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麗江發現的頭蓋骨化石(雲南元謀發現目前最早的長臂猿化石)
2023-05-30 02:54:04 1
9月13日,國際人類學領域經典刊物《人類進化》發表的一篇文章將一種在雲南元謀發現的小型猿類"元謀小猿",認定為迄今發現的最早的長臂猿。這一發現意味著什麼?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昆明動物博物館研究員吉學平為我們做了解答。
吉學平介紹,長臂猿科動物現存20種,主要生活在中南半島的亞洲熱帶、亞熱帶地區,在我國境內現存僅4到6種。長臂猿科化石非常稀少,來自國內外多家科研單位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在對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元謀人博物館過去30年來,收藏的出自元謀的長臂猿牙齒標本開展研究後,首次得知長臂猿祖先類群面部特徵的信息。在經過細緻的分析對比研究後,最終證實元謀小猿是現生長臂猿的晚中新世時期的最可能的直接祖先。根據牙齒大小計算,元謀小猿與現生長臂猿的平均體重相近,大約為6千克。元謀小猿的面骨化石是吉學平在一次野外調查中發現的,通過多次對比和高精度CT掃描後,才確認屬於長臂猿類。談起發現的過程,吉學平仍然記憶猶新。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昆明動物博物館研究員 吉學平:「我記得是一個星期六的下午,我去到了發現元謀古猿的地點,一個老鄉就帶我去看說他發現化石的一個新的地方,結果我在他們找到的碎片當中發現了這件化石,當我看見這個面骨骼標本的時候,我知道以前沒有發現過這種完整的。」
元謀小猿的發現填補了之前一直不清楚的東亞小型猿類進化史的一段空白,並將長臂猿化石記錄向前推進至距今700萬到800萬年前。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昆明動物博物館研究員 吉學平:「發現這種跟人和早期猿類相關的靈長類,對人類的演化、對這種靈長類的演化、對環境的演化都比較有意義,具體到了這件標本,長臂猿是我們今天比較稀有的明星動物了,它一直屬於保護狀態,對我們研究生物進化或者是現在生物多樣性的起源,都有重要的意義。」
吉學平說,目前關於長臂猿的演化研究仍有1000多萬年的"缺環",下一步,他將和研究團隊一起努力,爭取找到更多古老型靈長類動物向現代型靈長類動物交替時期的關鍵證據。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昆明動物博物館研究員 吉學平:「它存在缺環有幾個,一個是大於800萬年的,我們還有好多時代沒找到,小於800萬年到200萬年之間的,這個時期一直沒有記錄,我們一直沒找到,所以未來除了在雲南,我們還要在西南地區,甚至去東南亞尋找這方面的這些時段的缺環,填補更多的長臂猿進化歷史的空白時段。」
65333333記者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