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祠必看景點(跟著榜單去旅行)
2023-06-26 21:13:04 2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楊帆 圖據受訪者
3月11日晚,由中國文物學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遊案例推介活動」終評會落幕。由文化遺產、考古、旅遊、博物館等領域的15名專家組成終評委員會,通過綜合評議、實名投票遴選出「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遊案例」和「2021全國文化遺產旅遊優秀案例」。其中,文旅資源豐富的四川佔據十佳之中的兩席,「品味老成都 暢遊大三國——成都武侯祠文旅融合創新項目」、「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主題旅遊項目」成功入選「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遊案例」。
據了解,除了四川兩大文旅項目之外,入選「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遊案例」的還有安吉古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研學旅遊項目、南海I號主題研學旅遊項目、北京故宮冰窖服務區等文旅項目。
遊客在金沙博物館園區旅遊休憩
首批全國重點文保單位
成都武侯祠是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現存唯一君臣合祀祠廟和久負盛名的劉備、諸葛亮及蜀漢英雄紀念地,有「三國聖地」之美譽。近年來,武侯祠緊隨文旅深度融合趨勢,充分利用遺產資源稟賦,打造了以「品味老成都·暢遊大三國」為主題的文旅融合創新項目。
據了解,「品味老成都·暢遊大三國」項目以現有遊覽空間和經典遊線為基礎,深入發掘常態遺產旅遊及常年研學、社教、推廣活動的社會價值和品牌特質,打造出「三國季」「武侯祠成都大廟會」為代表的大型文化活動和錦裡特色文旅街區,年吸引遊覽參觀和參與活動的觀眾量已超過1500萬人次,「三國季」此前還獲評「四川省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活化利用最佳案例」。
武侯祠小喜神
武侯祠成都大廟會和錦裡特色文旅街區也是此次成功入選的一大因素。2005年起,武侯祠博物館每年農曆春節期間舉辦「武侯祠成都大廟會」,經過十餘年的積澱發展,現在每年廟會可連續半月推出遊喜神方、仿古祭祀、觀燈夜遊、精品展覽、文藝匯演、美食體驗、創客空間、非遺展示等多個品類的百餘場活動,展示三國文化的傳統特色和文物精品,再現老成都春節遊喜神方、出南門拜喜神、摸喜神石的民俗。錦裡是武侯祠打造的兼具歷史文化和文創產業特色的文旅融合特色街區,可以滿足遊客吃住行遊購娛全方位需求。
首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是在商周金沙遺址原址上建立,以保護、研究、展示金沙遺址及古蜀文明為宗旨的專題博物館,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以及2020年「全國最具創新力博物館」等榮譽稱號,是成都最重要的文化窗口之一,被譽為成都市的文化名片。
金沙遺址發現於2001年初,分布範圍約5平方公裡,已發現大型墓地、建築基址、祭祀活動區、一般居住址等重要遺蹟,出土珍貴文物上萬件。被認為是繼三星堆之後在成都平原新崛起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距今三千年前後古蜀國的都邑所在,先後被評為200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首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金沙遺址出土的「太陽神鳥」金飾作為遠古先民太陽崇拜的重要物證,其圖案被確定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和成都城市形象標識核心圖案。
金沙遺蹟館祭祀區原狀展示現場
作為「2001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和「百年百大考古發現」,金沙遺址的發現將成都建城史提前到距今3000年,還與寶墩文化、三星堆文化、十二橋文化、船棺遺址等共同勾勒出古蜀文明從起源、發展到衰亡的發展輪廓,極大地豐富了古蜀文明內涵。金沙遺址的發現再次證明成都平原是長江上遊文明起源的中心,是中華文明重要的組成部分,為中華文明起源「多元一體」學說的確立提供了重要佐證。原址上建立的金沙遺址博物館將上述文化內涵轉化為可讀可看的基本陳列、園林景觀等,與館內保存的大型濱河祭祀考古發掘現場及眾多珍貴的館藏文物一起成為博物館最重要的歷史文化遺存和旅遊資源,吸引了上千萬中外遊客入館參觀,被納入成都、四川省乃至全國的重要文化旅遊線路。
錦裡
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遊案例名單
1、安吉古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安吉古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研學旅遊
2、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主題旅遊項目
3、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昔日的貿易商船 今天的文化方舟」南海I號主題研學旅遊項目
4、故宮博物院:北京故宮冰窖服務區
5、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品味老成都 暢遊大三國——成都武侯祠文旅融合創新項目
6、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考古探索中心:大明宮書院考古研學活動
7、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文旅融合項目
8、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主題旅遊項目
9、廈門胡裡山炮臺保護中心:廈門胡裡山炮臺文旅融合實踐案例
10、山東綠地泉控股集團:海峽兩岸敬天祈福活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