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文西密碼講什麼(看達文西密碼續集但丁密碼之前)
2023-05-28 08:50:38 1
先來猜一道題,你知道在中國,很賺錢的外國作家有誰嗎?J.K.羅琳?村上春樹?託爾金?
這些答案都對,不過千萬別忘了他,
丹·布朗。
並且,由丹·布朗創作的《達文西密碼》系列最新續作《但丁密碼》,馬上就要登錄大銀幕,揭開它神秘的面紗了。今天,主要是給大家科普一下這部電影的一些知識。
《但丁密碼》海報
丹·布朗出生於數學教授與宗教音樂家共同組建的家庭,他出過唱片,寫過小品,還當過西班牙語教師。不過說到令他名聲大噪的作品,一定不得不提那部風靡全球的《達文西密碼》。
小說2003年一經出版,隨即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
2006年,曾執導《美麗心靈》的知名導演朗·霍華德,接過「達文西密碼系列」作品這一炙手可熱的超級IP,先後將《達文西密碼》《天使與魔鬼》搬上大銀幕。距離《達文西密碼》上映整整十年後,我們終於又等到了《但丁密碼》。
《但丁密碼》導演,朗·霍華德
影像風格以「短平快」著稱的朗·霍華德,與推理解謎見長的「密碼」IP相遇,從前兩部影片中,我們已經領教到了這個由「準文科生」破案的系列有多燒腦。 一位書友曾經說過,如果知識通過性傳播,一定要先把蘭登教授睡了。 《但丁密碼》原作小說《地獄》中,與前作一樣,行走的百科全書——男主角蘭登教授,張口閉口都是一連串文學藝術專有名詞,如果不事先做好功課,雖然不會完全看不懂劇情,但解謎的樂趣肯定會打折扣。所以在這裡,專門為大家拎出了幾個潛伏在《但丁密碼》文字背後的線索,相信帶著這些故事去看電影,你也會成為同行的人中,腦容量最大的那個線下「蘭登教授」。
線索一
《神曲》
但丁泡妞不成的吐槽合集
這裡先來給大家來一個小科普,《但丁密碼》英文片名為INFERNO,即義大利文中的「地獄」一詞,也是《神曲》第一章的篇章名。在《神曲》中,有一位不得不提的重要人物,名叫貝阿特麗採,由這個名字,可以牽引出一段文學史上最著名的柏拉圖戀愛。
傳說在但丁九歲的時候,遇到了一位名叫貝阿特麗採的小姑娘,有著詩人之心的但丁,被這位小姑娘深深擊中靈魂。
後來,但丁在他的詩集《新生》中,曾描寫他九歲時見到貝雅特麗齊時的感情:「這個時候,藏在生命中最深處的生命之精靈,開始激烈地顫動起來,就連很微弱的脈搏裡也感覺了震動。」
但丁與貝阿特麗採邂逅,亨利·豪裡達,1883
八年以後,但丁又一次在佛羅倫斯街頭偶遇貝阿特麗採,然而不久,貝阿特麗採嫁就做人婦,又匆匆離世,令但丁耿耿於懷。他將這位念念不忘的靈魂伴侶,寫入長詩《神曲》,以聖女的身份,引領他穿越地獄人間,走向天堂。
值得一提的是,在電影中,也有兩對人物,分別呼應了但丁與貝阿特麗採之戀,一為正義一為邪惡,在此埋個梗,等你發現了,歡迎回來給我答案。
線索二
波提切利《地獄圖》
一言不合就畫個圈圈詛咒你
電影中,蘭登教授發現的第一個線索,就是波提切利根據《神曲》,所創作的《地獄圖》。
波提切利是文藝復興早期佛羅倫斯畫派的最後一位畫家,以往我們熟悉的創作風格是這樣的:
春,波提切利,約1476~1478
或是這樣的:
維納斯的誕生,波提切利,約1487
但《地獄圖》呈現的則是完全不同的景象:
地獄圖,波提切利,約1485~1495
根據但丁的描述,地獄形似一個上寬下窄的漏鬥,共9層,中心在耶路撒冷,從上到下逐漸縮小。
