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寶的成就(文房四寶的諸多雅稱)
2023-05-28 05:19:32 2
文房四寶雅稱:筆管、寸翰、柔翰、毛穎、管城子、中書令、中書君、毫錐、毛錐、龍鬚友、墨曹都統、毫州刺史墨元光、青松子、松滋侯、玄圭、烏金、組圭、龍賓、龍香劑、黑松使者、松煙都護、玄香太守、陳玄紙楮知白、楮先生、楮生、雲肪、雲藍硯石虛中、居默、即墨侯、石友、石泓、黑白月筆、墨、紙、硯,雅稱「文房四寶」或「文房四士」。前者源於梅堯臣《再和歙州紙硯》詩:「文房四寶出二郡,邇來賞愛君與予。」後者出自陸遊《筆硯紙墨戲作》詩:「水復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獨相依。」由於文人雅士珍愛文房四寶,所以給它們送了許多雅號。
先說筆(毛筆)。
筆的使用在我國已有四五千年的歷史了,今天仍有不可取代的作用。由於筆為文房四寶之首,故雅號、戲稱也多。
最早的當推《詩經·靜女》:「靜女其孌,貽我彤管。」這裡稱筆為「管」。
曹植則稱筆為「寸翰」,其《薤露行》云:「騁我徑寸翰,流藻垂華芬。」左思稱筆為「柔翰」,如《詠史》詩:「弱冠異柔翰,卓犖觀群書。」
韓愈更為筆立傳封爵,其擬人化寓言《毛穎傳》云:「毛穎者,中山人也,封諸管城,號曰管城子,累拜中書令,呼為中書君,與絳人陳玄、弘農陶泓、會稽楮先生友善。」
此傳問世後,毛穎、管城子、中書令、中書君,便成了筆的雅稱;而陳玄、陶泓、楮先生則成了墨、硯、紙的別名。
白居易稱筆為「毫錐」,故《寄微之》詩云:「策目穿如札,毫鋒銳若錐。」陸遊則稱筆為「毛錐」,其《醉中作》詩云:「驛書馳報兒單于,直用毛錐驚殺汝。」此外,筆尚有「龍鬚友」、「墨曹都統」、「毫州刺史」等諸多雅號。
次說墨。
三千年前,墨就產生了,並與筆相提並論,如《莊子·田子方》所云:「宋元君將畫圖,眾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筆和墨,在外者半。」
宋蘇易簡《文房四譜·墨譜》引唐人文嵩《松滋侯元光傳》云:「易元光,燕人也,其先號青松子,頗有才幹,封松滋侯。」
易水盛產名墨,故墨姓易,墨黑而有光,故名「元光」。墨系用松煙製成,故稱其先人為「青松子」。
這樣,「元光」、「青松子」、「松滋侯」,便成了墨的雅號或戲稱。
墨色黑而形似圭,故又稱「玄圭」,如楊萬裡《春興》詩:「急磨玄圭染霜紙,撼落花須浮硯水。」
另外,墨還有「烏金」、「組圭」、「龍賓」、「龍香劑」、「黑松使者」、「松煙都護」、「玄香太守」等雅號,語出唐馮贄《雲個雜記·墨封九錫》:「薛稷又為墨封九錫,拜松煙都護、玄香太守、兼毫州諸郡平章事。」
再說紙。紙的應用要晚於筆和墨
紙產生於東漢。《文房四譜·紙譜》引文嵩《好畤侯傳》云:「楮之白,字守玄,華陰人,中常侍蔡倫搜訪得之於耒陽,貢於天子,封好畤侯。」
楮皮白,可造紙,故稱為「楮知白」,亦稱「楮先生」,簡化為「楮生」。紙還有「雲肪」、「雲藍」之稱,如米芾《寄薛郎中》詩:「象管鈿軸映瑞錦,玉麟棐幾鋪雲肪」。袁枚《隨園詩話》卷六:「胸中多少英雄淚,灑上雲藍紙不知。」
後說硯。
硯產生於春秋時期,比紙的歷史悠久。
《文房四譜·硯譜》引文嵩《即墨侯石虛中傳》云:「石虛中,字居默,南越人,因累勳績,封之即墨侯。」於是「石虛中」、「居默」、「即墨侯」,便成了硯的雅號。硯還有「石友」、「石泓」之稱。
如王炎《題童壽卿博雅堂》詩:「判溪來楮生,歙穴會石友。」黃庭堅《次韻黃斌老所畫橫竹》詩:「晴窗影落石泓處,松煤淺染飽霜兔。」
蘇軾則稱硯為「黑白月」,其《龍尾石月硯銘》云:「萋萋兮霧轂石,宛宛兮黑白月。」硯形似月,分割為磨墨和盛水兩部分,前者黑,後者白,故有此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