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高考滿分作文議論文精編

2023-06-30 02:58:59

  篇一:看清自己的內心

  拿破崙在看清自己的內心之後,對著聖海琳娜說:「我不快樂。」陶淵明在看清自己的內心之後,悠然地觀賞著南山的落日餘暉;學生們看著集市裡數不清的新鮮玩意,竟忘了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然而,蘇格拉底卻能從中明白自己不需要的是什麼。由此可見,看清自己的內心才能獲得真正的滿足。

  看清自己的內心,需要學會拒絕誘惑,從內心沉思、反問自己。蘇格拉底在新奇怪異、琳琅滿目的商品面前仍不忘對內心的思考、對自我的反問:這個東西是我真正需要的嗎?他審視自己的內心從而使自己不像學生們一樣醉心於新奇的商品之中。而現實生活中,過多的物質包裝導致我們對一切有美麗外表的事物有著無法言喻的喜愛與追求,然而,這是我們真正想要的東西嗎?看清自己的內心,拒絕這些光鮮亮麗的誘惑,反問自己,才能更好的了解自己,滿足自己。

  看清自己的內心,能為我們前進的道路指明方向。蘇格拉底心裡真正的聲音使他找到了美德與知識,但前提是他能看清自己的內心。學生們無法看清自己的內心最終讓他尋覓不到所需要的東西。當我們處於某種選擇時,不妨試著讀懂自己的內心,聆聽內心的聲音,或許我們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看清自己的內心,在不斷了解自己中完善自己。葛瑞格·摩頓森就是在看清自己的內心之後堅持自己的信念,塑造公益人生;偉大的民主革命者孫中山就是在看清自己的內心之後愈挫愈勇,終於推翻帝制;保爾柯察金就是在看清自己的內心之後,在奉獻中鍛鍊出鋼鐵般的人生。由此可見,唯有看清自己的內心,才能不斷的完善自己。

  我們無法像阿甘一樣雖不懂自己的內心卻還能創造出奇蹟般人生,而我們卻能像蘇格拉底那樣看清自己的內心之後去收穫更多,了解更多。通過自己的內心去看世界,可以使我們獲得真正的滿足。

  請看清自己的內心,學會拒絕誘惑,學會反問自己,在心裡尋找自己的聲音,最終我們會獲得真正的滿足。

  篇二:還有下一次

  在人生的旅途中有笑有淚,有成功也有失敗。有人認為「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於是,一旦失去一次機會總是痛哭流涕,捶胸頓足;但也有人認為「反正還有機會,不努力也罷」,所以鬆散放縱,靡日不思。而我要說我們要正確對待「還有下一次」的觀點。

  「還有下一次」是對未來的期待,是向成功進軍的起點。正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一向穩操勝券的杜麗失手了。悲傷的她痛哭不已。當有人勸慰她「你還有下一次」時,她明白了要調整好心態再抓機遇。果真,在下一次比賽中她摘得了桂冠。其實下一次就是新的起點,從哪裡摔倒就從哪裡爬起的人才是正真理解下一次真諦的人。這不是僥倖心理的表現,而是對成功的渴望,對未來充滿希望信心的表現。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重塑信念,踏上下一次徵途。

  「還有下一次」是扭轉敗局的信念基礎。古今中外,勝敗逆轉之事難以計數。勾踐在於吳王夫差交戰中失利並成為俘虜,但他堅信自己還有機會重整旗鼓。終於懷著這樣堅定的信念,他走完了臥薪嘗膽的艱難歷程,走向了勝利的道路。下一次讓我們銘記失敗的苦楚,同時也讓我們對未來充滿希望,從而再在失敗中找到成功的支點,轉敗為勝。深諳此道,項羽何以會烏江自刎,令世人遺憾?因此我們要牢記此訓,這樣才能化失敗為動力逆轉勝敗。

  然而,現實生活中似乎又有人沒有深刻理解下一次的真諦。他們認為,反正以後還有機會,那麼努力幹嘛?抱著這樣僥倖心理,有人停步了,有人放慢了腳步了;工作時偷工減料,學習上行為懶散,沒有心思……其實,這樣的想法完全違背了「還有下一次」的深刻含義。把機遇當做此刻放鬆的接口只會讓機遇從指尖溜走,讓自己遺憾不已。也許有人會反駁,我下次會努力地。這是個未知數,一貫喜歡享樂懶散的人突然變得勤奮刻苦不是易事。所以我們要清醒明白下一次的真正內涵,把握現在,做好準備。