第一層是林勃(Limbo,注意這個詞,《盜夢空間》中的「迷失域」,就使用了這個詞),生於基督之前未能接受洗禮的古代異教徒,在這裡等候上帝的審判。其餘八層,罪人的靈魂按生前所犯的罪孽(貪色、饕餮、貪婪、憤怒、信奉邪教、強暴、欺詐、背叛),分別接受不同的嚴酷刑罰。
《地獄圖》局部
第一層地獄中,有不少都是我們熟悉的名字,包括詩人荷馬,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數學家歐幾裡得等人,悉數在列。
《神曲》插圖
在這裡特別提及一下,關押在地獄第二層,那些觸犯色慾的罪人,他們中有特洛伊的海倫和帕裡斯王子,也有埃及豔后和迦太基女王。對於他們的刑罰,則是讓他們的靈魂赤裸相擁,在風中飄蕩,永不落地。(默默說但丁也是個浪漫的人)
《神曲》插圖
線索三
從瓦薩裡長廊到碧提宮
美第奇家族教你如何有逼格的買買買
在《但丁密碼》中,蘭登教授與神秘女子穿越大半個佛羅倫斯,不誇張的說,所到之處步步都是古蹟。其中兩個重要的地標,瓦薩裡長廊與碧提宮。
《但丁密碼》劇照
佛羅倫斯曾被民國時期的文人譯為「翡冷翠」(多好聽!),那麼瓦薩裡長廊就是翡冷翠名副其實的「冷翡翠」,因為在它作為觀光景點開放之前,極少人知曉這條長廊的存在。瓦薩裡長廊是一條封閉的高架通道,連接著維奇奧宮和碧提宮,由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最知名的名門望族——美第奇家族興建。
美第奇家族從15 世紀到18世紀出了3位羅馬教皇和兩位法國皇后,實際統治佛羅倫斯近3個世紀,被稱為佛羅倫斯「無冕王」。舉世聞名的烏菲茲美術館,就是的美第奇家族曾經辦公的地方。這個家族並不是普通意義上的暴發戶,雖然和所有貴族們一樣,美第奇家族也是一言不合就買買買的任性,但被他們收入囊中的,多半是名家畫作、雕塑,以及數不清的藝術品。
瓦薩裡長廊外部
1549年,美第奇家族的二公爵科西莫一世,買下了碧提宮,在巴黎的凡爾賽宮落成前,它一直是歐洲最奢華的宮殿。為了能更方便的從新家碧提宮到烏菲茲辦公廳,美第奇家族決定,從維奇奧橋一側建起一個通往碧提宮和烏菲茲宮辦公處的地上走廊,由知名藝術家喬治奧·瓦薩裡親手設計。名義上是專為公爵兒子的婚禮而建,實際卻為了方便美第奇家族避開普通民眾及潛伏的殺手。
瓦薩裡長廊內部
如今瓦薩裡長廊聞名世界,原因之一在於,這裡收藏了多位知名藝術家自畫像,西班牙的委拉斯開茲、俄國的夏加爾、荷蘭的魯本斯和倫勃朗等畫家的大作,都在這裡找到了安身之處。
線索四
不死總督恩裡克·丹多洛
史上著名老不死的攪屎棍
蘭登教授一行人,通過但丁面具留下的提示,「只有死亡之眼才能撇見真相」,成功找到開啟接下來關卡的重要線索人物,最高齡的威尼斯總督,恩裡克·丹多洛。
《但丁密碼》劇照
恩裡科·丹多洛是第四次十字軍東徵中,至關重要的人物,據歷史記載,丹多洛任威尼斯總督時已年逾八十,頭腦卻精明的把一票人涮得團團轉。
恩裡科·丹多洛肖像
第四次十字軍東徵,本來要攻打穆斯林統治下的埃及,以作為解放耶路撒冷的基地,卻被總督丹多洛改變了矛頭。當時一位自稱東羅馬帝國王子的政變流亡者,許諾丹多洛,如果能幫助他奪得王位,就提供給威尼斯大量錢糧,並使其享有在地中海地區的貿易特權。丹多洛便趁機用威尼斯商船將十字軍運往君士坦丁堡,轉而將拜佔庭帝國拖入戰爭泥淖。
《但丁密碼》在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取景拍攝
誰也沒有料到,這個眼盲、駝背又重聽的小老頭丹多洛,竟然成為13世紀整部歐洲史的執筆者。他憑藉自己的深謀遠慮(奸詐狡猾、利慾薰心、見風使舵),為威尼斯奠下了百年繁榮根基,但也攪亂了亞歐大陸整體的政治穩定局勢。據說丹多洛在九十歲高齡時,還站在聖馬可廣場上,雖然無法看見,卻在鼓勵十字軍東徵。去世後,他的骸骨被安放在伊斯坦堡,著名的聖索菲亞大教堂。一個傾盡畢生精力,為威尼斯帝國謀福祉的總督,卻不得魂歸故裡,多少也有些諷刺意味。
