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的水風光美(瞰章丘繪就章丘版的)
2023-06-27 16:12:22 1
編者按:農業產業勃發、農村環境優美、農民安居樂業、鄉風淳厚樸實……10月17日,濟南市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現場會召開之際,章丘推出四篇系列報導,充分展現扛起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大旗,描繪章丘版「富春山居圖」美好畫卷的生動實踐。近年來,章丘緊密結合視察章丘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統籌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奮力繪就章丘版的「富春山居圖」。今年9月,入選省部共同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範縣暨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試點縣(區),一個個產業興旺、生態秀美、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樣板蓬勃興起。
雙山街道三澗溪村北部的農業創業園是一座集生態農業、觀光採摘、休閒娛樂、餐飲服務於一體的特色園區。目前開闢了7個觀光採摘大棚,種植7000餘平方米的西紅柿,全年收入約60萬元。尖峰時段,一天有上千名遊客到觀光採摘大棚體驗。
為發展全域旅遊,三澗溪村建起了展銷章丘土特產的平臺——「農事匯」,促進了農產品銷售。同時,舊村改造中,特意保留了100多套明清時期的老院子,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啟動了修繕工作,為打造三澗溪古村旅遊區提供民宿或發展民俗產業、非遺作坊。此外,挖掘古地道文化,發展古地道旅遊,吸引遊客探秘。如今的三澗溪村,鄉村文旅融合的畫卷越來越美。
白雲湖,以國家級溼地公園的金字招牌吸引著四面八方遊客。白雲湖街道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生態、文化、康養」為核心,引進「長鹿國際旅遊度假區」建設項目,融合「章丘山水主題+長鹿模式」,打造綜合性文化旅遊康養目的地;引進「藍城白雲湖康養文旅小鎮」項目,打造優質品牌小鎮;引進「水雲間」民俗綜合體建設項目,打造特色民俗綜合體,打造獨具魅力的「水鄉白雲」旅遊康養勝地。
在龍山平陵古城,3000畝油菜花海吸引著周邊市民的目光,今年春天的賞花季並沒有因疫情防控而凋謝。活動中,線上以「雲直播·抖分享」主題,抖音、叮咚等視頻平臺線上流量超過1億人次,即時流量轉換帶動「龍山味道」系列產品銷售達300餘萬;線下採取「預約入園·精準引流」的方式,在規範組織、科學管理、嚴密防控的前提下,吸引30萬遊客賞花遊玩,組織文創產品、農特產品展銷,有力促進了龍山文化的推廣,帶動了特色農產品銷售。
在南部山區,曾經是貧困村的官莊街道石匣村,用好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章丘梆子資源,成立石匣村文旅公司,發展生態農業旅遊,輻射帶動周邊7個貧困村、1000餘農戶脫貧致富。以「古韻石匣、鄉裡鄉情」為主題,以傳承發揚章丘梆子為突破口,連續兩年成功舉辦過半年暨鄉村振興戲劇節,打出了「看大戲、吃伏羊、過半年」的文化名片,以優秀傳統文化促進鄉風文明和文旅融合。今年戲劇節名家雲集,吸引了10萬名遊客,為村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
文祖街道石子口村時養山居文旅項目,加強對貧困群眾的技能培訓,通過安排就業崗位,帶動全村40名群眾就業。通過開展齊長城文化藝術節、登高節等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發展鄉村文化旅遊,使山村的花椒、核桃、小米等特色產品不出家門就銷售一空,帶動了村集體增收和群眾致富。
發展生態觀光農業,厚植文化旅遊優勢,普集街道樂家村依託「500畝良種核桃生態示範園」,成立「落鳳良種核桃專業合作社」,建設生態循環農業園區和生態、森林村居,形成集特色種殖、景觀採摘和鄉村旅遊於一體的生態觀光農業示範基地,成為全市乃至全省的生態農業科普長廊,走出了「生態先行、園區帶動、合作社引領、創新發展」的鄉村振興發展之路。
「西車廂村四周群山環繞,綠林疊翠,清泉長流,空氣清新,吃的、住的、玩的條件都很好,真是休閒旅遊度假的好地方。」到過垛莊鎮西車廂村的市民紛紛發出由衷的讚美。當地群眾充分利用林果種植優勢,栽種水杏、甜杏、蜜桃、山楂、核桃、花椒、柿子等果樹,發展生態旅遊產業和特色農產品種植,村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2020年村集體收入預計可達14萬元。
……鄉村文化旅遊,在吸引遊客、解決就業、增加收入、拉動內需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章丘堅持綜合、多元、一體化發展理念,按照「南部山水風情、中部泉水特色、北部田園風光」總體思路,延長鄉村文化旅遊鏈條,提升鄉村文化旅遊品位,統籌推進「文明城區」、「美麗鎮街」、「宜居村居」三級聯創,先後建設了省級「三澗溪」、市級「水鄉白雲」2個精品片區,「花樣垛莊」、「詩畫文祖」、「繽紛繡惠」、「繡江古韻」、「瓜果飄香」等10條精品線路,同步打造了223個省市區鎮示範樣板村莊,總面積200餘平方公裡,引領推進全區鄉村全面振興,打造經濟、社會、生態、文旅協調發展的新樣板,走出了一條鄉村文化旅遊特色發展之路。
(凡庚瞰章丘)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