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句話看完你就頓悟了(三句良言能讀懂)
2023-05-30 06:41:30 1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高人指路。
人生之所以有時走彎路,是因為沒有得到別人的指點,自己被困其中不能自拔。以下這三句話,如果能讀懂、悟透,一定會讓你少走很多彎路。
01
挑地點,選地方,不如遇到一個好連長
這是軍校畢業時隊長送給我們的一句話,意思是,與其挑選看似理想的工作單位,不如遇到一個好的單位領導。
面對畢業分配,人心浮躁,有的想分個離家近點的,有的想去有親戚朋友的單位。面對形形色色的想法,隊領導進行了畢業教育,最後送我們那句話。當時根本不解其意。
畢業後,我有幸分回了原單位。我們同一批畢業的大都學的步兵專業,而我的老連隊則是偵察專業。分回老連隊我具有一定優勢。那樣,連長還是當年的老連長,連隊的班長都是我帶過的新兵,可以說天時地利人和,我也會很快打開工作局面。
事與願違,我並沒有分回老連隊,而是分到了步兵連隊。可想而知,心理上受到了一些打擊。
幸運的是,我的新任連長有著豐富的基層經驗,不僅幫我順利邁開畢業後的第一步,還從他身上學到了很多管理和組訓方法。這也印證了隊長當初送我們的那句話。
馬雲曾經說過:「一個人在30歲之前,追隨一個好領導比進入一個好公司更重要,他教你怎麼做人、教你怎麼把事情做對」。
不管是剛步入工作崗位的年輕人,還是工作多年的中年人,我們都希望找一個好的崗位,好的工作環境,優厚的工作待遇。想法實屬正常。但是,與其選擇這些外在因素,不如選擇一個好領導更有利於長遠發展。
俗話說:「與鳳凰同飛,必是俊鳥;與虎狼同行,必是猛獸。」工作生活中,你和誰在一起的確很重要,甚至能改變你的成長軌跡,決定你的人生成敗。
無獨有偶,前幾天在朋友圈看到一個吐槽領導的,他這樣寫到: 「再換工作,我要自己挑領導」。「領導挑不好,工作不可能幹好。」
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在。一個好領導,不僅是賞識你,更會指導你、督促你、鞭策你,讓你少走很多彎路。
如果有幸遇到了,請你好好珍惜。
02
多幹工作多鍛鍊,誰幹工作誰受益
這是機關工作之初,領導送我的一句話,更是我實踐印證的一個真理。
在連隊任指導員期間,政治機關要求各連隊撰寫新聞稿件,宣傳工作事跡。寫作可是辛苦活,不僅要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有時還要加班熬夜。對於「兩眼一睜忙到熄燈,兩眼一閉提高警惕」的基層來說,很少有人願意做這額外的事情。
有位指導員卻沒把它當額外任務。雖然加班熬夜換來的都是石沉大海,他卻從未放棄,就這麼一直寫著,也不知寫了多久,終於有一天,一篇言論稿被《人民軍隊》報刊發。幾年後,憑藉刊發十幾篇文章的競爭優勢,穩穩升任宣傳股長職位。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不管是份內工作還是額外任務,都是一種磨礪,若干年後,都會轉化成見識和才幹。正所謂,不曾經歷不成經驗。
特別是年輕人,要明白一點,那就是我們都在為自己工作,不管從事什麼,多幹一點,表面看好像是吃了虧,其實不然,因為幹得多,鍛鍊的機會就多,相應的增長見識就多,工作能力也就提高得快,自然得到提升的機會也多。
多幹工作是一種智慧,錘鍊自己,積蓄能量;多幹工作是一種哲學,大智若愚,企及夢想。
願你多幹工作,在「吃虧」中成長,在「受累」中受益。
03
遇到問題時,凡事多從自身找原因
這是我送給自己,自我勉勵的一句話。
這句話源於多年前看到的一則小故事。故事大意是這樣的:一個男人近期發現,妻子的耳朵越來越聾,經常是問了好幾遍的事情都沒有回應。
於是,他就去問醫生:「我該怎麼辦?」
醫生告訴他:「你可以試著多喊幾次,比如先站遠點問,然後再靠近一點問,如果還聽不到,可以站在她身後問。」
男人回到家,進門的時候問了一句:「親愛的,今晚吃什麼?」沒有聽到回應。
男人就往前靠近了一些,接著問:「親愛的,今晚吃什麼?」依然沒有聽到回應。
男人最後走到妻子身後,又一次問道:「親愛的,今晚吃什麼?」
這時候,他聽到妻子說:「吃魚啊!我都回答你三遍了!」
答案不用說大家也明白,不是他妻子聾了,問題出在他自己身上。
生活中,這樣的事例並不少見,遇到問題時,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原因,往往把責任推卸給環境和他人。
《孟子》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事情做不成功,遇到了挫折和困難,或者人際關係處得不好,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反躬自省,一切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我們生活在世間,就像開車在路上,路直就順著走,路彎就繞著過。如果發生交通事故,應及時反思自己操作不當。如果抱怨道路坡大彎急,是沒有任何價值和意義的。正所謂:當你改變不了別人時,最好的辦法就是改變自己。
面對人生困局之際,不要一味去指責別人,時時反思自我,事事自我反思,說不定就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結果。
一事當前,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一種自我修養,也是尊重他人的表現。
願君多嘗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