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腎功能不全可以逆轉嗎(慢性腎功能不全可以相互轉換的3種結局)
2023-07-01 00:00:55 1
周遜 腎內科主任醫師
慢性腎功能不全,又稱慢性腎功能衰竭,簡稱慢腎衰,是指各種原因造成的慢性進行性腎實質損害,導致腎臟不能維持其基本功能,臨床上可出現各種各樣異常表現,如代謝產物與毒素瀦留,水、電解質與酸鹼平衡失調,以及心血管、呼吸、消化與血液系統等多系統受累。
說到引起慢性腎功能不全的原因或病因,很多腎病都是,原發性腎小球疾病(如IgA腎病與膜性腎病)、繼發性腎小球疾病(如狼瘡性腎炎與糖尿病腎病)、小管間質性腎炎(如慢性腎盂腎炎與尿酸性腎病)、腎血管疾病(如腎動脈狹窄)及遺傳性腎臟病(如多囊腎病與遺傳性腎炎)等都可引起慢性腎功能不全。
說到慢性腎功能不全的表現,在不同的患者身上,所表現的症狀與體徵也會不一樣。但多數患者都會有一個共同點,即蛋白尿升高與高血壓,尤其見於各種腎小球腎炎及慢性腎臟病3-5期,其它表現可為高鉀血症、低鈣血症、高磷血症、代謝性酸中毒、貧血、高尿酸血症、噁心欲吐、不思飲食、頭昏乏力、夜尿增多、容易疲勞、逐漸消瘦、活動氣喘及睡眠變差等。然而,我們發現,有更多慢性腎功能不全的早期患者自己沒有任何異常不適,也就是說「感覺不到自己有病」,其實並不是沒有異常,而是患者自己對各種異常逐漸適應了。這種情況的出現,可以說「既是好事,又是壞事」。說是好事,指的是患病之後並不影響生活質量,說是壞事,指的是容易忽略疾病的存在而不去重視。
理論上來說,一旦確定為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的病情都會進展,只是說進展快與慢的問題。換句話說,如果患者的壽命足夠長,也未死於嚴重併發症,則所有慢性腎功能不全都會發展成尿毒症。可事實上,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除了尿毒症這一結局之外,還有其它結局。正如筆者在臨床中遇到的那樣,確實有多種結局,而且它們之間還可以相互轉換,即本來向某一方向發展的可能非常大,經積極幹預之後,患者的病情轉而向另一方面發展。這就是筆者今天將要談到的慢性腎功能不全可相互轉換的如下三種結局。
1.病情穩定,正常壽命
慢性腎功能不全早期,病情還處於慢性腎臟病3期階段,只要能夠將尿蛋白降下來並且血壓控制達標,絕大多數患者是有希望穩定病情的。可以與絕大多數健康人群具有差不多一樣的正常壽命,也就是說也可以活到老。然而,同樣是慢性腎功能不全早期,若患者並非採取有效治療與管理措施,患者的病情很可能向另外兩個方面發展:一是快速進展成尿毒症;二是出現嚴重併發症而過早死亡。
2.發展較快,患尿毒症
年輕人(≤43歲)患慢性腎功能不全,即使發展速度不算快,也有可能在正常壽命之前進展為尿毒症;中年人(44-59歲)患慢性腎功能不全,若發展較快,也有可能在正常壽命前進展為尿毒症;老年人(≥60歲)患慢性腎功能不全,由於基礎疾病的原因,也有可能在正常壽命前進展為尿毒症。然而,這也並非絕對不可改變的。積極治療與科學管理的患者,其結局也是可以改變,即都可以有正常壽命。
3.併發症重,過早死亡
一般來說,慢性腎功能不全最為常見的容易導致患者過早死亡有三大併發症,分別為感染(多為嚴重肺部感染)、心衰(急性左心衰)與腦血管意外(腦出血)。然而,如此嚴重的併發症並不會突然出現,往往與之前患者未及時治療或治療不到位有關。也就是說,在出現嚴重併發症之前患者就要積極採取綜合治療措施,如治療高血壓、治療高鉀血症、糾正低鈣高磷、糾正腎性貧血、降低血尿酸水平、改善營養狀態及增強免疫功能等。因此,慢性腎功能不全的這一結局也是可以改變的。
結語:不要以為尿毒症是慢性腎功能不全的唯一結局,不管是最壞結局的過早死亡,還是最好結局的正常壽命,它們之間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不能因為有過早死亡這一結局而「太過擔心」,也不能因為有正常壽命這一結局而「放鬆警惕」,注意:它們之間是可以相互轉換的。
與同名《腎為先》微信公眾號同步首發,文章為周遜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