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齊哈爾省會最新消息(消失的省會之齊齊哈爾)
2023-07-02 02:28:02 3
如果問齊齊哈爾和吉林最恨的是什麼?肯定是鐵路,沒有沙俄當初修的這玩意兒,齊齊哈爾和吉林幾百年的經濟中心和政治中心肯定不會易主,車牌開出去妥妥的吉A或黑A。
一條中東鐵路成就了名不見經傳的長春和哈爾濱,改變了整個東北的經濟版圖,據說在1887年開始修鐵路的時候,齊齊哈爾人口11.55萬人,而同一時期,哈爾濱只有3萬人。
吉林美景
解放後的前幾年是兩個省會最後的輝煌,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調整東北版圖,松江省和黑龍江省合併,黑龍江省會由齊齊哈爾市遷往哈爾濱市,吉林省會由吉林遷往長春。兩個老省會的失落,也就是在那個時候開始的。
齊齊哈爾市,源自達斡爾語,是「邊疆」或「天然牧場」之意,擁有「世界大溼地、中國鶴家鄉」的美譽。是國內老工業基地之一,素有「鋼鐵機械城」之稱,有被周恩來總理譽為「國寶」、「共和國長子」的第一重型機械廠和「掌上明珠」北滿特鋼,有亞洲地區最大的鐵路貨車生產基地齊齊哈爾車輛和位居中國工具機行業「十八羅漢」前列的齊重數控和齊二工具機股份有限公司,還有和平、建華、華安三大軍工生產企業。
鶴鄉
但也只能說曾經,衰老的痕跡和同樣高齡的員工們,都在訴說著這些重工業當年如何如何。從國民生產總值數據中可以看出,2019年齊齊哈爾市人口527萬,實現GDP總量1128.9億元,2020年上半年數據是433.7億元,成績基本可以算是黑龍江省的第三位或第四位。
2019年按可比價格計算,齊齊哈爾第一產業增加值338.1億元,增長2.6%,這在國內大城市中很不錯的,其中農業和畜牧業發達,中國(齊齊哈爾)綠色食品博覽會每年在此召開;第二產業增加值244.9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545.9億元。三次產業結構比為30.0:21.7:48.3。與一產和三產比,如今工業反而成了齊齊哈爾較弱的一環,對於在老國有企業幹了一輩子的七大廠員工們來說,真是情何以堪。
霧凇
與齊齊哈爾比,吉林市經濟還算保持得不錯,2019年GDP1416.6億元,妥妥的吉林省第二城。作為曾經東北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吉林從漢代開始就出現了夫餘國,在快速城鎮化的今天,吉林與長春正沿著一體化的道路相互攜手。
吉林,人口412萬,是中國唯一省市同名的城市,東北地區和吉林省重要的交通樞紐中心城市和新型工業基地,國務院批准設立的較大的市,有霧凇之都、中國北方特色的旅遊城市等名譽,吉林市又被稱為「船廠」、「江城」、「北國江城」。2019年,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162.8億元;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510.3億元;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743.5億元。三次產業結構11.5:36:52.5,吉林二產也是最弱的,2019年除冶金和能源有所增長外,規模工業主營業務收入下降7.1%,利潤總額下降79.0% 。
松花江
齊齊哈爾和吉林都是國內較知名的旅遊城市,齊齊哈爾有A級及以上景區42個,4A級以上景區10個,有扎龍這一丹頂鶴之鄉、天然成趣的明月島、新石器時代的昂昂溪文化遺址、大乘寺、石碑山、塔子城等。2019年接待遊客304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82.7億。
吉林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環境優美,物價不高,有近300年歷史的孔廟、吉林文廟、北山古廟群;有明代阿什哈達摩崖石刻;有充滿神秘色彩的世界最大石隕石。松花湖開湖節和吉林國際霧凇冰雪節都已經成為有影響的旅遊節,2019年,吉林市累計接待遊客總人數7344.8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184.4億元。
齊齊哈爾勞動湖
東北經濟近十幾年的失去,也嚴重影響了城市人口的增長,說起東北人們也是負面偏多。但中國重工業基地的頭銜是誰也抹不走的,在國內國際環境變化的今天,國家在重新梳理內循環與外循環的相輔相成,東北是這種調整必不可少的一環。
一位網友曾敘說吉林市的悠閒:可以去逛逛夜晚江邊的夜色;去三道碼頭坐坐船到對岸去世紀廣場;去北山逛逛廟會,夏天看看荷花,冬天去滑雪;晚上在人民廣場散散步。
在喧囂而浮躁的時代裡,這種休閒是不是非常的難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