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實名制的好處和壞處(快遞實名制全面推行)
2023-05-28 05:16:37 2
人民日報報導,快遞實名制實行已有月餘,但執行情況並不理想,消費者擔心個人信息洩露是主要原因。一名快遞員告訴記者,他從未查驗過寄件人的身份證:「不敢強人所難,不然就攬不到活兒了。」
說快遞實名制完全落空,那倒未必。各地執行快遞實名制的決心和力度不同,效果也就不同。
貴州安順郵政管理局抽查發現,4家快遞公司未落實實名制,對其停業整頓。西安也推出規定:快遞驗視、實名不到位,寄遞企業將停業整頓。但人民日報的報導說明,並非所有地方都能如此。
有記者體驗,在寄件人一欄填了「梅長蘇」,結果並沒有受到質疑。
是否嚴格執行,結果大不同。
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司長韓瑞林表示,為了確保快件寄遞安全,早在幾年前就推出了快遞寄運需要先驗視的規定,但並沒有嚴格執行。
然而,只要嚴格執行就可以了嗎?一直以來,關於快遞實名制,爭議不少。
快遞實名制推行不暢,並不能完全歸因於不夠嚴格。
實名制存在的一些漏洞引人擔憂。
這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信息安全保障存有軟肋。
有報導直指:大同市民劉麗最近接到一個電話,對方剛一開口,她就趕緊掛斷。「為了保護隱私,我起了個假名去網購。果不其然,稱呼我假名的推銷電話緊跟著就來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快遞如果實行實名制,我們的身份證號會不會被洩露?」
這種擔憂的背後,亂象不少。這些問題不解決,用戶很難真心支持實名制。
事實上,有評論認為,快遞實名制的推行過於倉促。
評論人常青村在北京青年報刊發題為《快遞實名制的推行太過倉促》的評論,文章直言:當快遞實名制面臨的問題都沒有解決方案時,倉促推開實名制,出現亂象就毫不奇怪了。接下來就應該調查發生的問題,抓緊制定法律、政策、制度,而不能面對亂象無為而治。
「快遞實名制是一場必要的安全升級」,評論人李杏在長江日報撰文指出,快遞實名制遇到的問題其實並非獨有,在資訊時代,對安全和效率的討論在很多領域都會涉及。實名製作為一種有效的安全制度,在民航、鐵路和通訊等公共領域得到了應用,也取得顯著的成效,將其推廣到主要由民營企業運營的快遞業,則是一次更大面積的安全係數升級。這場升級的影響不僅在快遞行業內,某種意義上,這也是一場全社會安全系統的升級。
表面上看,處罰快遞公司能夠逼迫其把實名制當回事。但根本上,用戶的利益和感受不能不考慮到,這些因素能夠產生「反制」作用,從而影響到快遞業的心態和動作。
快遞實名制遇尷尬,檢驗出了新規則的不足。既嚴格推行快遞實名制,也對規則加以修補,用實打實的改善打消用戶顧慮,這才是理性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