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李宗仁去哪了(76歲時他選擇再娶)
2023-06-04 13:37:53 5
1955年,周恩來總理在參加印度萬隆會議前夕提出:「可相機提出在美國撤退臺灣和臺灣海峽的武裝力量前提下,和平解放臺灣的可能」的精神。
中國政府決定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和平解放臺灣,周恩來的講話,得到了海內外華人同胞的歡迎和高度評價,當時在美國的民國代總統李宗仁得知,高度評價:「周恩來總理在萬隆會議上的聲明,為解決臺灣問題提出了正確的途徑,凡屬愛國人士,均應竭誠擁護,並為促其實現而共同努力。」
李宗仁非常同意周恩來的說法,大陸方面得知後,周恩來立即指示,在一個合適的時間,爭取李宗仁回到祖國。
1959年,李宗仁寫信給周恩來,明確提出自己要「落葉歸根」的想法,周恩來婉拒了他,說時機不成熟,此事就擱置了6年。
1965年2月,毛主席指示:似應歡迎李宗仁回國。
周恩來立刻派人向李宗仁傳遞消息,希望他可以立刻回國,在中共的安排下,李宗仁帶著夫人郭德潔於7月中旬,抵達上海,受到了周恩來,陳毅等人的熱烈歡迎,回到北京後,毛主席多次宴請他。
李宗仁是國民黨一級上將,抗戰時期,曾指揮臺兒莊戰役,成為抗日英雄,1948年,他曾代理國民政府總統,欲以和談挽救國民政府,但是未有成果,隨後前往美國,開始了自己16年的流亡生涯。
1965年,李宗仁回到祖國,受到了周恩來等人的熱烈歡迎,周恩來總理指示,一定要好好的讓李宗仁安享晚年。
回國第二年,李宗仁的人生發生了劇變,他相濡以沫40年的妻子郭德潔去世了。
郭德潔是廣西桂平縣人,1906年出生,18歲時和李宗仁結為伉儷,婚後,郭德潔嚮往革命,曾任「國民革命軍第七軍廣西婦女工作隊」隊長,北伐期間,李宗仁率部所向披靡,郭德潔也不落他之後,穿梭於槍林彈雨之中的「芙蓉小隊」,則尤使三軍平添顏色。
抗戰時期,郭德潔將那些因戰爭而失去家庭的流浪兒收養起來,給他們教育,同時,郭德潔還創辦學校,為社會培育人才,臺兒莊戰役大捷後,郭德潔前往前線慰問,贏得了社會的好評。
新中國成立後,郭德潔隨李宗仁前往美國定居,那個時候,在政治上失勢,讓李宗仁十分的難受,郭德潔陪伴在他左右,開導他的心扉,這也讓李宗仁有了很多感動。
1964年,醫生查出郭德潔患了乳腺癌,建議立即動手術,郭德潔認為這樣會損壞體形,破壞形象,因此就拒絕了,1965年,癌症到了晚期,1966年,她因病去世。
郭德潔的去世,對於已經75歲的李宗仁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周恩來,中央統戰部有關人員對李宗仁的身體十分關心,為了李宗仁老有所依,大家商議後決定再為李宗仁找一位妻子。
找來找去,找到了當時在北京復興醫院擔任護士的胡友松。
胡友松是北京第三護士學校畢業的,她的家世不一般,母親是民國時期赫赫有名的大明星胡蝶,至於她的父親,則是至今都無人知曉。
胡友松1939年出生,6歲時,胡蝶將她託付給軍閥張宗昌的姨太太,1951年,胡蝶移居香港,她得知自己女兒在北京,就前來北京,準備將胡友松接到香港,這個請求被胡友松的繼母拒絕。
就這樣,胡友松留在了北京,從護士學校畢業後,她被分配到了北京積水潭醫院工作,後來又來到了北京復興醫院。
1966年6月初的一天,胡友松接到了老朋友張成仁的電話,張成仁要帶她去見一個人,到了地方,胡友松才知道,自己要去見得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李宗仁。
胡友松當時很驚訝:「為什麼要帶我來見這位和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的大人物呢?」
這一年李宗仁已經76歲,雖然年齡已高,但是氣色還是很不錯,腰不彎,背不駝,說話聲音很響亮,在眾人的面前,李宗仁顯得很是健談。
在吃晚飯時,李宗仁問胡友松,願不願意到他這裡工作,每個月給她100元的工資。
胡友松一聽,非常高興,當即表示同意,離開時,李宗仁送給她一個小紅包,回去後胡友松打開,裡面是300元錢。
一星期後,李宗仁再次邀請胡友松來家裡吃飯,李宗仁當時就問胡友松沒有沒男朋友,胡友松回答沒有,李宗仁要胡友松住在他這裡,胡友松說可以,但是她又說:「雖然我現在還沒有合適的對象,但將來總會遇到的,我要正常地戀愛結婚。」
李宗仁聽完這話,明顯的失神,隨後,他做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動作,上前一步,將胡友松抱在懷裡,親了她一下。
不久,胡友松第三次來到了李宗仁家裡,李宗仁告訴她,要她做自己的保健秘書。
第四次吃飯時,李宗仁只是和她談一些無關緊要的話。
第五次再見時,李宗仁卻是突然向她求愛:「小胡姑娘,你能不能跟我結婚?」
胡友松嚇到了,這一年她才27歲,而李宗仁,也已經是76歲了。
回去後,胡友松失眠了,後來她答應了李宗仁的求婚,她說自己考慮兩點因素,一是對李宗仁有好感,二是此事已經驚動了周恩來總理,周恩來都沒有意見,哪她有什麼好說的呢?
7月26日,李宗仁與胡友松結為夫妻,這一年李宗仁76歲,胡友松27歲。
婚後三年,李宗仁因病去世,胡友松沒有再嫁,直到2008年,她因病去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