市建設問題短板,在「作風建設年」大框架下,紮實開展了城區雨汙分流治理、交通秩序綜合治理等攻堅行動,累計建成城區道路197公裡,鋪設雨汙管網340公裡、供熱管網490公裡,新完成清淤管網近百公裡,解決錯接亂接點300餘處,縣綜合交通樞紐建成投用,城鄉公交一體化達到省5A級標準,治汙、治淤、治澇、治髒、治亂、治堵取得了明顯成效,群眾滿意度、幸福感大幅提升。
下一步,鄆城縣將以鞏固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成果,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縣城為發力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