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廣場成都(成都往事金融夢開始的地方)
2023-06-18 09:50:48 2
成都的金融業經歷了從票號到銀行的發展變化,這期間誕生了金融業的另一種形態——銀號和錢莊。它們躋身東大街一帶,與各大銀行一起見證著「首街」的繁榮。
神鳥知訊×成都市地誌辦聯合推出的「成都往事」系列報導,今天就帶大家一起去看看成都的「金融夢」開始的地方——東大街的昔日繁華。
民國7年(1918年),一家名為「信成」的錢莊在上中東大街開業。這是成都開設的第一家以「錢莊」命名的行莊。隨後,四川歷史進入防區時期,軍閥官僚紛紛介入金融行業。一時之間,東大街一帶銀號、錢莊遍布,成為成都金融業的另一股強大勢力。
1925年,川軍將領鄧錫侯以銀元5000元在西東大街開設康泰祥銀號;1927年,二十四軍將領開設的銀號有劉文成在西東大街的成益,劉文彩在暑襪街的人和、利華,石肇武在暑襪街的肇記;二十九軍將領開設的銀號有孫德操在走馬街的德順長、董長安在走馬街的德安、任昌鵬在走馬街的崇實錢莊。
這一年,光是鄧、田、劉三軍人物開設的銀錢行莊即達15家。還有原川軍第七師師長陳國棟在北新街的福川銀號,原川軍司令部財務處長劉學優在北新街的東升銀號,以及法國駐成都領事館秘書鄭紹卿在總府街的馥記銀號等。
▲ 鄧錫侯
在軍閥官僚大勢興辦銀號錢莊的同時,成都的商幫人士也加入這一行當。從民國16年(1927年)到次年,短短一年之間,商幫人士新開設的銀號達14家,東大街一帶佔了11家。其中不乏為人們所熟悉的名字,諸如馬裕隆、天佑生、大同裕等,成都的行莊以旺盛的勢頭在東大街區域內飛速發展,成為民國時期本土金融業中不可忽視的力量。
抗戰爆發後,以東大街為中心的銀錢業保持了持續發展的勢頭。1939年,復興華、華慶豐兩家銀號開業;1940年,匯通、涪泰開業;1941年,聯成、昌泰等23家銀號相繼開業,僅東大街就佔了半數以上。
▲ 1909年4月,成都東大街
抗戰勝利後,不斷有銀錢行莊在東大街片區開設總號和分莊分號,如上東大街的川大銀號總號,上中東大街的宜豐錢莊成都分莊等。還有中祥、義豐、複利、永生、惠川、志城……它們都曾在這裡輝煌過。
燦爛的血脈傳承至今,背負歷史使命的錦江區一如既往地延續和發展著東大街的金融夢想,「中國西部華爾街」的宏偉藍圖將續寫這裡的繁榮,開創新的輝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