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第十八屆攝影展覽(建立電影博物館)
2023-06-29 21:33:46 1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 郭楠
1976年,只有16歲的朱雲輝,成為了一名放映員。
「那會兒不光要放電影,還要貼海報,有時候還得自己背著發電機發電。」那個年代,觀眾對電影的熱情非常高,田間地頭,雖然只是幾部電影反覆放映,依舊場場爆滿,人山人海。
從基層放映員到浙江省最年輕的電影公司經理,再到成立「臨海市崇和影城有限公司」,46年的時間裡,朱雲輝「膽子很大」,也做了很多「感性」的事。
2017年,在政府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朱雲輝在自己的影城裡建起了電影博物館,農村電影露天放映的場景復原、老式電影放映機、上世紀電影海報、手繪電影分鏡圖……他把自己經歷過的、行業前輩參與過的和台州電影歷史有關的點點滴滴,都聚集在了這裡。
也是這一年,他萌生了編纂《臨海電影志》的想法。
「隨著時代的變遷、體制的變革,以及老一輩電影人逐漸辭世,傳統電影記憶或將慢慢消失。對其進行保護與傳承,是我們這群經歷過台州電影歷史的電影人,應該承擔的職責和使命。」朱雲輝說。
經過多方走訪與台州及臨海有歷史淵源的老一輩電影人,從臨海檔案館查閱與電影有關的資料、翻閱《浙江省電影志》《浙江電影概況》《浙江電影記事》及相關書籍等,從中找到一些臨海早期的電影活動記載。
2022年1月,朱雲輝主編的《臨海電影志》正式出版,共計520頁,40餘萬字,內附217張圖片,完整講述了臨海乃至台州電影從篳路藍縷到蔚為大觀的七十年發展歷程。
這一冊小城方志,用文字書寫下了中國電影地方的寶貴實踐經驗,也傳承著中國電影人的一份精神情懷。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