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值得看的六部歷史題材電視劇(到底是主題曲成就了電視劇)
2023-06-13 06:48:26 1
最近《大俠霍元甲》正在熱播中,之前也寫過幾篇關於霍元甲的文章,看到許多喜歡這部劇的讀者留言說:趙文卓這部劇最可惜的就是沒有用《萬裡長城永不倒》作為主題曲。
並且還有許多觀眾表示說:霍元甲電視劇我只看黃元申的版本。
其實經典影視在許多人心中都是無法超越的,這麼說無可厚非。
但是我想問一句:黃元申版本的霍元甲,
你還記得他老婆叫什麼名字嗎?
你還記得陳真的師傅獨臂老人叫什麼名字嗎?
我想這兩個問題,估計在不回看,不百度的情況下,可以3秒之內回答出來的人少之又少。
但是如果我問:《大俠霍元甲》的主題曲叫什麼?
這個大家都知道,脫口而出《萬裡長城永不倒》!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經典影視劇的主題曲這麼重要?
那大家到底是喜歡那部影視呢,還只是喜歡那首主題曲呢?
下面就讓小編用當年火爆全國萬人空巷的三部電視劇來分析。
一:《大俠霍元甲》其實嚴格來說,1981年的這部《大俠霍元甲》的主題曲名字就叫《大俠霍元甲》,原唱是導演徐小明。除此之外還有羅文和葉振棠版本的,大家聽的最多的就是徐小明這個版本,因為當時大陸引進版就是徐小明唱的,而港版的是葉振棠演唱的版本。
劇中陳真的師傅獨臂老人就是由導演徐小明飾演的,這部《大俠霍元甲》是由當時麗的電視出品的,後來改名為大家熟悉的亞洲電視,而徐小明當時就亞洲電視的「優秀員工」,他一直肩負著跟TVB對抗的大任。
那些年大家看過的許多經典連續劇,其實很多都是亞洲電視的劇集,比如《武則天》《銀狐》《我和春天有個約會》《我和殭屍有個約會》等等,還有那部甄子丹的《精武門》也是出自亞洲電視。
《萬裡長城永不倒》作曲者是黎小田,作詞者是盧國沾。
這首歌曲至今聽到,仍然是激情澎湃,整體氣勢磅礴大氣,正氣凜然。稱之為愛國主義歌曲的巔峰之作一點也不為過,甚至有人說唯一能與之相提並論的歌曲只有《義勇軍進行曲》。
2001年趙文卓的版本,2007年鄭伊健的版本,還有其他一些不廣為人知的版本,都是用的《萬裡長城永不倒》作為主題曲。這次趙文卓新版只是購買了版權,作為背景純音樂出現在電視之中,首次出現就是霍元甲和王五塔林結拜那場戲。
我想導演組也有他們的想法吧,如果用經典老版本的《萬裡長城永不倒》作為主題曲,那麼肯定有人會說啃老本,用來收割情懷,所以這次主題曲是原創歌曲。
影視劇都有主題曲,插曲,配樂,特別是電視劇集數通常最少20集,往往就需要一首歌曲來點題,所以才叫主題曲。意義就是讓觀眾知道這個片子到底是演的什麼,整部劇的核心思想是什麼。
《萬裡長城永不倒》之所以經典,是因為這首歌曲與《大俠霍元甲》的劇情和核心思想高度吻合。
這裡是全國皆兵,歷來強盜要侵入,最終必送命!
這個就是歌曲所表達的中華民族精神。
江山秀麗,疊彩峰嶺,問我國家哪像染病?
在這裡結合《大俠霍元甲》的時代背景,列強入侵,清廷腐朽,內憂外患,國人被恥笑為東亞病夫,看到河山被列強宰割,人民被奴役,然後通過霍元甲的精武精神,來改變現狀,才發出下一句吶喊:衝開血路,揮手上吧,要致力國家中興!