  把握現在,做好手頭的每一件事,讓自己沒有遺憾。如果真的失敗了,我們也要勸慰自己還有下一次。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掌控進取的風帆,從而駛向成功的彼岸。

  篇三:捨得

  「假使你有兩塊麵包,你得用一塊去換一朵水仙花。」那便是說,假如你捨棄了一塊麵包的滋味,用它便可換得一朵水仙花的芳香。然而在這個充斥著有形與無形的世界裡,又有多少人願意捨棄手中握得住的實在,去換得一份看不見摸不著的溫情呢?

  懂舍與得的人,是看得清幸福的人。(正面)

  願意捨去而懂得的人們,往往看得到,得比舍,更能夠讓自己收穫幸福。世界道富比爾•蓋茨捨棄身邊的財富,捐助支持非洲的教育事業,他收穫的不僅僅是孩子們一張張稚嫩的笑臉,還有來自心底的那一份感動與滿足。武打明星李連杰捨棄自己工作的時間,宣傳慈善事業「1+1」計劃,他收穫的不僅僅是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的響應,還有來自內心的那一份摯誠與肯定。香港名流霍英東捨棄開發新項目的工作安排,忙於奔波於內地支持地區開發項目,他收穫的不僅僅是一座座高樓大廈的拔地而起,還有來自內心的那一份希望與欣慰。

  他們,是懂得了舍與得的人,是有勇氣捨去收穫換得的人。他們的捨棄是一種坦然,他們的換得是一種幸福。他們在物慾橫流的世界中,沒有被風潮吹捲走心底的那一份良知,沒有在來來去去的人潮中跌跌撞撞,也沒有在紛紛擾擾的人群中迷失自己的位置。他們有的是一份淡定,一份灑脫,一雙懂得捨棄懂得換得的手,和一雙看得清幸福的眼,這樣的人,是我們所追求的人。

  不懂得舍與得的人,是看不清幸福的人。(反面)

  死死守著身邊看得見的美好,不願意舍與得的人們,往往看不到,捨棄一種釋放,換得就是一種新生。貪官成克傑看不到,固守搜刮的財富,換來的是牢獄之災。作家周作人看不到,謀取偷得的權利高位,換來的卻是人們的唾充與遺忘。黑磚窯的廠主看不到,抓緊不放的是農民兄弟的命,換來的卻是法律嚴厲的制裁。

  他們,是不懂得舍與得的人,是沒有膽量捨去收穫換得的人,他們的固守是一種擔驚受怕,他們的換得也是一種得不償失。在充滿誘惑的世界裡,他們站不住腳跟,只能選擇隨波逐流。在可觀誘人的利益面前,他們停不下被欲望控制的心,只能選擇不擇手段。在應該舍,應該得的時候,那緊緊攥住的所有早已將他的雙腳困住,那眼前飛舞的假像早已將他迷住,使他看不清自己,看不見未來,看不見捨得換來的幸福。這樣的人,是被人遺忘的人。

  捨得之間,往往充滿了許多困阻,許多挑戰。敢舍,那需要一種魄力,需要一份膽識。換得,那不過是意外之物,是自己對自己的款待。但懂得捨得的人,一定會看到這個世界之外的世界,物質生活之外的精神天空。捨得,便能看得清幸福,便能活出一種超然,活出享受。

  篇四:一事能狂便青春

  詩人紀德在《先知的花園》中說:「時光易逝,唯有你的青春之心不會老。」

  的確,「老去」是自然的不可抗拒的規律,但正如王國維先生那句「一事能狂便青春」,物質會腐朽,但保持一份青春心氣,執著、積極,縱然我們白髮蒼顏,心卻不會頹然老去。青春便作為一種精神存在,石古不廢。

