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著名的四大奇書(明代小說四大奇書的傳統格局與文化模式)
2023-06-04 03:12:08 4
明代著名的四大奇書?□全媒體記者 梁亦慰記者:根據專家的研究,從明代開始,小說這種文學形式才充分顯示出它的社會作用和文學價值,打破了正統詩文的壟斷地位,在文學史上,取得了與唐詩、宋詞、元曲相提並論的地位陳老師,中國古代的文化格局是怎麼發展的?,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於明代著名的四大奇書?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明代著名的四大奇書
□全媒體記者 梁亦慰
記者:根據專家的研究,從明代開始,小說這種文學形式才充分顯示出它的社會作用和文學價值,打破了正統詩文的壟斷地位,在文學史上,取得了與唐詩、宋詞、元曲相提並論的地位。陳老師,中國古代的文化格局是怎麼發展的?
陳瑾:現代文化學研究表明,作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綿延不絕的內在智慧與生命,文化是共時態的,也是歷時態的。因此,任何時空坐標上形成的民族文化,都是有所承繼又有所摒棄的一個枝葉扶疏、雜色紛呈的宏大體系。
在中國文化史上,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春秋戰國時期還孜孜不倦地與其他諸子爭奪生存空間的儒家,以其與封建大一統社會同步合拍的入世態勢,「助人君」「明教化」,一躍而居主流地位,並在歷代統治者的刻意強化與修飾中,積澱成為中國特有的宗法體制與規範。又由於本土道教的勃興與外來佛教的東漸,自漢代以降,中國的文化格局即由儒、道、釋三家構成。
記者:時代背景與文學創作之間往往有著緊密聯繫,那傳統文化對古典小說又有著怎樣的影響?
陳瑾:如果說,「一種文化就象像一個人,是思想和行為的一個或多或少貫一的模式」,那麼,中國傳統文化在漫長的歷史演進中所形成的,就是一個「以儒為主、道釋為輔」發展流變的基本圖式(習稱「互補」模式)。我們認為,傳統文化的這種三分格局與動態運作,不僅為中國古典小說的文本研究提供了一個高屋建瓴的宏觀視點,同時,就某種意義而言,它也為超越文本的文化研究構畫出了一個相對系統的理論框架。
記者:講座中,您將從哪幾本書籍來為聽眾講解明代小說的傳統格局與文化模式?
陳瑾:我要講的就是《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和《金瓶梅》這四大奇書。我們稱之為奇書,不僅指小說的內容新奇,也是對作者創造性成就的肯定。獨特的文化時空落點,決定了在《三國演義》中,既有劉、關、張「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桃園三結義,又有魯迅先生所說的「欲狀諸葛之智而近妖」;在《西遊記》中,太上老君可以和燃燈古佛談禪論道、如來佛祖可以和玉皇大帝同慶「安天大會」;在《金瓶梅》中可以佛道不分,以梵僧師事道教祖師和仙長並傳授道教的房中秘藥;在以表現北宋徽宗時代特點為主的《水滸傳》一書中,卻只能是你佛我道,遙遙相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