無論是在歌曲旋律和意境方面,還是作詞方面,這首歌曲都是非常完美的,毫不誇張的說,這首歌曲當年只要是會開口說話的三歲小孩都會唱上幾句,足以說明這首歌曲的傳唱度。
二:《上海灘》前奏響起,浪奔浪流,大家都會知道這是《上海灘》。
關於這部劇,我就不問是否記得誰了,因為我自己都不記得了。
但是我會唱《上海灘》,理由同《萬裡長城永不倒》。
《上海灘》作曲顧嘉輝,作詞黃沾,演唱者葉麗儀。這兩位被稱呼為「輝黃組合」,顧嘉輝幾乎包辦了當年所有TVB的電視劇主題曲,插曲,片尾曲,是TVB的音樂總監。
如果要說真正的中國風歌曲,我只認顧嘉輝,是一位真正的作曲家,他的歌曲通常都包含了強烈的中國特色的樂器在裡面,韻味十足。
在每次顧嘉輝的演唱會中,葉麗儀都會演唱這首《上海灘》,並且無數次感謝顧嘉輝先生這30多年帶給她的名利。
在演唱會中,葉麗儀表示,當年手機出了《上海灘》的彩鈴,她就憑藉這首歌的版權,就收取了驚人的費用,更不用說這麼多年來,在世界各地的演出帶來的利益了,無論在哪裡演出,這首都是必唱歌曲。
現在有許多歌曲現在被一些優秀的歌手翻唱的,而這首《上海灘》只有葉麗儀能唱出其中的韻味,葉麗儀渾厚奔放的嗓音完全就是唱出了上海灘紛紛擾攘的爭鬥和刻骨柔情。
圖片中是2015年顧嘉輝榮休盛典演唱會,葉麗儀已經67歲高齡了,但是整首歌唱下來,無論在是音準方面,還是氣息方面,都跟當年沒有變化,完全可以說是現場唱片版。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灘》一共有三部,三部的主題曲都是葉麗儀演唱的。
浪奔,浪流,萬裡滔滔江水永不休
劇中的主角許文強正如滔滔時代潮流的風流人物,他一生的跌宕起伏,也如浪花般千迴百轉,起落不斷,把大上海的風雲變幻刻畫得如在眼前。
淘盡了,世間事,混作滔滔一片潮流。
副歌的旋律變為悠長緩和的弦樂,仿佛一個人在嘆息著訴說世間的紛紛擾擾。這部劇講述的不僅是許文強與馮程程的愛情故事,更多的是那個年代上海的社會圖景,各種思潮的激蕩,各個幫派的恩怨情仇,階級間的鬥爭等等都使得這部劇在立意上具有同時代電視劇沒有的高度。
愛你,恨你,問君知否,似大江一發不收,轉千彎,轉千灘,亦未平復 始終爭鬥。
馮程程深愛著許文強,但在上海這個爾虞我詐,波譎雲詭的社會,她沒有選擇,許文強的仇人是她的親爹,在愛情與親情的博弈中,她只能站在與許文強對立的陣營。愛恨情愁的交織卻是如此的自然,扣人心弦,完美表現出了馮程程對許文強的複雜情感。
仍願翻,百千浪,在我心中起伏夠
歌曲的最後,又給人有一種釋然而又讓人傷感惋惜的情緒。上海灘裡發生的一切恩怨情仇,仿佛一場夢,化為一朵朵浪花飄零,偶爾泛起心中的波瀾。
一首歌曲就把整個大上海的風雲變幻刻畫得仿佛就在眼前 。曲調的大氣,歌詞的愛恨纏綿令這首歌曲深植人心,成為華語歌壇的經典作品。
三:《鐵血丹心》《射鵰英雄傳》當時是分為三部上映的,《鐵血丹心》是第一部,其餘兩部分別是《東邪西毒》《華山論劍》。如果說歌曲傳唱度呢,《鐵血丹心》排第一,《世間始終你好》排第二,而《一生有意義》是最沒存在感的。
周星馳的電影《美人魚》之中,《世間始終你好》作為宣傳曲是由鄭少秋和莫文蔚演唱的,在顧嘉輝這場演唱會之中,是群星演唱的,也是由資歷最高的鄭少秋和汪明荃開場。
《射鵰》三部曲作曲都是顧嘉輝,但是只有後兩部作詞是黃沾,而《鐵血丹心》作詞是鄧偉雄。
