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楊金(藝評楊金為世間判公道)
2023-06-18 07:16:58 1
文丨楊金
9月19日起,由最高人民法院、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湖南廣播電視局指導創作的電視劇《底線》正式登陸湖南衛視、芒果TV、愛奇藝。該劇立足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法治建設的輝煌成就,以當代人民法官為創作原型,集合了全國40餘個典型案例,全面講述了三代法院人在一樁樁司法案件中不畏艱險,堅守司法、道德、人性底線的故事,生動刻畫了新時代踐行初心使命、司法公正為民的法官群像,凸顯了人民法官對公平正義不懈追求的光輝人性。
題材內容上,深度還原生活、引人共鳴
一段時間以來,國產司法題材的電視劇因為取材難和尺度把握難等問題,一度鮮少有人碰觸。《底線》是首部全景呈現我國司法改革最新成果的電視劇,它在填補影視劇領域全景式法治題材作品的空白上進行了一次迎難而上的突破。
為真實還原法官的形象,該劇主創人員深入全國60餘家法院採風調研,採訪了200餘名一線法院工作者,建立人物原型檔案,收集了500餘件司法理念典型、社會關注度高、情理與法理交織的代表性案件,加上對劇中內容、場景、服化道等細節的專業性把關和演員們幾個月來沉浸式體驗法院日常,以及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長沙縣人民法院提供大量拍攝場地,整部電視劇唯真不破。
該劇涉及到的40餘個大小案件,均改編自真實案例,涵蓋了很多社會熱點事件,庭前、庭審、合議的真實流程也搬上了銀屏,輸出了大量正確的知識點,並對案件的講述不偏頗、一切以法律為準繩進行判斷,在引發觀眾強烈好奇心的同時,也達到了普法宣傳的目的。
藝術表現上,單元式解構方式增強了觀賞性
不同於展示激烈對抗的美式律政劇和講述大善大惡的日式律政劇,電視劇《底線》走的是一條符合中國觀眾審美習慣、思維習慣的表現手法,採用單元式解構的方式,在「大案套小案」「一案接一案」的框架結構中展開敘事,在極具煙火氣的溫暖現實主義中感知中國司法改革路上「民法典施行」「員額法官制」「辦案責任制」等豐碩成果。
在該劇中,主線劇情一個接著一個,其中既有「主播直播猝死案」「職場性騷擾」等大案要案,也有「跨國離婚案」「明星虛假訴訟案」等新型矛盾糾紛。而單元式懸疑劇的優勢是可以通過一個個案例來探討社會問題,讓觀眾在跌宕起伏的劇情中參與話題討論,具有極強的觀賞性。比如,劇集一開場就以「辱母殺人案」「女主播直播猝死案」「女性職場騷擾案」為引,伴隨多起民生案件的矛盾調處,這種大案小案接踵而至,民生調解紛至沓來的節奏,吊足了觀眾的胃口。其中,沒有籤訂勞動合同的女主播駱優優直播間過勞猝死,家人與經紀公司從調解賠償到對簿公堂,即使在駱優優死後,公司和父母都在想著不遺餘力榨乾她最後一絲剩餘價值。電視劇把真實又殘酷的現實展示出來,引發了人們對新行業的行業漏洞、不健康的行業機制的思考。與此同時,併線展開的「辱母殺人案」中,雷星宇因母親受到討債人羞辱而失手殺人傷人,主審法官與合議庭審判員就此展開了雷星宇的行為是否構成「正當防衛」而產生不同觀點碰撞,讓觀眾聚焦當事人的視角解讀刑事案件的背後故事,富有吸引力。
人物塑造上,演員演技可圈可點、精彩紛呈
電視劇《底線》演員陣容強大,為觀眾奉獻了一場演技盛宴。不管是老戲骨張志堅、王勁松、畢彥君、吳彥姝等,還是實力派演員靳東、劉敏濤、嶽暘、印小天、黃小蕾、李乃文、馮嘉怡等在劇中的出色演繹,為專業性極強的法治劇提供了質量保證。
比如,在一場靳東、王勁松、張志堅的三人對手戲中,演員們生動有趣的對白、豐富到位的表情以及細微的肢體語言,都非常自然,非常富有表現力。基層法官立案庭庭長方遠(靳東飾)因為在會上向領導「提建議」的行為被副院長兼師傅張偉民(張志堅飾)找來單獨談話。方遠斷定這次少不了挨罵,就把民一庭庭長陳康(王勁松飾)騙來。畫面從張院長最開始劈頭蓋臉的批評,到方遠和陳康反客為主,一唱一和把張院長氣到離場。三個人的表演流暢自然,將角色的生活化表現得淋漓盡致,讓高冷的法官群體成了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值得一提的細節是,方遠的塑普給這部劇也增添了幾分喜劇色彩。
當然,劇中處處體現出的「人情味」也是一大亮點。劇中有個情節,方遠參與了一對夫妻的離婚調解審判,在調解環節,原告和被告各執一詞,不僅態度強硬,而且當著孩子的面大吵大鬧,讓孩子受到驚嚇而痛哭。這時,方遠迅速把孩子抱出法庭安撫,等原被告雙方冷靜之後又抱著孩子回去重新調解,畫面非常暖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