  6月13日即將近來八十華誕的戴尅戎老先生,便是極好的典範。作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享譽海內外的骨科專家,高齡的他仍活躍在科研、醫療第一線。青春之心是他不竭的動力。他說:「我喜歡一切從頭開始,像一個青年人一樣地去工作。」正因如此,他才能像青年人一樣,始終保持對新科技的高度熱情,並將它們運用到醫學領域,不斷發明出類似於「形狀記憶加壓騎縫釘」的「魔術般的金屬製品」。

  戴尅戎先生喜歡這樣一句話:「公爵是因為偶然的出身才成為公爵,而貝多芬是靠自己成為貝多芬的。」我要說,是青春心氣使戴尅戎成為了那個老當益壯、青春不朽的戴尅戎。

  青春心氣,是青春不朽的催化劑;是對生和死,青年和老年,人生和宇宙的富有審美情懷的考量。古往今來,歷史化作塵埃,但總有一些人的青春心氣,如炳燭之明,不朽地燃燒著。

  我們不會忘記,詩人拜倫懷著少年心氣、青春之心,完成了詩人到革命戰士的角色轉換。我們不會忘記,當傷痕累累的海明威從戰場上退下來,以一種怎樣的執著勇敢、熱情求索,開闢了一條艱辛卓絕的寫作道路。海明威有言:「那時的巴黎對我,是一個流動的聖節。」是啊,一個始終懷有青春心氣的人,他的每一步都將不朽,都是一個流動的聖節。

  當《黃金時代》裡那一群理想青年:魯迅、蕭紅、丁玲懷著狂熱用他們的文字呼告歷史的來人;當史鐵生帶著青春的質樸在輪椅上放聲歌唱,新時代的我們有什麼理由失落於生命之將老,而不積極地面對生活?

  清華大學有一句口號:「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作為初出茅廬的我們,更應當胸懷青春心氣,去營造健康的新世紀!

  一事能狂便青春,雖向死而生,但青春不朽!

  篇五:未經沙漠不懂自由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像飛翔在遼闊天空/就像穿行在無邊的曠野/擁有掙脫一切的力量……」

  心底裡,偶爾會湧動起這樣的歌聲來,沙啞、憤怒、狂放。而我的身體卻依舊拘束於繁瑣日常事務中,只將「怒放」的聲音化為輕言細語,與身邊的家人朋友聊聊天,或是哼上幾句細柔的歌詞。

  生命的本質是孤獨的。如果將人生看作一次行旅,在最初出發時,我們常常輕狂自信,以為自己可以無拘無束、輕舞飛揚,乘坐最快的航行器,領略最多最美的風景;待到行至中途,幾乎無可避免,要經歷各種頓挫,從理想的破滅到情愛友誼的背叛,或是親人的離別、同行者的分道,終有一日,你會猛然發現,自己是置身於荒蠻無邊的沙漠之中,前路渺茫,難以辨清哪裡才是該去的方向,身上不知何時已背負重重壓力、種種責任,疲憊不堪,卻已欲退而不能。

  這樣的時候,該怎麼辦?「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究竟只是一種消極逃避。逃不掉的人們,有時會任由迷惘與焦慮的情緒蔓延侵襲,甚至不堪重負,寧願身體的自戕換取精神的自由解脫。於是,我們的時代,才有那麼多抑鬱症與自殺的消息,從四面八方傳來。

  盧梭說:「人人生而自由,但又在無所不在的枷鎖之中。」米蘭·昆德拉則提醒我們「生命中不能承受」的,不是「重」而是「輕」。如此想來,每一個人原本就是「戴著鐐銬的舞蹈者」。束縛我們的,或是名與利,或是理想與責任。是在枷鎖中日漸僵化,還是保有靈魂的快樂自由,取決於我們自己的修煉和選擇。

  我認識一位罕見病患兒的媽媽。與人們想像的相反,在最初的絕望過後,她已很少愁眉苦臉,因為生活已化為一件件具體繁忙的事務,不幸與艱難見得多了,讓她更懂得珍惜那一點一滴的收穫與快樂。

  人生行旅該有很多風景。如果其間有漫漫長路須在沙漠中穿行,一樣可以有幕天席地的快樂與放浪形骸的自在。不必汲汲追問命運的不公正安排,不必因負擔與束縛而計較生命的自由與不自由。惟其身經沙漠,才懂得與人相處,也才懂得自由的可貴;惟其受困枷鎖,生命的怒放才有真正的重量。

