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連載專區目錄索引(小說論第一章小說的要素)
2023-06-05 11:46:57 1
老丁頭不像宋老頭那樣有早起的習慣。當宋老頭進門時他還在懶床。宋老頭不由分說上前一把掀掉了被子:「起來啦,太陽曬屁股了。」
「幹嗎幹嗎,你發什麼神經?」老丁頭趕緊套上褲子下床了。
「你不是要我寫小說論嗎?我寫了第一章,交作業來了。」
「嘿,說你胖你還喘上了。我是腌臢你的!聽不出來嗎?」和宋老頭單獨在一起的時候老丁頭也就不裝了,一嘴的家鄉土話。
「你不知道我這個人是一根筋嗎?我還就當真了。我跟你說啊,這回我可要正八經地寫一部辯證唯物主義的小說論了。」
「算你牛叉,行了吧?可是你寫不寫的與我何幹?」
「想耍賴?門都沒有!是你讓我寫的,你就得負責到底。」
「碰瓷是吧?你要我負什麼責?」
「你得給我當第一讀者,得提意見,和我吵架。」宋老頭把眼睛一瞪。
「我真服了你。好,我就來啃這個酸果,當你的第一讀者。讓我先喝碗稀飯總該行吧?」
「我陪你喝。我也沒吃早飯呢。凌晨3點寫到現在,剛完成就跑你這來交稿了。」
丁老太趕緊把早餐張羅好。蔥油雞蛋餅、酒釀小丸子、小米粥、小籠包子,挺豐富的。吃了早餐,老丁頭打開手稿,一邊看一邊發問:「小說要素包括人物、環境、情節、結構、敘述、描寫、作者和讀者。你這寫的都是些啥玩意兒?亂七八糟。」
「我這寫的就是小說的本質及構成要件。」
「那你說小說的本質是什麼?」
「小說的本質就是通過塑造形象而揭示社會生活的本質。」
「你這扯得驢唇不對馬嘴。文學說到底就是人學,就是表現人性!」
「社會生活是由人的活動構成的,因此人就是社會生活的核心。人性包含在社會生活本質之中的而不是游離於社會生活之外。人與人的關係,人與環境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看似錯綜複雜,其實都是圍繞著利益展開的。只要抓住了利益分析這個綱,社會生活的本質就昭然若揭了,人性也就一目了然了。利益分析是個綱,綱舉目張。」
老丁頭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你這樣說太空洞,對具體的小說創作毫無意義。別人為什麼要看你的書?不是要聽你講不著調的大道理。你這是小說論,讀者最直接的目的是學會寫小說。你能讓人家學會寫小說嗎?」
「當然可以。我們現在就來現身說法。我和你就是人物。現在你家就是我倆活動的環境。把我們討論、爭論的語言、行為活動以及心理活動寫出來,就是小說了。」
「瞎掰,你這只是客觀描摹,寫出來充其量只是個場景。你說的社會生活的本質和人性在哪兒呢?」
「我為什麼要寫這部《小說論》?源於你我對文學認識的分歧。我們幾十年交情的老朋友為什麼還會產生這種分歧呢?這裡就有文章可作了。你把這些內在的聯繫都理清楚了,那社會生活的本質,你我的人性就都在其中了。」
「我看你是越扯越離譜了。你剛才不是說利益分析是綱嗎?你說我們倆之間有什麼利益糾葛,如何進行利益分析?我和你之間的爭論與社會生活的本質有何關係?你又如何來分析你我的人性?」
「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關於你的這些問題我肯定會在以後的章節中一一去寫的。本章的重點就是:任何文藝創作的主旨都是塑造形象。脫離了形象便再無藝術可言。小說就是塑造特定環境下的人物形象。這個塑造的過程就是典型化的過程。所謂典型化就是通過具體而生動的藝術形象來抽象出人物行為的內在聯繫,這就是生活的本質。這也叫作形象思維。形象思維是藝術創作的基本思維方式。」
作者:頌明
2021年10月8日星期五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今日頭條•八公山視界」,歡迎評論留言!讓我們一起在圖文中內省於心,外察世界,感受生活,升華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