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一詞的由來有哪些(原來是這個意思)
2023-05-30 04:45:58 2
我們常把寫文章或者做事情時反覆考慮、反覆斟酌的過程叫做「推敲」。其實這個詞的來源和唐朝著名的苦吟派詩人賈島有著密切的關係。什麼叫苦吟派呢?就是指詩人力求完美,為了一句詩或是詩中的一個詞,不惜耗費心血,花費工夫,做到極致。
有一天,賈島騎著毛驢在長安朱雀大街上走著。當時正是深秋時分,落葉飄飄,景色宜人。賈島一時來了靈感,便脫口而出「落葉滿長安」。但仔細一琢磨,這應該是下一句,還得有個上句才行,於是,他就絞盡腦汁地開始創作了。他邊騎驢往前走,邊念念叨叨。這時衙役鳴鑼要百姓讓道,為官員開路。雖然敲得震山響,但賈島愣是沒聽見,依然不斷地往前走。原來要鳴鑼開道的這個官員叫劉棲楚,其官職相當於當時的長安市(即「西安」)市長。他見騎驢的人居然這麼無禮,非常生氣。但賈島這時卻突然來了靈感,大叫一聲:「秋風生渭水。」劉棲楚嚇了一跳,以為他是個瘋子,便讓人把他抓了起來,關了一天一夜。
賈島是個吃虧不長記性的人。沒過多久,他又一次騎驢犯了錯。當時,他正琢磨著一句詩「僧推月下門」,總是覺著「推」不太合適,不如「敲」字好,嘴裡就「推敲推敲」地念叨著。不知不覺地,就騎著驢闖進了大官韓愈的儀仗隊裡。
還好,韓愈是位有涵養的人,耐心地詢問原因。賈島見這位官員很隨和,便把原委告訴了他。韓愈是個愛才的人,聽了以後,哈哈大笑,對賈島說:「我看還是用'敲』字好,萬一門是關著的,推怎麼能推開呢?再者去別人家,又是晚上,還是敲門有禮貌啊。」賈島聽了連連點頭稱是。賈島這次不但沒有受罰,還跟韓愈做了朋友。
從此,「推敲」就成了膾炙人口的常用詞,被人們廣泛使用。
各位點個讚不用推敲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