同类文章
儀人之表飾人之心議論文

儀人之表飾人之心議論文

  裡爾格曾道:「現實與美好之間,總存在著一種古老的敵意」正如時代的快步之行與儀式緩步之舉,是拋棄傳統的儀式跟隨時代的腳步?或是止步聆聽儀式悠揚的聲音?  於我而言,我便傾於後者。儀式,古往今來是一件隆重而莊嚴的行為,古代帝王登基之莊重,彰顯了萬民、萬臣於皇帝之服從與皇帝至上之不可僭越。現代
要學會放棄的議論文

要學會放棄的議論文

  【篇一:學會放棄】  人生如水,人生難免跌宕起伏。人一旦經歷許多磨難之後,就會選擇放棄。放棄,新的開始。  磨難居於生活中,猶如空氣對於動植物,水對於魚,無處不在。面對這些磨難與挫折,也許我們會堅持到底、持之以恆,也許我們會放棄。  我們放棄了,並不代表我們向生活、自然,向我們自己認輸。
網絡的危害議論文

網絡的危害議論文

  當今的社會已經邁入了一個高科技、多信息交流的時代,網絡也已經是不可缺少的了。有些人利用網絡去學習,有些人利用網絡去娛樂,最可惡的是,有些人利用網絡發布一些有害於社會、國家經濟、家庭以及人的生命的不良信息。  例如:在前幾年發生過一起網絡偷盜事件,就是幾名電腦高手利用網絡,向銀行的電腦防護
仰望天空作文議論文

仰望天空作文議論文

  朋友,你注意天空嗎?你了解天空嗎?面對天空,你有過自己的思索嗎?下面為大家分享仰望天空作文,歡迎閱讀!  仰望天空作文1  蘭州,是我的家鄉。我從小在這裡長大,既體會過它的烈日當頭,也見過它的大雪飄飄。  聽爸爸說,以前的蘭州,空氣品質一度是全國最差的。原因就是西固化工廠排出的氣體不知為
清明節議論文怎麼寫

清明節議論文怎麼寫

  清明節就是我國傳統節日,也就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下面小編整理的清明節議論文,歡迎來參考!  清明節議論文(1):  冬天過去了,萬物復甦,這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從我記事開始,此時每年清明節的這一天,母親就讓我換上軍色的春裝,帶著紙錢,領著我上墳去。  我們家去世的人都埋在扁擔山,
自信的議論文初中

自信的議論文初中

  成就事業就要有自信,有了自信才能產生勇氣,下面小編整理的自信的議論文初中,歡迎來參考!  自信的議論文(1):  「自信就是成功的基石。」人說道。「自信能助人成功。」盧勤老師講道。「我不明白有自信會不會贏,但我明白沒有自信就必須會輸!」  小學時,我的成績頂呱呱,總就是名列前茅,深受老師
清明節見聞500字議論文

清明節見聞500字議論文

  導讀: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4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關於清明節見聞的議論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清明節見聞(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今天天公作美,陽光明媚,我們早早
清明節燒紙錢的議論文

清明節燒紙錢的議論文

  在傳統的清明祭掃活動中,有很多不綠色環保的行為,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燒紙錢的議論文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夥伴哦!  篇一:清明節燒紙錢的議論文  春雨霏霏,歲歲清明,今又清明。據媒體報導,清明節即將到來,很多地方以讀家書、寫家書等方式文
有關清明節議論文

有關清明節議論文

  導語:清明時節特有的雨絲欲斷還續,從遙遠的天邊無聲飄落在荒諒的山野。我的心也隨著這纏綿不斷雨絲,在微風中飄來飄去,永無定所之處。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清明節議論文,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有關清明節議論文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一個清明節到了,天空應時下起了雨。雨
關於清明節的議論文

關於清明節的議論文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那關於清明節也有許多的議論和看法,下面是小編整理了關於清明節的議論文,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篇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腸。冥錢飛起白蝴蝶,人聲啼哭似杜鳥。  又是清明時節,又是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