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是什麼概念通俗易懂(智慧城市的前世今生)
2023-07-02 15:47:26 1
1.4.1智慧城市 對於「智慧城市」的概念和內涵,不同領域的人士給出了不同的回答。有人側重於強調政策引導城市集約、緊湊、高效發展,同時強調知識創新是城市發展的動力,尤其是信息和通信技術對城市經濟和社會文化的智慧化影響。有人側重強調信息技術在城市系統建設、城市功能提升方面的重大作用。本書綜合上述觀點,將「智慧城市」界定為:以技術創新、資源節約和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將智能技術及產生的數據與城市設施建設、居民活動、城市空間相結合,形成滿足居民生產、生活的智能基礎設施、智慧公共服務和智慧產業等智慧應用功能,加之融入智慧發展理念的城市空間結構,或以8個字總結:低碳、安全、便利、友好。
1.4.2智能城市
「智能城市」的內涵相比於「智慧城市」來說,更加偏重於信息化領域。智能城市的研究始於智能建築。智能建築由單體向區域化發展,並逐步發展成為大範圍建築群和建築區的綜合智能社區。在此基礎上,通過智能建築、智能小區與廣域通信網絡、通信管理中心的連接,整個城市發展成為智能城市。智能城市是把基於感應器的物聯網和現有網際網路整合起來,快速計算、分析、處理,以及對網內人員、設備和基礎設施,特別是交通、能源、商業、安全、醫療等公共行業進行實時管理和控制的城市發展類型。
1.4.3信息化城市
信息化的概念最早由日本學者梅棹忠夫於1963年從產業結構演進的角度提出。1967年,日本科學技術和經濟研究團體首次給信息化下了定義:信息化是指在整個社會經濟結構中,信息產業獲得長足發展並逐步取得支配地位的一種社會變革的歷史進程。隨著全球範圍內信息化實踐的不斷演進與深入,人們對信息化這一概念的認識也在不斷的發展和豐富。2005年年底,我國在《2006一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中明確指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開發利用信息資源,促進信息交流和知識共享,提高經濟增長質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轉型的歷史進程。信息化城市定義較為普遍的定義是:城市中佔主導地位的產業是信息產業,城市中主要的生活和生產方式都是基於信息技術和設備的支持,即這樣的城市可被稱為信息化城市,信息化城市的核心是信息產業的發展。
1.4.4無線城市「無線」指的是無線寬帶網絡。「無線城市」是指在整個城市範圍內實現無線網絡的覆蓋和服務,整個城市可提供隨時隨地的速度更快的無線網絡接入,以方便居民隨時隨地享受上網衝浪的樂趣。作為繼水、電、氣、交通之後的城市「第五項公用基礎設施」,「無線」已經成為衡量城市整體運行效率、信息化程度以及競爭水平的重要標誌,也被視為未來信息化發展的重要方向。
1.4.5數字城市已主的隊生成月命,業金,血斑莫冰絲頭廣義的「數字城市」的內涵基本等同於「信息化城市」。金是狹義的「數字城市」,是指以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和大規模存儲技術為基礎,以寬帶網絡為紐帶,運用遙感、全球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遙測、仿真-虛擬等技術,對城市進行多解析度、多尺度、多時空和多種類的三維描述,即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把城市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全部內容在網絡上進行數位化虛擬呈現。
,