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星球距離地球多少公裡(飛行45年距離地球230億公裡)
2023-05-28 13:06:41 1
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10公裡的小行星高速撞擊地球表面,碰撞帶來的巨大衝擊以及後續的火山噴發、地震、海嘯等災害,讓恐龍大家族無處遁形,最終無奈地退出歷史舞臺。要知道恐龍已經在地球上發展繁衍1.6億年之久,其實也恰恰是恐龍的滅絕,給了哺乳動物發展壯大的機會。
在恐龍時代的哺乳動物都是夾縫中求生存,但是恐龍的滅絕,讓出了大部分的生存空間和生存資源,機會來了哺乳動物也抓住了。
正因為如此,為人類的出現奠定了基礎,在非洲大草原上用了數百萬年的光陰,人類尋找到了一條光明大道,直立行走、解放雙手、進化大腦殼,這一系列的操作讓我們徹底地站到了食物鏈頂端,人類發展出智慧文明。
有了聰明的大腦殼,我們的目標也不再僅僅是填飽肚子了,探索未知追求真理變成了我們的使命。
抬頭望星空一切都顯得非常平靜,一顆顆或明或暗的星星閃耀著星光。而在那遙遠的地方,有著人類文明的先驅,它代表著人類文明的求知慾一路前行,它的目標就是無盡星空。
NASA為了探測太陽系內更遙遠的巨行星發射了數顆星際探測器,旅行者一號名聲最為響亮。1977年旅行者一號從地球出發,它的首要目標就是探測太陽系內4顆氣態巨行星,但是因為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旅行者一號著重對土星衛星土衛六進行探測,錯過了後續的探測計劃,只能一頭扎向宇宙深空,天王星和海王星只能叫交給後來的旅行者二號。
旅行者一號的飛行速度並不是特別快,平均速度大約是17公裡每秒,但是它已經在太空中遨遊了45年之久,距離地球大約是230億公裡。
到了這個距離,和地面之間的通信已經有了將近20餘小時的延遲,按照最初設定的計劃以及結合目前實際情況,旅行者一號會在2025年徹底失去和地面的聯繫氣,屆時它將永不回頭直接扎向宇宙深空。
但就是這樣,要想飛出太陽系也並不輕鬆,如果按照旅行者一號飛行的平均速度,它至少還需要17600年才能飛出太陽系的範圍。
這不禁讓人類灰心,要想飛出太陽系真的非常困難,旅行者一號是一個並不載人、重量只有1500斤左右的探測器,如果是人類要飛出太陽系,首先必須要解決能量獲取的方式問題,目前我們掌握的主要是「燒熱水」的形式,這種方式效率非常低,大家不妨期待一下可控核聚變的發展。
目前我國嫦娥五號採集的月球樣本中已經發現氦三的存在,這是一種可以應用在可控核聚變技術中的清潔核能源。但僅僅通過這些想把人類文明帶出太陽系還是太困難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人類文明或許要被困在太陽系之中了。
看慣了無盡的宇宙,常常讓我們忽視掉1光年的距離到底有多遙遠!例如可觀測宇宙直徑930億光年,銀河系的直徑在16萬光年,而太陽系的直徑如果以奧爾特云為邊界大約是在3光年左右。
這3光年的太陽系範圍,就阻擋了人類文明的進一步向前,不僅僅是現在,也許是未來千百年間都是如此。當然,對於未來的預測是最難的,科技的發展有的時候就是厚積薄發,也許下一次技術革新,會把人類文明帶上新的高度。
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人類文明就是被牢牢的困在太陽系之內。旅行者一號在完成基本的探測任務之後,在距離地球65億公裡之外的地方,曾受控掉轉相機拍攝下地球的美照,從其它天體上回望地球,也許我們的感受是這樣的,如下圖所示!
但旅行者一號拍攝的地球照片完全不同,它帶給了人類文明另外一種思維體驗,地球在整張照片中「卑微」的如一粒灰塵,而實際上它就是不到一像素的小藍點,最後這張照片被命名為「暗淡藍點」。
那裡就是我們的家園,地球上數百萬個物種38億年的發展演化史都發生在這個暗淡藍點上,它包含了我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在茫茫宇宙星空之中這個小藍點就是人類目前唯一的生存家園。
其實換一種角度來思考,人類文明被困在太陽系之中或許是一件幸事!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