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等級劃分概念(城市劃分標準應包括什麼)
2023-06-27 16:16:55 2
城市等級劃分概念?文/王曉陽,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於城市等級劃分概念?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城市等級劃分概念
文/王曉陽
日前,國務院印發了《關於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對原有城市規模劃分標準進行了調整,明確了新的城市規模劃分標準。
與原有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相比,新標準有幾個變化。
一是城市類型由四類變為五類,增設了超大城市;二是將小城市和大城市分別劃分為兩檔;三是人口規模的上下限普遍提高。小城市人口上限由20萬提高到50萬,中等城市的上下限分別由20萬、50萬提高到50萬、100萬,大城市的上下限分別由50萬、100萬提高到100萬、500萬,特大城市下限由100萬提高到500萬;四是將統計口徑界定為城區常住人口。
按照新標準,筆者根據各省市2013年的統計年鑑,整理出人口超過500萬的城市中,超過1000萬的城市有七個:上海、北京、重慶、天津、廣州、深圳與武漢;500萬~1000萬之間的有九個:東莞、成都、南京、佛山、西安、杭州、蘇州、汕頭與瀋陽。
總體而言,新標準在中國國情的基礎上,借鑑了西方的城市規模分類標準。西方人口1000萬以上的為超大城市(Mega City),500萬~1000萬之間的為特大城市(Large City)。
西方城市大多因為行政區面積較小,關於城市規模的劃分,普遍採用都市圈為空間單位。上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現代交通工具的改善和網際網路經濟的崛起,中心城市和周邊的衛星城逐漸形成流動的空間並連為一體。以都市圈為單位統計倫敦的人口能更好地反映倫敦吸納就業人口的範圍。
但這樣的標準放到中國似乎會給人口統計帶來障礙,比如河北廊坊市燕郊地區,據報導居住在燕郊的「京漂」人數接近40萬,已超過北京全市總就業人口的3%。按照西方城市的定義,燕郊應屬於北京城區人口的統計範圍。但中國歷來人口統計都以行政區為優先,新的劃分標準並沒有改變。
在上世紀70年代,紐約、芝加哥、東京、倫敦等大城市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衰落,突出表現在人口流失、公司外遷、在全國經濟中的比重下滑,等等。從80年代中期開始,這些城市在完成產業升級後普遍結束了衰落,雖然城市人口恢復增長,但城市增長的機制更多表現為先進生產性服務業比重的提升、經濟活動的跨國性增加。
2013年,中國的服務業在GDP中的比重首次超過第二產業,已經正式進入了服務業佔主體的階段。
所以,未來中國的城市劃分標準除了考慮人口因素,產業結構也應該適當成為參照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