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津湖抗美援朝電影觀後感(觀電影長津湖有感--生動詮釋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2023-06-02 06:36:38
審管辦 姚倩男
蘭曉龍,一個我願意稱之為神的軍事作家。不論是十多年前的《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還是在國慶期間上映的這部恢弘而慘烈的《長津湖》,除了給人以直觀美感之外,更從側面體現我軍官兵浴血奮戰、保家衛國的勇氣和決心。展現了人民軍隊熾烈的愛國情懷、對黨和人民的無比忠誠,生動詮釋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我要講的,就從1950年那個寒冷的冬天說起。電影《長津湖》講述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某部穿插七連參加長津湖戰役的過程。影片中,風景如畫的魚米之鄉浙江湖州、攝人心魄巍峨莊嚴的萬裡長城,與美軍飛機濫炸下的邊陲城市安東(今遼寧丹東)形成強烈反差。絕不能讓戰火燒到祖國大地,不能讓敵人奪走我們的土地,不能讓敵人剝奪來之不易的勝利果實,影片借指導員梅生的話說出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的心聲:「這場仗如果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下一代要打。」
作為長期沐浴在和平陽光下的我們很難想到,今天的和平安寧是中國人民志願軍不畏強敵拼死較量換來的,也很難想像抗美援朝戰爭的交戰雙方力量是怎樣的懸殊。71年前,新中國剛剛誕生一年,百廢待興、百業待舉,全國人民響應黨中央的號召,為爭取國民經濟的根本好轉而努力工作,全力醫治長期戰爭造成的創傷,恢復凋敝的國民經濟,重建美好家園。但是,美國政府從維護其全球霸權出發,武裝幹涉朝鮮內戰並派其海軍第七艦隊侵入臺灣海峽,不顧中國政府的嚴正警告,將戰火燒到鴨綠江邊,給我國東北邊境地區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我國的國家安全受到嚴重挑戰,國家利益受到嚴重損害,應朝鮮黨和政府請求,黨中央毅然決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決策。
《長津湖》拍出了中國軍人的血性,也拍出中國人的精氣神!在這裡,不得不提起一個英雄的人物:楊根思。由於沒有空軍掩護,運輸條件又差,第9兵團的重武器無法前送,有時甚至連重機槍也不能用了,作戰中的主要「重武器」就是手榴彈和炸藥包,但這絲毫沒有減弱他們的戰鬥意志和必勝信心。第172團第3連連長楊根思,奉命率該連3排堅守位於下碣隅裡東南的1071.1高地東南側小高嶺,他指揮3排打退數倍於己的美軍的8次進攻,直至彈藥耗盡。在美軍衝上陣地的危急時刻,楊根思抱起僅有的一個炸藥包,拉燃導火索衝入敵群,與敵同歸於盡,用生命守住了陣地,犧牲時年僅29歲。他生前所在的解放軍河南許昌某部,至今還保留著老連長的床位。他犧牲時留下的三個「不相信」,成為楊根思英雄連的永恆座右銘: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
《長津湖》拍出了中國人的智慧和膽識!志願軍取勝靠的是發揚自己的優長專找敵人的弱點來打,靠的是勇敢加戰術、勇敢加智慧。朝鮮戰場上的美軍「鋼多氣少」,步兵怕近戰、夜戰,他們離開飛機大炮的支援,戰鬥意志就會大減。志願軍則大膽地實施近戰、夜戰,大膽地實施穿插、迂迴和包圍,經常將美軍步兵和坦克的聯繫割斷,經常組織小分隊直搗敵人指揮所和炮兵陣地。
電影裡,主人公們的結局沒有表述。但你還記得《士兵突擊》中的鋼七連嗎?七連的人,在一次戰役中幾乎全部陣亡幾乎被取消番號,戰友們只在陣地上找到一首沒有被譜曲的連歌:一聲霹靂一把劍,一群猛虎鋼七連;鋼鐵的意志鋼鐵漢,鐵血衛國保家園。殺聲嚇破敵人膽,百戰百勝美名傳。攻必克,守必堅,踏敵屍骨唱凱旋。這個英雄的鋼七連的前身,就是影片中提到的第七穿插連,這也就是我為什麼願意將蘭曉龍封神的原因。正是因為志願軍的流血犧牲、無私奉獻,換來了今天的山河無恙、家國安寧。
生逢盛世,我們享受著新時代的和平陽光,書寫著新時代的奮鬥華章。可以告慰志願軍英烈的是,新中國成立72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一改近代以來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的命運,走上民族偉大復興的康莊大道,中國人民傲然屹立與世界民族之林,從此站起來了!
哲學家薩特曾說過:「世界上有兩樣東西是亙古不變的,一是高懸在我們頭頂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個人心底的高貴信仰。」信仰是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撐和力量源泉。一旦懷抱信仰,相信未來,就會無所畏懼,創造奇蹟。所以,擁有堅強信仰的志願軍創造了在幾乎沒有補給、嚴格進行隱蔽偽裝的情況下連續行軍10天;在極寒的嚴酷境地中平均日行軍30公裡的偉大奇蹟。只有這樣的軍隊,才能在著唱殘酷的鬥爭中造就了值得後人銘記並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