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太虐心(不就是抄襲別人的書發了家嘛)
2023-06-04 09:56:35
前段時間《愛情公寓5》官方發布了殺青、定檔預告,但評論區依然聚滿了網友的口誅筆伐,豆瓣該劇條目下更是從去年起便匯集了不少高贊毒評。
雖然21世紀下的網絡時代觀點林立,眾口難調,但有一點是一致的:網友對於「抄襲」基本都是「零容忍」,尤其是當「事發方」拒絕認錯和悔改時。
雖然我們常說「輿論能置人於死地」,但抄襲被曝光後繼續覥著臉掙錢的也不在少數。
畢竟當「抄襲」讓你從無名小卒一轉眼變身「成功人士」,面對紛至沓來的名望、財富,即使明知是錯,也會一條路走到黑。
皮哥最近看了一部法國電影,2015年的《完美男人》,講的就是關於講的就是關於「抄襲」的故事。
電影講述一個叫做馬蒂厄·瓦索的年輕人,他只有26歲,靠做搬運工掙著微薄的收入。
但是馬蒂厄很努力,他立志要當一名作家,把業餘時間都用來碼字,寫了一本叫做《背後的男人》的書,寄到出版社去,卻被退回來了,也不跟他說哪裡寫得不好。
這事令馬蒂厄多少有點沮喪,但是他的命運很快就有了轉折。
有一天搬家公司安排馬蒂厄去清理一套舊房子時,他意外撿到了一本戰地日記。
原來那房子裡原本住著一個叫萊昂·沃邦的退伍軍人,他於1958年在阿爾及利亞的首都阿爾及爾打過仗,後來便把自己的經歷寫成了日記。
馬蒂厄回到家裡就把日記原原本本抄了一遍,又起了一個書名叫《黑沙》,變成了他自己的作品,日記手稿也被他付之一炬。
小說被馬蒂厄寄到了出版公司,很快就得到了回復,主編斯特凡·馬爾桑親自給他打了電話,說願意出版他的書。
隨著《黑沙》的暢銷,馬蒂厄一夜成名,很快名利雙收,踏入人生巔峰,還跟一位叫艾麗絲·福塞克的千金小姐走到了一起。
很快三年過去,馬蒂厄搬進了未婚妻艾麗絲家的大別墅裡,和她的家人住在一起。
未來嶽父阿蘭·福塞克和嶽母文森特也都是文化人,阿蘭是個軍事迷,家裡收藏著很多貴重的武器。
不久阿蘭的乾兒子斯坦尼斯拉斯·裡歇爾也到了他們家裡做客。
斯坦對《黑沙》很著迷,是馬蒂厄的忠實迷弟,經常會問他關於書的內容。
但因為那書其實本就不是馬蒂厄寫的,每次談話他都多少會顯得吞吞吐吐,這都讓斯坦看在眼裡,對他開始產生懷疑。
更糟糕的是,馬蒂厄早已經向出版公司預支了下一部書的版權費,但他在這三年內卻碼不出一點東西來。
這讓主編斯特凡很不爽,經常打電話來催稿,而銀行也打電話來,說他的帳號已經透支很多了,催他趕緊還錢。
馬蒂厄被催得沒辦法了,便準備把自己之前被退回的《背後的男人》拿出來應急,他把小說改了作者名字,列印出來拿給艾麗絲看,想聽聽她的意見。
艾麗絲看過小說之後的評價卻是寫得太矯情了,缺乏靈感,一定是菜鳥寫的東西。
不用說,要是把這《背後的男人》寄給出版公司,肯定不能通過,搞不好還會身敗名裂。
馬蒂厄又想出了一招,他開著車到了郊外樹林裡,用自殘的方式把自己弄傷,再把筆記本電腦摔壞,製造出被搶劫的假象。
馬蒂厄報了警,聲稱自己被兩個壯漢搶劫,隨身攜帶的電腦也摔壞了,快完成的稿子也在裡面,而且沒有備份。
主編斯特凡接到電話自然很不爽,但也沒辦法,只能答應再給他時間,而且心平氣和的要他認真寫。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次他在書店裡搞籤售活動時,有個老頭突然出現,聲稱自己是萊昂·沃邦的戰友。
老頭知道馬蒂厄的一切秘密,他向馬蒂厄勒索5萬歐元,如果不給他,就把馬蒂厄的所有醜事都曝光。
馬蒂厄哪裡還有錢給這老頭,他想到了未來嶽父阿蘭收藏的那些名貴的手槍,便乘夜潛入客廳偷了幾支槍,將其藏在自己的房間裡,並偽裝成外人潛入偷竊。
但是迷弟斯坦早已經對馬蒂厄產生了懷疑,他偷偷溜進了馬蒂厄的房間,很快就找出了那些槍。
馬蒂厄害怕東窗事發,和斯坦打了起來,竟然錯手將他打死了。
就和《賽末點》裡「腳踏兩隻船」的威爾頓一樣,一個人做了錯事而怕人知道,就需要用更多的謊言來掩蓋真相,而這樣做也只會越陷越深,最終難以自拔。
馬蒂厄也是如此,他原本只是剽竊別人的日記,為了掩蓋真相,竟然發展到去殺害一個無辜的人。
人在做,天在看,馬蒂厄越想擺脫困境,麻煩就越是接踵而至。
他把斯坦的屍體扔進了海裡,卻很快被發現。警察到艾麗絲家裡來調查,聲稱只要用DNA排查,很快就能找到兇手。
禍不單行的是,上次來勒索他的那個老頭,收了那幾支名貴手槍之後,聽說了馬蒂厄殺人的事,便又打電話來勒索他更多的錢。
馬蒂厄最後走投無路,只好約老頭出來見面,並設計讓他死於車禍。
他讓老頭戴上自己的手錶,再把轎車點燃,偽裝成自己出車禍被燒死的樣子,讓所有人都以為他死了。
最後馬蒂厄又回到了以前的生活,幹著搬運工的工作。
有一天馬蒂厄路過一間書店,竟然看到自己的書出版了,且又成了暢銷書。
原來在馬蒂厄心力交瘁的時候,他將自己的經歷寫成了一本新小說叫做《欺詐》,那本書被艾麗絲拿去出版,成了馬蒂厄·瓦索的「遺作」。
馬蒂厄也看到了在書店裡正在搞售書活動的艾麗絲,懷裡抱著他們的孩子,但是馬蒂厄已經不能再和他們相認了。
《聖經》上說:「當上帝關了這扇門,一定會為你打開另一扇門。」
看了馬蒂厄最後的下場不免讓我們毛骨悚然,馬蒂厄的這部《欺詐》如果早一點寫出來,也許他最後就不用走到這一步。
但是退一步講,如果沒有這些曲折的經歷,他也寫不出《欺詐》,電影的諷刺意味就在這裡。
其實電影的主旨非常高大上,就是導人向善,抄襲和剽竊別人的東西終歸是不好的。一個人有怎樣的成就,和他自身的能力是分不開的。
有多大的頭,就戴多大的帽子,虛假的名望只會讓你墮入欲望的深淵,最後整日活在對現實的恐懼裡。
時間也終會暴曬一切虛偽醜惡,與其遺臭萬年,不如從現在起做個乾淨的人。
活得清白,比什麼都好。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熱血丹心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