這三首歌曲都是由羅文、甄妮合唱的,喜歡K歌的朋友們應該最熟悉圖片這個版本了,因為大部分卡拉OK裡面都是這個演唱會版本。
當然也有許多其他歌手合唱的版本,比如顧嘉輝這場演唱會,因為羅文過世很久了,所以是由葉麗儀和張敬軒合唱的。平心而論,這首《鐵血丹心》葉麗儀的嗓音明顯沒有甄妮合適,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音樂平臺搜索的試聽對比一下。
2017年蔣家駿導演的這版《射鵰英雄傳》,非常討喜的地方就是沿用了《鐵血丹心》的純音樂,並且做出了一些改編,這個思路是非常正確的,如果開頭用粵語版本的歌曲,就會讓人覺得特別違和。
第一個高潮部分就是邵兵飾演的郭爸爸為了保護自己的妻子,和義兄的妻子,被官兵殺死的瞬間,《鐵血丹心》的音樂響起之後無數觀眾淚奔,當然也包括我在內,哭的稀裡譁啦的。感覺這部劇之所以成功,沿用了這首歌曲,至少佔據了50%的功勞。
哪怕是楊康活成了黃藥師,雖然這是導演的賣點之一,這些都不是觀眾們期待的。對於這首歌曲,我也不做過多的歌曲鑑賞了,我們來說回文章主題,到底是這些影視劇經典呢,還是因為裡面的主題曲經典,才導致人們一直念念不忘舊版本?
其實答案已經很明顯了,電視劇和主題曲都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
這三部電視劇之所為成為當年的三大神劇,就是因為歌曲與電視劇的內容十分貼切,真正做到了「歌劇」合一融為一體。反觀現在的影視劇,能夠做到這樣效果的主題曲少之又少。在我心中,新作能夠和舊作相比較的主題曲,只有黃日華版本的《天龍八部》主題曲《難念的經》。
當年李亞鵬版的《笑傲江湖》,當我看到曲洋跟劉正風要到山上演奏笑傲江湖的時候,我無比激動,因為《笑傲江湖》電影是我非常喜歡的,所以我很好奇央視版本會是什麼樣的曲子。
可惜我失望了,這風景是非常秀麗優美的,但是這個《天地作合》真不敢恭維,我以為他們還在熱身之中沒有開始呢,結果就完了,整支曲子慢悠悠的,一點不符合《笑傲江湖》的意境。
這曲子挺合適打太極的,又或者是合適那種喜歡聞沉香的人士,一邊欣賞這首音樂,一邊慢慢聞香。這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古意有了,高山流水的隱逸氣息有了,卻偏偏缺少了畫龍點睛的點題之功效,這是最為致命的。
江湖,都以「刀光劍影、腥風血雨、人心險惡」等詞語來形容。像午馬、林正英兩位已故的演員,泛舟泱泱江水之中,黃昏之下,琴聲悠悠,命不久矣,而於滄海之中一聲笑,多少凡塵俗世至於胸外,怡然風流,真正的笑傲江湖,或許就是此重境界吧!
好的影視作品就需要好的影視音樂,特別是到了感情渲染的部分,當你覺得心中有什麼東西被劇情揪著的時候,這個時候一首符合劇情的歌曲響起,就會感覺這首歌就應該出現在這個位置,然後你心中那塊被揪著的地方,就漸漸被音樂所打開了。
當一首主題曲恰到好處的時候出現,你就會深深記住這部劇,更加會深深喜歡上這首歌。
甚至有些時候會有這樣一種情況,有一些歌曲早於影視劇面世,聽上去平平無奇,但是當你在某部劇裡面聽到歌曲響起的時候,你會發現這首歌瞬間特別好聽了。
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過這種情況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