線索五
伊斯坦堡水下宮殿
別動!此處有妖豔賤貨出沒
《但丁密碼》的高潮段落,發生在伊斯坦堡的水下宮殿。宮殿毗鄰聖索菲亞大教堂,內部結構極為複雜,又十分壯觀。
伊斯坦堡水下宮殿
古代戰爭時期,古人經常通過切斷一個城市水源的方式達到封鎖的目的,於是城市便在地下修建水宮用於儲水,以防萬一。這裡說的水下宮殿,由拜佔庭帝國時期查士丁尼一世建於公元6世紀,但在上世紀60年代才被發現,為伊斯坦堡這座號稱世界上最浪漫的城市又添上了濃重的一筆。
水下宮殿的美杜莎石柱
水下宮殿有一處看點,可以看作是《但丁密碼》埋得最深的梗。在宮殿中,每兩根相鄰石柱下,都壓著美杜莎石雕頭像,一個倒立,一個側放。美杜莎是希臘神話中最著名的妖女,因與海神波塞冬私自約會,而被雅典娜詛咒,讓她的頭髮變成毒蛇,任何直視她雙眼的人都會變成石像,後來被英雄珀耳修斯砍下的頭顱殺死。
潘多拉,約翰·威廉姆·沃特豪斯,1896
說到美杜莎,又不由得讓我們聯想到神話中另一個妖女形象,潘多拉。相傳潘多拉是火神用黏土製造出大地上的第一個女人,眾神賜予她許多禮物,美麗、聰明、好奇心,但其中一件最危險的禮物是一個漂亮的魔盒。潘多拉沒有聽眾神的勸誡,在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下打開了魔盒。儘管她及時關閉了魔盒,但是整個世界已在一剎那間被從魔盒中釋放出的各種邪惡充斥。《但丁密碼》中,就有一個美杜莎,暗藏了一個潘多拉魔盒,至於是誰把什麼藏在哪裡,還是請到電影中去細心尋找答案。
線索六
一個疑問
為什麼是佛羅倫斯與伊斯坦堡?
在《但丁密碼》的故事進程中,佛羅倫斯和伊斯坦堡兩座古城,佔據了不少的戲份,難道只是因為兩座城市的文明古蹟,可以讓蘭登教授隨心所欲的掉書袋嗎?答案顯然沒有這麼簡單。兩座城市在歷史上還曾有過相似的可怕遭遇——瘟疫。
《但丁密碼》劇照
公元6世紀,拜佔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堡舊稱)發生鼠疫,瘟疫肆虐的4個月中,在高峰時每天有1萬人死於該病;無獨有偶,公元14世紀,歐洲遭受了一場具毀滅性影響的瘟疫侵襲,史稱黑死病,佛羅倫斯正是疫情的重災區。黑死病把歐洲變成了死亡陷阱,幾乎斷送了當時歐洲三分之二的人口。
黑死病時期醫生所帶鳥嘴面具
瘟疫之所以在佛羅倫斯與伊斯坦堡尤其肆虐橫行,並非毫無緣由。電影中,蘭登教授也提及了一個重要的詞,「門廊」。兩座城市在地理位置上,都處於陸海交通的重要關隘,相同點為人口流動性強,密集性高。佛羅倫斯是歐洲重要的港口,伊斯坦堡是貫通亞歐大陸的樞紐,一旦這兩座城市,成為急性疾病爆發源頭,傳染速度之快,範圍之廣,不可想像。這也是為什麼《但丁密碼》把重頭戲放在了這兩座城市進行,至於是什麼緊張精彩的故事,我在此就不多劇透了。
《但丁密碼》海報
讀到這裡,《但丁密碼》中與文學、藝術、歷史相關的伏線,已經給大家簡單梳理了一下。「達文西密碼」系列作為推理與冒險並重的文本,每一次看到書中那些天馬行空的謎題,被變為大銀幕上真實的影像,都能夠讓書迷格外期待。跟著智商堪比福爾摩絲,知識儲備不輸大英圖書館,行動能力叫板詹姆斯·邦德的蘭登教授,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想想都激動。
不說了,我去收拾行李了。
哦對了,電影10月28日上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