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議論文
2023-06-30 16:03:49 3
「一帶一路」沿線大多是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下面是一帶一路議論文範文,快來圍觀吧。
一帶一路議論文【篇一】
「一帶一路」是中國首倡,但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曲」,而是各國共同參與的「交響樂」,是各國共同受益的重要國際公共產品。「一帶一路」不是一個空洞的口號,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舉措。它抓住互聯互通這個關鍵環節,聚焦經濟合作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契合沿線國家和本地區發展的需要。我們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突出務實合作、互利共贏,一步一個腳印,把中國發展同相關國家發展緊密結合,把各自發展戰略和合作規劃有機對接,擴大地區投資和內需,增加就業,減少貧困,從而帶動提升地區整體發展水平。
3年多來,「一帶一路」建設從無到有、由點及面,進度和成果超出預期。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共同參與,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與中國籤署合作協議,形成廣泛國際合作共識。聯合國大會、安理會、聯合國亞太經社會、亞太經合組織、亞歐會議、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等有關決議或文件都納入或體現了「一帶一路」建設內容。經濟走廊建設穩步推進,互聯互通網絡逐步成型,貿易投資大幅增長,重要項目合作穩步實施,取得一批重要早期收穫。亞投行、絲路基金的成立為金融合作提供了堅實支撐。中歐班列馳騁在廣袤的亞歐大陸,運載的是琳琅滿目的貨物,聯通的是亞歐國家的市場需求,架起的是沿線國家人民的友誼橋梁,成為「一帶一路」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共建「一帶一路」是加強國際合作的重要途徑,已經成為各方積極參與推進的重要事業,為增進各國民眾福祉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可以說,「一帶一路」倡議來自中國,成果正在惠及世界。
今天世界經濟仍未走出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復甦脆弱乏力,增長基礎不穩。保護主義上升,「逆全球化」思潮抬頭,開放與保守、變革與守舊、經濟一體化和「碎片化」的矛盾凸顯。但另一方面,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可持續發展等領域,雙邊和多邊、區域和全球的合作勢頭漸起,各國更加重視發展實體經濟,重視發展製造業,推進工業化、經濟多元化。我們要抓住新的發展機遇,找到打破困境、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
鑑古知今。我們可以從歷史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智慧。兩千多年前,絲綢之路上駝鈴聲聲、舟楫相望,各國打破藩籬,互通有無,友好交往,書寫了人類歷史的輝煌篇章。歷史和現實都證明,搞封閉、排他的安排沒有前途,只有開門搞合作、大家都受益,才是光明大道。正如習近平主席前不久在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所講,「讓世界經濟的大海退回到一個一個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歷史潮流的」。「一帶一路」倡議植根於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理念,開放包容、互利共贏是其最鮮明的特色,也是其強大生命力所在。我們希望高峰論壇有助於衝散經濟低迷的陰霾,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更多正能量。
為了更好凝聚共識,推進合作,中國將高峰論壇主題設定為「加強國際合作,共建『一帶一路』,實現共贏發展」,議題總體以「五通」即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主線,圍繞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經貿合作、產業投資、能源資源、金融支撐、人文交流、生態環保和海洋合作等重要領域進行討論。各國領導人參加的圓桌峰會是高峰論壇的重點,主要討論兩個議題:一是加強政策和發展戰略對接,深化夥伴關係;二是推進互聯互通務實合作,實現聯動發展。
我們認為,上述主題和議題針對當下形勢和挑戰,突出國際合作,突出聯通,突出對接,與各方普遍關注的議程高度契合。在此,我想提一點,近年來,國別、區域規劃和全球議程層出不窮,區域倡議包括歐亞經濟聯盟合作、東協互聯互通總體規劃、歐洲投資計劃、非洲基礎設施建設計劃、亞太經合組織互聯互通藍圖,全球協議包括聯合國氣候變化巴黎協定、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等。國際社會應該抓住機遇,推動各倡議協同增效,實現合作共贏發展。
一帶一路議論文【篇二】
「一帶一路」的理念是共同發展,目標是合作共贏。它不是中國一家分蛋糕或拿蛋糕的大頭,而是沿線各國共同把蛋糕做大,一起分蛋糕。在這一過程中,既要通過加強各方合作為國際社會作貢獻,也要通過擴大對外合作,促進國內改革,服務國內發展。我們要把中國自身發展需要同國際合作需要相結合,尤其是要充分反映國際社會的合作共識。
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機遇和挑戰並存,挑戰之一就是地區發展不平衡。「一帶一路」建設通過擴大向西開放,以開放促發展,有助於加快西部發展步伐,助推東中西部梯次聯動並進。同時,「一帶一路」涵蓋了中國中西部和沿海省區市,緊扣中國區域發展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對外開放戰略,將助推中國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
「一帶一路」建設有利於我們把對外經濟合作和深化國內改革、擴大開放緊密融合,同各國一道勾畫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的新願景,也將有助於中國落實「十三五」規劃、全面深化改革及擴大對外開放、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偉大歷史進程。對此,我們滿懷期待,也滿懷信心。
一帶一路議論文【篇三】
建設「一帶一路」,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主動應對全球形勢深刻變化、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它對推進我國新一輪對外開放和沿線國家共同發展意義重大。當前,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區域經濟一體化加快推進,全球增長和貿易、投資格局正在醞釀深刻調整,亞歐國家都處於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需要進一步激發域內發展活力與合作潛力。「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提出,契合沿線國家的共同需求,為沿線國家優勢互補、開放發展開啟了新的機遇之窗。
「一帶一路」在平等的文化認同框架下談合作,是國家的戰略性決策,體現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贏的精神。
隨著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際社會上「中國威脅論」的聲音不絕於耳。「一帶一路」的建設,正是中國在向世界各國釋疑解惑,向世界宣告和平崛起:中國崛起不以損害別國的利益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