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最厲害的洲際飛彈(俄羅斯最強洲際飛彈)
2023-05-28 16:08:14
5
前不久,有消息稱,中國最新型的東風41洲際彈道飛彈已經進入了實戰部署階段,未來將成為中國戰略威懾力量的新基石。

無獨有偶的是3月1日,俄總統普京在2018年《國情諮文》中也提出:俄戰略火箭軍將在2019至2020年裝備RS28「薩爾馬特」洲際彈道飛彈 以提升俄戰略核威懾能力。按照俄軍方給出的數據,RS28或者說北約代號SS30「撒旦2」飛彈的重量為100噸,最大載重10噸。可以將10個75萬噸當量的分導核彈頭投放到1.1萬公裡外。按其攜帶核彈的當量計算,一枚「撒旦2」的毀傷面積就等於法國的國土面積。要知道,它的前任R36M的單枚毀傷面積才等於英倫三島。當然,這只是更直觀的體現數據而已,所以請英法兩國不要擔心。

而再算上它擁有機動發射、誘餌彈、末端機動規避等技術。從理論上說,它的確可以成為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強的洲際彈道飛彈之一。不過問題也來了,作為俄軍目前最新型號的RS28洲際飛彈,它的推進火箭使用的卻還是液體火箭發動機。由此的好處就是,其在搭載10枚核彈頭飛1.1萬公裡的前提下,長度僅為21.6米,而重量更是比RS28輕了13噸。這麼一看,這俄軍的RS28洲際飛彈還是沒跑出俄式裝備的一個最大特點:傻大黑粗!那麼回到剛才的問題上,在如今這個固體燃料飛彈唱主角的時代。俄國人為什麼還死磕液體燃料飛彈不放呢。也許毛子會這樣解釋:啊,親愛的達瓦裡希,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的推力更大,能讓我們的飛彈帶更多的彈頭、打得更遠啊。

道理是沒錯,液體燃料火箭的確推力更大,對彈體的設計要求也不那麼高。但問題是,液體燃料這玩意屬於典型的陰晴不定,不僅劇毒、易燃、不易儲存,最重要的是它有很強的腐蝕性。1960年8月,蘇聯在試射SS4」薩克「中程飛彈的過程中,加注的燃料因為彈體設計缺陷而發生了洩露。14名進行加注的飛彈兵中,有6人被腐蝕致死,另外8人雖然逃過一劫,但卻因為吸入或沾染了燃料而造成終身殘疾。咱火箭軍在從東風1到東風5飛彈的使用過程中,也被危險的液體燃料折騰的精疲力盡,這也是為什麼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咱就開始在固體燃料發動機領域進行大力投入的原因。不是戰士不努力,實在是燃料太煩人。
這也是為什麼,目前,咱火箭軍的飛彈除去少量東風5型還使用液體燃料外,其餘的飛彈都改用固體燃料的原因。該快咱就得快,但最關鍵的還是保證咱官兵的安全。那麼,為啥俄國人還這麼固執呢,難道只是因為要保證射程嗎?

這個嘛,雖然固體燃料安全、反應速度快、發射特徵信號相對較低,並且儲存時間較長,一般一組固體燃料可以在常溫狀態下儲存10年,尤其適合RS28這類機動發射的飛彈。但問題是固體燃料貴啊,不僅是技術投入高,而且使用、維護成本都比較高。對於像咱這樣不差錢的軍隊來說,肯定是選擇更安全、快速、高性能的固體燃料。但俄國的經濟狀況大家都明白,用現成的資源魔改出個性能差不多的裝備才是最優方案。因此,死磕液體火箭真的不是俄國人固執。畢竟貧窮會限制的東西有很多,俄軍沒錢大搞固體火箭,就只能繼續死磕液體燃料。順便折騰液體燃料的儲藏技術,來彌補不足。

因此說,就算這種移動發射的RS28飛彈是個奇葩的液體燃料飛彈。卻依舊阻止不了俄軍將它視為鎮國重器的心。畢竟沒錢有沒錢的玩法,還能怎麼辦,不能像咱們一樣全換固體燃料,那就只能慎之又慎,窮開心了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